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茜
摘要: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方略。電子技術基礎課程以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創新開放的科學思維、唯物辯證的研究方法、潛移默化的人文價值和引領科技的基礎作用,為電子基礎基礎課程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思政教育元素和資源。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創新課堂教學,改革教學方法,加強教師隊伍的政治思想武裝,提升其育人能力,使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成為立德樹人的重要陣地。
關鍵詞: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思政;思政教育
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是電子信息、自動化、電氣工程、計算機、通信工程等理工科專業重要的核心基礎課程,在專業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當前中美貿易戰新形勢下,國家正大力扶持和發展高科技及信息技術產業,對這些領域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這類人才的培養質量將關系到未來我國在高科技領域主導位置的確立。將思政教育融入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挖掘課程的價值引領作用,可實現價值塑造、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培養出專業素質和政治素質都過硬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靠接班人。
一、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思政教學現狀
目前,思政教育在電子技術基礎課堂存在較為嚴重的“缺位”,思政教學的實例和經驗很難在現有資料中得到借鑒。此外,課程涉及知識面廣且難點較多,但課程課時緊張,如何在有限的課時里,兼顧思政教學與專業知識講授,是這類課程思政教學必須面對的難題。
二、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思政建設
1、做好教學內容設計,將三種精神教育嵌入課程教學全過程
電子技術基礎課包含很多的理論知識及實際應用實例,可以將相關知識、技術在世界各國目前的發展情況和應用現狀作為教學內容寫入教案,引導學生樹立“四個正確認識”: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
在實施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思政的過程中,我們秉持三種精神:科學精神、工匠精神、愛國主義。
(1)科學精神。科學精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主張科學認識來源于實踐,二是重視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作為科學認識的一種方法。
(2)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當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精準度的時代需要,也是踐行勞動教育的題中之意。工匠精神有助于搭建校園文化的學習平臺,工匠自身的行為示范有助于發揮校園文化的引導功能。
(3)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是課程思政內涵的升華。
2、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思政的具體措施
(1)對比中外技術發展
由于錯失兩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機遇,加之列強欺凌,近代以來,我國的科學技術被西方國家遠遠地甩在了后面。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科學家不斷追趕國外先進技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過長期努力,目前我國的電子科技事業實現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一些前沿方向開始進入并行、領跑階段。但是我們也應該讓同學們充分認識到我們國家在該領域的不足、短板,將其上升到國家、民族的背景與戰略高度,以激勵他們在該領域進行科學探究的熱情和信心。
(2)專題嵌入典型案例
比如,在數字部分課程教學中,講到集成芯片應用知識點時,可以將國內外芯片設計和制作的現狀及發展情況作為教學內容,告訴學生:目前,缺“芯”(芯片)少“魂”(操作系統)是我國目前高科技發展不得不面臨的困局。2018年美國制裁中興事件,就是通過芯片斷供來實施;2019年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也是企圖通過限制華為從美國購買芯片和軟件,遏制華為的飛速發展,特別是它的5G技術。這些教學內容的補充可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充分了解相關技術在國內外的發展現狀和技術力量對比,從而激發他們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激勵他們奮發努力,克服畏難情緒,扎實學好專業課,為解國家信息化發展的困局貢獻自己的力量。
(3)深入講解榜樣精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涌現出一輩又一輩為國家電子技術行業發展而奮斗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例如,童志鵬為“兩彈一星”裝上“電子心”,僅用一年時間,就成功研制出比美軍無線電臺更加輕便省電的新中國第一代軍用電臺;鄧中翰放棄了他在美國已擁有的金錢、地位、名譽,毅然回到祖國,帶領團隊自主創業,讓全世界都用上了來自中國的“ 星光”系列數字多媒體芯片;黃昆立不惜中斷自己已進行多年且卓有成就的研究工作,回到北京大學;童詩白1955 年沖破美國當局的多方阻撓,回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等等。這些名家巨匠的愛國精神、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等必定會讓學生銘記在心。
(4)改革考核體系,保障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
課程思政的成效在學生,只有將職業素養等思政元素納入課程考核,建立配套的考核評價體系,才能真正有助于提升課程思政教學的效果。課堂上嚴格要求,杜絕遲到早退、睡覺、玩手機現象,要求學生從誠信做起,不抄襲別人的作業,不弄虛作假等,將平時成績與課堂表現嚴格掛鉤。以此培養學生誠信守時、遵守規則的思想品質。課后布置相關設計任務,按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組,并鼓勵他們一題多解,要求學生編寫設計報告,并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堂上進行設計匯報和答辯。設計完成情況作為平時成績的重要依據之一。以此培養學生合作溝通、表達及思辨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使我們進一步體會到做好課程思政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感受到做好新時代教書育人工作的重大責任。我們將堅持“始終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向同行”的家國情懷,落實在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與改革中,落實在新時代知識分子愛國奮斗行動中,做好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新貢獻。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J]. 求是,2020(17):4-16.
[2] 習近平. 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3.
[3] 楊祥,王強,高建. 課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J].中國高等教育,2020(8):4-5.
[4] 姚利民. 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的現狀與提升策略[J]. 大學教育科學,2019(5):20-21.
[5] 翁蕓.“模擬電子技術與實踐”課程思政的探索[J]. 教育現代化,2019,6(31):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