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媛
摘要:近些年來,服裝相關專業在中職教育體系當中,愈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服裝專業屬于藝術相關專業,負有傳承傳統文化的使命,尤其是隨著國外服裝文化的侵入,在服裝教育領域復興我國的傳統文化迫在眉睫。中職院校必須做好服裝教育中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應用研究,以增強我國服裝教育領域的實力。
關鍵詞:中職服裝教育;傳統文化;傳承與應用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國人民對日常生活的質量要求不斷提高,也更加注重著裝的質量和美感。隨著西方文化的不斷入侵,在服裝領域中我國的傳統文化收到了較大的沖擊,所以,在服裝教育方面的,中職院校需要融入傳統文化,才可以體現出優勢。
一、滲透傳統文化工藝
在服裝領域,我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優勢表現在服裝的特殊工藝方面,比如說,蘇繡、湘繡、發繡、夾纈、扎染等,每種工藝都有其獨特的特點,擁有者獨特的風格魅力。采用不同的傳統文化工藝制作的服飾,具有不同的風格特色,能表現出每個服裝制作者的匠心獨運,尤其是在手工制品方面,傳統工藝制品在一定程度上無法做到完全復制,擁有獨特性,尤其是在手工扎染、手工刺繡等手工藝品方面,每一個作品都會有所差別,每一個作品都能體現不同制作者的寶貴特質[1]。所以,中職院校的服裝相關專業的老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我國傳統文化工藝的獨特魅力,同時采用一定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多地接觸我國的傳統工藝,并且將傳統工藝應用到服裝設計和制作當中去。
二、滲透傳統文化意識
目前來看,在服裝領域我國民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程度相對不足,雖然,已經有一些年輕學生開始勇敢地邁出了復興漢服的第一步,在日常生活中嘗試穿著漢服,但是,在大多數人的眼里,他們通常被視為異類,被認為這樣的著裝是為了嘩眾取寵,導致勇于嘗新的年輕學生成為了大眾口誅筆伐的對象。換句話說,漢服之美可以被廣大群眾認同,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穿著漢服卻被大眾認為突兀,不合時宜,這種思想其實非常不利于我國傳統文化滲入服裝領域。所以,應該著手從思想意識方面,讓大眾接受我國五千年歷史文化遺留下來的古代服裝之美,是我國珍貴的文化瑰寶,與現代社會禮儀并不沖突,不應該被認為是奇裝異服。中職院校應該從自身出發,從學校、老師、學生自身開始,接受傳統文化的傳承,擺脫傳統思想的禁錮,要充分意識到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可以完美融合。老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學校也應該組織宣傳傳統文化,逐漸引導大眾乃至整個社會,建立傳統文化認同感,不再認為在現代服裝上體現傳統文化是不合時宜的,這樣才可以做到傳統文化在服裝領域的真正滲透。
三、中職服裝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應用
(一)完善教學渠道
首先,在中職服裝教育中應該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度。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從引入傳統文化方面著手,積極做好傳統文化的宣傳與傳承工作,不要把傳統文化的傳承局限于服裝制作的技法與技術上,而是要做到在服裝制作中充分融入我國傳統文化的思想道德和精神文化,來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在中職服裝教育過程中,要發現學校教育中的不足,在此基礎上,進行開拓創新,提高學生傳統思想意識,提高學生設計服裝作品的文化價值[2]。其次,創造條件開展傳統文化實訓教育。優秀的服裝設計作品其實是一件藝術品,在服裝教育過程中,老師不僅需要豐富的理論知識,更需要具備精湛的技術,這樣才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融入傳統文化因素,向外界展現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優勢與魅力。其實,在一些中職院校的服裝教育過程中,手工縫制工藝課程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如果老師僅單純地傳授基本樣式教育,不能夠讓學生進行實訓操作,猶如紙上談兵。所以,中職院校服裝教育相關專業的教學應該注重實訓教育,讓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充分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元素,提高教學質量。最后,老師應該做好教學指導工作。通過每年舉行的服裝設計大賽的作品來看,很多作品都能夠體現出我國的傳統文化,比如,在“歐迪芬”杯中華內衣元素創新設計比賽中,要體現的宗旨就是在設計方面要引入傳統文化,所以參賽者就需要深挖傳統文化,設計出能體現我國傳統文化特點的內衣。所以,在中職服裝教育過程中,老師應該基于傳統文化,做好對學生的指導工作,指導學生如何將傳統文化完美地融入到現代服裝設計當中去,引導學生準確分析適宜的服裝表現形式,提高服裝設計水平。
(二)補充與創新傳統教材
目前中職服裝教育相關專業的教材中尚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說專業教材缺少人文關懷與趣味性,重視理論基礎教學,缺乏實際操作課程。所以,在中職服裝教育過程中應該積極弘揚傳統優秀文化與傳統教材的銜接,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元素,補充和創新傳統教材,把傳統文化思想融入課堂教學。比如說,可以將中華傳統美德融入到德育課程中,將中國武術融入到體育課程中,高度重視傳統文化在服裝教學中的實際運用,在服裝教育相關教材中逐漸形成系統性、完整性的傳統文化知識板塊。
(三)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在中職服裝教育過程中積極引入傳統文化,既可以提高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又可以啟發學生的創作天性,助力學生建立傳統文化自豪感,提高創作設計的自信心,提升傳統文化的實際應用能力[3]。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中職服裝教育相關專業的老師需要完善傳統文化元素的表現形式,激發學生的服裝設計靈感與興趣,增強學生自主創新意識。比如說,老師可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開展設計主題活動,激發學生創作靈感,靈活運用傳統文化元素,設計出具有個人風格特點的作品。
四、結束語
中職院校服裝教育相關專業,是為社會提供優秀服裝設計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服裝設計領域融入傳統文化,更可以體現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反映出我國在服裝設計領域的綜合實力,傳揚我國傳統文化,打造獨具傳統文化特色的優秀服裝設計作品[4]。
參考文獻:
[1]馬琳琳.中職服裝教育中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應用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1,(12):115-116.
[2]徐璐.中職服裝教育中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應用研究[J].知識文庫,2018,(10):21-22.
[3]楊陽.傳統服裝文化在高校服裝設計教育中的傳承與應用[J].明日風尚,2019,(09):119-120.
[4]王彬.淺議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J].山東紡織經濟,2021,(04):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