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云芬
【摘要】把握英語繪本特點并結合小學生學習規律,在英語教學中有效運用英語繪本,以此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和英語學習興趣,是值得一線教師思考鉆研的。文章從繪本與小學英語教學的結合點、運用策略和意義等方面簡要剖析小學英語繪本在教學中運用的可能,旨在為提高英語教學水平和學生英語素養提供可操作性建議。
【關鍵詞】小學英語;繪本;結合點;運用策略;意義
小學英語教學屬于語言類學習,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習者具有大量的語言學習輸入,教師在教學時要能夠提供豐富多樣的、貼近學生實際和生活的課程資源,來輔助學生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為英語教學提供了更廣泛的資源和更便利的途徑,我們可以通過網絡、在線書報雜志等獲取最新的英語學習資源,對此教師要能夠甄別并提供最優的指導,來滿足孩子們英語學習的需求。小學英語繪本想象豐富、情節夸張,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能為他們所喜聞樂見。在輕松和諧的英語氛圍中,孩子們能夠較為輕松地掌握和運用英語,無形中提升自身的英語素養,從而實現英語課堂教學的最大效果。結合英語教學經驗,筆者簡要剖析繪本與小學英語教學的結合點,就如何實現運用以及繪本教學帶來的意義闡述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一、寓教于“繪”找準基點
(一)激發興趣引探究
我們知道,孩子們是活潑好學的,天真無邪的。他們的感性思維豐富,愛唱,愛跳,愛表現。他們喜歡富有神奇色彩的繪本,他們總能在繪本里找到自己的快樂、自己的理想。他們不僅能在繪本中學習新知識,又能懂得繪本中所蘊含的道理。正如贊可夫所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就會變得高度有效。”這樣,我們教師可以就勢將繪本故事引入課堂。在繪本的天空下,孩子們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施展繪本的魔力,激發積極性和創造性,讓英語課堂充滿活力。
(二)創設情境促思考
一般的英語教學內容比較簡單,對于學生的邏輯和思維能力缺乏關注和訓練,學生通過直觀看圖或者辨識即可回答問題,沒有調動深度思考,更遑論將所學知識內化為英語素養。英語繪本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通過簡單知識構建出情境,層層推進,在學生的理解范圍之內,但又高于他們現有的水平,這樣可以制造懸念,讓學生帶著疑惑和思考進入情境,探究學習,注意力始終保持集中,對于所學的英語知識自然記憶深刻,一節課后的英語收獲也會更深層地內化。
(三)語用習慣善互通
學習一門外國語言,需要明了和熟悉該種語言的運用環境,從而構建起中文和外語之間的互通橋梁。小學英語繪本采用學生喜歡的形式,將英語語言和異國文化巧妙地融匯在文本中,可以拉近學生與英語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感知兩種語言文化的差異。教師要善于發掘純正的英文繪本,提煉出其中豐富的文化信息,然后巧妙地結合教學手段,實現兩種語言的互通,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是有很大作用的。
二、因“繪”施教巧實踐
(一)融入情境助展示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想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在情境中引導和運用,使學生得到理解,這是目前常用的教學手段。而繪本情境則是有關繪本的一系列人物景物、場景和環境。在小學英語情境教學時,我們加入了一些繪本人物和景物,創設了一個個繪本環境。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身體部位一課中,筆者使用了繪本Go away,big green monster。播放第一頁的時候,出現的yellow ears一下子就把孩子們的興趣提起來了,孩子們眼睛睜得大大的,盯著屏幕不放。隨著播放內容的增多,孩子的好奇變成了恐懼,他們看到恐怖的怪獸形象。到后來Go away,怪獸恐怖的身體部位逐步消失后,孩子們又變得歡快起來。
教師可以提供平臺給學生展示,讓學生在演說的過程中,展現自己的英語能力。這樣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更強了,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也在情境練習中得到提升。
(二)借助表演重運用
英語教學除了知識傳授,更主要的是教會學生能夠說出來,而在實際教學中采用表演的形式來運用知識是很常見的手法。繪本劇表演以其趣味性、簡單性,牢牢占據了兒童表演的主導地位。
例如,在教完PEP1 Unit 4 We love animals時,筆者利用Eric Carl的繪本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來鞏固知識。這個故事頗具趣味性,學生們很感興趣。他們佩戴自己喜愛的小動物頭飾,同學之間共同合作完成表演,開心交流中既鞏固了相關的動物單詞,又復習了顏色的單詞,同時又熟練運用了新句式。
