索南昂木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閱讀素養的重要意義日益凸顯。閱讀是獲取英語知識、提升英語語感的關鍵手段。教師通過開展多元化的閱讀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陶冶學生的精神品質,從而培養“三位一體”的綜合型人才。因此教師必須打破僵化的灌輸式教學,深入研究英語新課標,找準教學切入點,推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結構化創新。本文從傳統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不足之處出發,綜合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優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可行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英語教學;閱讀教學
高中英語新課標強調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而閱讀則是鍛煉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關鍵手段。然而我國的應試教育理念根生蒂固,導致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流于形式、質量不佳,不利于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見,教師必須深化改革意識,反思傳統高中英語教學模式的弊端,從而對癥下藥,創新多元化的閱讀活動。
1. 傳統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不足之處
1.1教學形式缺乏創新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形式普遍拘泥于機械化的解題訓練,嚴重忽視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個體差異,難以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使得閱讀教學難以高效開展。與此同時,教師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閱讀技巧的傳授。這便導致學生自主開展閱讀仍處于無序、碎片化的淺閱讀狀態,進一步阻礙了學生英語思維的深度發展。
1.2缺乏優質的教學設計
優質的教學設計能夠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有利于推進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升。然而多數小學教師存在盲目性,沒有深入研究新課標的要求,沒有進行獨立的、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只是機械化地照搬教材教案,導致教學目標出現偏差。進而導致高中閱讀教學普遍存在貪多求全、負擔過重、內容松散等等問題。這一系列問題導致學生難以跟上教學進度,教學質量下降。
1.3忽視思維鍛煉
科學的閱讀訓練能夠有效鍛煉學生英語思維的活躍性與廣泛性,在本質上提升學生的閱讀解題能力。然而多數教師卻忽視了閱讀教學與思維能力的內在聯系,一味灌輸理論知識,忽視思維訓練。久而久之,學生的英語思維會逐漸固化,難以靈活應用知識信息。與此同時,多數教師沒有正確認識到課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導致學生的視野局限于教材之中,進一步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散。
2. 優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可行策略
2.1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形式
信息技術能夠通過多元化的形式,拓展課堂教學內容,有效提升英語閱讀教學的趣味性。教師應該正確把握應用尺度,促進傳統閱讀教學與信息化教學的深度融合,從而汲取兩者所長,實現閱讀教學質量的最優化。
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資源構建形象生動的英語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深入英語世界,開展深層次的閱讀探究。教師應該結合教材內容,融入文化背景,輔之以多樣化的信息教學資源,構建生動的英語情景,向學生呈現英語知識信息。例如在閱讀《Why Do We Celerate festivals?》一文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來收集相關的圖文視頻,讓學生了解埃及豐收節、中國中秋節、萬圣節等等節目的起源與發展。從而高效實現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入發散,引導學生深入感受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2.2組織閱讀活動,豐富學習體驗
高中生經過系統化的英語學習,已經掌握了較高的閱讀能力,碎片化的教材文章遠遠達不到高中生所需的閱讀量。教師應該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加強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深度結合,有的放矢地創新課外閱讀指導課、好書推薦交流課以及讀寫結合課等等多元化的閱讀課型。從而加大學生的閱讀量,塑造學生的閱讀習慣。
例如教師可以開展讀寫結合課,先指導學生閱讀同類型的文章,要求學生學習文章中的寫作技巧。再開展師生共讀,分析文章的謀篇布局、用詞特點與寫作思維,幫助學生快速抓準文章重點。最后要求學生現學現用,應用所學技巧進行模仿寫作。這樣的教學策略能夠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高效吸收內化為自身能力,幫助學生構建系統化的英語知識體系。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設置閱讀手抄報、詩歌朗誦比賽、辯論會等等課外閱讀活動,給予學生趣味化的閱讀體驗。教師要設置科學的激勵機制,給予學生合理的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從而開展行為示范,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欲望,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2.3傳授閱讀技巧,加強思維訓練
在閱讀過程中,高中生普遍存在會錯意、讀得慢、找不到關鍵信息等等問題。追根溯源,便是因為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因此教師加強英語思維訓練,加強閱讀指導,從而優化學生閱讀的有效性和準確性
教師要傳授不同的閱讀技巧,幫助學生優化解題的質量與效率。例如在做閱讀題的過程中,學生應該利用掃讀法與跳讀法,減少閱讀障礙,大致理解文章的主題,抓住文章的關鍵信息,快速找準破題點。而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學生則應該利用精讀法,轉變浮躁的閱讀心態,逐字逐句地精讀關鍵語句,深入探究書籍的核心思想。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開展小組探究式閱讀。教師先精選閱讀文章,指導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閱讀。再設置合理的問題,引導學生從多維度、多方面出發,開展多邊討論,深入探究文章。從而推進學生思維的碰撞與融合,高效促進班級的整體進步。
結束語:
閱讀是英語學習的重中之重,其決定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英語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正確認識閱讀的重要意義,積極開展教學創新,為高中閱讀教學注入全新的活力。教師首先要秉承素質教育理念,正確把握新課改要求。進而通過信息化教學、閱讀活動與思維訓練等等教學策略,設計全新的教學活動。從而給予學生趣味化、多元化的學習感受,提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與專注力,構建高質高效的閱讀教學體系,淋漓盡致地發揮閱讀的教學意義。
參考文獻:
[1]廖玉龍.新課改下高中英語教學的現狀分析與策略研究[J]校園英語,2017(11)
[2]崔金梁.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校園英語(中旬),2020(01)
[3]熊鷺.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閱讀英語教學研究[J]英語廣場,2018 (11):161-162.
[4]王慶娟.新課改背景下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智庫時代,201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