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其新
摘要:在小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運用幾何直觀途徑能夠確保課堂教學質量,充分發揮圖形具備的優勢,結合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得抽象的數學學習內容變得更加直觀。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與代數;幾何直觀;運用
幾何直觀能力是指學生在已經掌握的圖形知識基礎上,對名類具有直觀性特點的圖形合理運用,將抽象的數學問題用具體的圖形表達出來,通過對這些圖形進行探索和分析,從而找到數學規律,提高對數學問題進行描述并加以解決的能力。
一、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數與代數"教學中對幾何直觀的運用意義
(一)培養觀察事物的能力
小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面對一些復雜的數學題目往往以形象思維進行解題思考,學生在對一些具有抽象性的數學題目展開思考的過程中,通常需要借助一些具有一定直觀特征的圖形,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一些抽象的問題更加形象具體。在此過程之中,直觀圖形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載體,通過加強幾何直觀圖形的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對于圖形的觀察能力,最終能夠將數與代數的課程教學內容與直觀幾何圖形展開有效的聯系,最終幫助學生能夠更加全面以及深層次的理解抽象的代數知識,最終提高這一年齡階段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1]。
(二)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在小學數學數與代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運用直觀簡單的方式,能夠對一些抽象的數學問題展開全方位的剖析,例如在小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數軸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小數的概念以及含義,最終提高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剖析問題,提高分析能力[2]。
(三)強化數學表達的能力
小學數學“數與代數”領域中,數學知識通常具有抽象性和內隱性強的特點,利用簡單的幾何圖形體現數的規律,讓學生掌握數學關系,讓抽象數學知識表達得更加形象具體。例如:在進行“分數”數學中,可以利用圓的等分,讓學生了解“平均分”的含義,讓學生輕松理解數學語言。因此,加強幾何直觀能力培養,有助于促進小學生表達數學的能力。
二、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數與代數"教學中對幾何直觀的運用策略
(一)理解題意
作為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能夠引導學生更好的理解數與代數的相關知識點,針對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應當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學生在數與代數概念含義理解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這樣會直接影響學習質量。教師在進行數與代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幾何直觀圖形,來更好的理解數學題目想要考核的知識點,幫助學生在進行代數解題的過程中準確掌握考核的重點以及難點,最終養成良好的解題思路,運用圖形的相關概念以及直觀性進行解題。在教師的指導之下能夠全方位的提升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最終凸顯出小學數學課程的價值,例如在教學有關四的乘法口訣的過程中,為了加深學生對于這一部分知識點的印象,教師可以運用幾何直觀圖形,確保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運用游戲的方式展開課程教學,如果學生圍成一個正方形,一定要保證正方形的每條邊上站四人,則需要幾人?在問題提出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畫一畫,活躍課堂教學氛圍[3]。
(二)了解圖形性質
數學教學中的圖形教學主要是依據各個定理、公式,透徹理解圖形的性質和內容。利用信息技術,學生可以更為直觀地看出圖形中的各個點、線、面的關系,利用其中的“變化”功能來調整平面圖形的形狀和位置。與此同時,也可以利用“計算”、“度量”的方式來解釋幾何圖形之間的數量關系,對圖形性質進行更好的解釋。例如,在學習“長方形與正方形”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利用信息技術等繪圖功能、數據測試功能來分析圖形的性質。首先,學生可以選擇畫板中的圖形繪制功能,畫出長方形和正方形。接著,點擊“計算”測量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邊長和角度,進一步可以了解到這兩個圖形都存在對邊相等的性質,而正方形又具有四邊相等的性質。在講述完相應知識之后,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們進行探究學習,選擇平移或縮放選項對比正方形和長方形,學生也可以進一步意識到正方形也是特殊的長方形[4]。
(三)設計數學實驗任務
小學階段是孩子大腦思維發育的關鍵時期,學習數學知識能夠對大腦的思維能力進行有效的鍛煉和提升。教師在進行數學實驗任務應用時,應當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引導,使其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保持正確的思維方向,并提升自己的專注力。數學實驗主要是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發展數學實驗。通過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形式布置實踐任務,鼓勵學生自主開展數學實踐,親自操作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教師利用畫板的動態演示功能來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此外,動態的演示也可以進一步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符合學生的認識特點,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例如,在學習“多邊形面積計算”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利用信息技術來展示梯形、三角形面積計算的過程,進一步可以獲得梯形、三角形的公式。首先,應當在信息技術上畫出長方形,利用線條切割、圖形運動的方式將其轉化為三角形、梯形。接著,學生也可以利用動畫演示的方式確定長方形和三角形、長方形和梯形之間的關系,結合長方形的計算公式來推測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這樣一種操作中,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出平行四邊形可以分割為梯形和三角形,在推理公式時也可以發揮他們的想象力,有利于學生思維意識的形成[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數與代數教學的過程中,作為教師應當在了解直觀能力教育價值的基礎之上,提高學生對于數形結合方法的運用能力,最終提高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陳俊儒.解析幾何運算素養的培養策略——以三角形面積計算為例[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21(14):25-28.
[2]陳瑛,傅佳俊.幾何直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助力器——例談幾何直觀在“數與代數”領域的教學運用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04):85-86.
[3]李育軍.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數與代數”教學中對幾何直觀的運用方法[J].考試周刊,2020(43):67-68.
[4]劉榮霞.運用“幾何直觀”策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研究——以低年級學生在“數與代數”領域學習為例[J].教育觀察,2019,8(41):98-99.
[5]孫冬梅.基于核心素養的幾何直觀教學——以義務教育第一學段“數與代數”領域為例[J].江蘇教育研究,2019(1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