組織有效的課堂表演,能夠激發學生英語表達意愿,學生的語言能力能夠在繪本故事的表演中得到深度拓展,綜合實踐的能力也會隨之增強。除此之外,他們對英語語言習慣下的表達也能有更為直觀的感受和對比,從而能兼容并包形成國際意識。
(三)傾聽歌曲強訓練
小學生形象記憶和情緒記憶較強,教師可以利用英文歌曲來激發孩子英語學習能力。其中繪本歌曲配以直觀的繪本圖片,極具趣味性且通俗易懂,適當運用于教學環節中,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目的起到強化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rain”一詞時,可通過一首有繪本性的歌曲Rain,rain,go away來完成。“Rain,rain,go away,come again another day. Little Johnny wants to play.Rain,rain,go away...”這樣,學生不僅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學到了“Rain”一詞,而且從歌曲中體會到了英語的語感和語調。
用音樂來調動神經的敏感度,這是激勵孩子學習英語的好方法,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學生們在愉快的歌唱中能夠不斷鞏固語感語調,接受新的英語知識,無意識強化訓練了英語能力,使所學知識也成為內在的英語基礎。
(四)拓展閱讀多補充
小學英語教材中的課文是有限的,僅僅是一種閱讀范例,教學中教師要對同類型的文章多加歸類整合,提供豐富的資源供學生閱讀賞析,讓學生在浸潤中形成英語學習能力和習慣。小學英語繪本閱讀的補充很有必要,即使學生還沒有充足的詞匯積累,但是卻可以通過聯系和猜想等方法讀懂繪本,這也能培養孩子的自主英語閱讀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敢于放手,提供適當的方法指導之后,就讓學生自主地進行大量的閱讀,讓他們在課外補充閱讀中不斷形成自己學習英語的能力,借助繪本圖片和課內外聯系,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三、教“繪”相長裨益無窮
(一)字母教學添趣味
字母教學是很枯燥乏味的。Aa,Bb,Cc…26個字母,看似簡簡單單,可是要教好,談何容易。由于學生在學習之前,或多或少接觸過字母,也有很多人會背,所以就以為自己會了,老師講的時候不聽,結果很多人到六年級還不會正確書寫字母,不會大小寫切換,不會區分書寫體與印刷體。如果用繪本人物進行字母教學,就可以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求知欲,從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單詞教學增意義
PEP教材Let s learn欄目里的單詞通常是歸類出現的,單詞要么全是文具,要么全是顏色,如果只是出示圖片講解單詞意思,反復帶讀式地教,學生會很快疲勞厭學。最終,雖然老師付出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但收獲甚微。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筆者充分利用繪本故事的魅力,創設各種帶有繪本色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興致勃勃地學習單詞。
(三)句型教學變簡易
句型學習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由于中文和英文的表達習慣不一樣,學生很容易就學成了“中國式英語”。老師苦口婆心地講語法,學生依然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越聽越糊涂,所以很多學生越學越害怕,越害怕越不愿學,如此惡性循環,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就慢慢被扼殺了。如果教師把句型教學穿插到繪本故事中去,使學生覺得自己是在演繪本故事,而不是在強硬學英語,教學效果就會好很多。
綜上,合理使用繪本可以讓英語教學趣味橫生,同時也能讓英語要點知識深入人心,學生的英語習慣和能力隨之增強。因為繪本能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能最大限度地引導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孩子們在每一次的學習中更加自然地切近生活運用英語、學習英語、讀懂英語。當然要形成繪本輔助英語教學的體系,切實落到實處提升孩子的英語素養,還需要大量的積累和實踐,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還需要付諸更多的努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徐海云.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0):205.
[3]王振宇.兒童心理發展理論[M].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2000.
[4]王電建.小學英語教學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5]安鳳岐.小學英語新課程教學[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