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遠權
摘要:開放式教學相對于傳統應試教育模式而言,強調教學時間、空間、理念的全面開放,其最大特點就是靈活、自主、民主,可擴大語文課堂教學范圍,增強課堂教學活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開放式閱讀教學;關鍵要點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302
引言
隨著新課改進程的逐漸深入,閱讀教學逐漸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一方面,由于教學主體的變化,由原來的教師轉變成為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相應的學生在課堂的地位也有了明顯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師的職責由原來的講授逐漸轉變成引導、輔助等。在小學教學中,語文作為其他各學科的基礎學科,學好語文不僅有利于提升中文語言能力,同時也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交能力等。小學生正處在一個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心的階段,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能夠加強學生與外部世界的交流,獲取更多的知識。
一、開放學習觀念
教師要讓學生認識語文學科的特點,要懂得語文學習的重要性,激發其學習熱情,思想上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從“為他人學”變為“為自己學”;教師不再僅僅以考試分數、教學任務為工作主旨,而是更多地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養成自學自我提升的終身習慣。還要在開放課堂學習時間和空間的基礎上,構建多元教學目標,開發豐富的教學內容,確立多樣的教學評價,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建立多元評價標準。
二、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閱讀氛圍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給學生十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對文章進行大致的略讀,之后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自己在讀完這本篇文章以后的感想,學生們在自由的交流和談論中,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對于其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可以進行取長補短,在學生交流完以后,也組織好了語言,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說說自己的讀后感,把自己的感想總結分享給全班學生和教師。可能剛開始的時候,有很多學生不敢發言,教師可以自己先說說自己的感想,在教師的引導下,有一些膽大的學生開始舉手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對于學生的發言好的地方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在這種活躍的氛圍中,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變得踴躍起來。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很大的幫助,并且通過學生的自由發揮更能激發學生對于文章的深度探究,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在一定程度上厘清了學習與思考之間的關系。如在教學《山居秋暝》這首古詩時,教師可以提出如下問題:“空山”本來是非常寂靜的,但是作者在詩中卻將其寫得如此熱鬧,這是為什么?通過該問題引起學生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古詩。這樣,學生的學習不再是被動的,而是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之上。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不是游離于文本之外,而是真正進入了文本,與作者融為一體,一同走進這“空山”。而且學生的思維也不再被教材、文字所禁錮,而是暢游在熱鬧的“空山”之中,與明月、清泉、浣女、漁舟進行互動,感受“空山”的熱鬧。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是開放的、活躍的,他們通過文字想象古詩所描述的場景,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這也有利于其審美能力與道德情操的培養。
四、鼓勵開放式閱讀,開拓學生視野
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傾向于將閱讀材料局限于教材,同時因為教學主體是教師,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從而導致在閱讀的黃金時期閱讀量仍舊少得可憐。新課程標準中對學生的閱讀總量有了更具體得要求,并賦予了學生選擇閱讀材料的權力,這也使得教師不得不將閱讀教學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將大量的閱讀資料補充到教學中,讓學生閱讀視野能夠得到拓展與延伸。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給學生講《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根據其質樸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篇文章學習完以后可以以魯迅先生為基本點,給學生講講關于魯迅先生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點,以及其人生的經歷,并逐步激發學生對于魯迅先生學習和認識的積極性,并指導學生對于魯迅先生其他的文學作品進行閱讀。如《吶喊》《彷徨》《朝花夕拾》等文學作品,可能這些文學作品對于小學生來說有些深奧難以理解,教師可以從中選取一些具有生活情趣,簡單有趣的內容來引導學生進行開放式的閱讀,促進學生對于魯迅先生的全面了解。并且,在開放式的閱讀教學中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開闊學生的眼界。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同時也進一步深化了學生對教材文本內涵的理解與感悟。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閱讀的支撐。
五、理論聯系實際,讓語文教學“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在閱讀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將閱讀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聯系起來,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創設符合課程內容的學習情景,同時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的變化,鼓勵學生試著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看待問題。例如,可以在閱讀教學中設計“新聞發布會”環節,提前引導學生通過電視、網絡、報刊等渠道獲取信息,對所獲取的信息盡心整理、發布等。這種環節的設置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能讓學生關注社會、了解國家大事以及感悟世間冷暖,從而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開放式閱讀教學,可以消除封閉式教學的弊端,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從而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因此,開放式閱讀教學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趙嘉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如何更開放[J].教育家,2021(07):49.
[2]許業亮.開放式教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小學生(中旬刊),2020(10):29.
[3]王延飛.小學語文開放式閱讀教學的設計探討[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