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玥
【摘要】小學教育階段學生正處于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小學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價值觀的正確樹立與未來的成長。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培育學生的價值觀,培養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者。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小學數學課堂培育學生價值觀的作用,并提出了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育學生價值觀的有效對策,推動小學數學教學優化與改革。
【關鍵詞】小學? 數學課堂? 價值觀培育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6-0098-02
在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對未來人才成長方向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嘗試創新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向學生滲透積極健康的價值觀,強化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具備積極向上的價值觀,為其日后成長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為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深入探究數學教材內容,從中挖掘價值觀培育的有效素材,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價值觀培育。
一、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培育學生價值觀的作用
價值觀對學生未來成長與發展有直接影響,在人一生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數學這門學科帶有一定的人文色彩,正是因為價值觀教育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數學教學中培育學生價值觀,滿足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與新課程改革的需求,能夠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價值觀,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與全面發展。將價值觀教育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提升文化教育力度,進而培養出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有底線的國家棟梁,為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培育中堅力量。數學學科本身具有反映客觀世界的作用,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過程中需要掌握其中蘊含的統一規律,無形中使學生具備唯物辯證觀點,從而為培養學生價值觀奠定良好基礎。此外,小學教育階段是學生認識世界,樹立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引導并培育其價值觀,能夠發揮出積極有效的作用。可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價值觀教育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優勢。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價值觀培育的有效策略
(一)培養愛國熱情
培養學生具備愛國熱情能夠讓學生與祖國建立深厚的情感,并將個人成長及理想與祖國建設發展聯系在一起。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當教師在講授《位置》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設備為學生設計一個以《西游記》中師徒人物形象為背景的位置確定活動。在此過程中,學生要幫助師徒4人確定位置,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參與數學課堂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能夠快速掌握確定位置的方法。同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西游記》這部文學作品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學生所在城市為中心,確定周圍國家的位置,如日本。此時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確定地理位置,還要向學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在和平年代不忘國恥、奮發圖強,要讓學生認識到每個中華兒女都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讓學生認識到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1]。
(二)向學生滲透人人平等的價值觀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不論是加法、除法,還是分數都會涉及到平均分的理念。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當教師在為學生講授《平均分》一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教師買來10塊糖,要分給班級中考試前三名的學生,那么要如何進行分配。此時有的學生說,先給這三名同學每人一塊,然后將剩下的一塊糖分為三份,每人一份;還有的同學說,可以給每個學生三塊,剩下的一塊教師吃。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表示認同,認為大家說得都有道理,然后讓學生說說為什么一定要這樣分?此時,學生會說只有這樣分,才能保證前三名的同學每人分得的糖果都是一樣多的,從而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的概念正是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社會公民在法律法規面前人人平等,社會在進行利益分配時,同樣堅持人人平等的原則[2]。
(三)培養學生具備合作意識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方面不斷嘗試創新與改革,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被應用到日常數學教學中。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合作探究與相互配合的重要性,進而幫助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共同思考數學問題。如此一來,能夠培養學生認識到自由、和諧及與他人合作配合的重要性。在小組合作過程中,能夠有效激發出學生的數學潛能,調動學生參與數學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并讓學生在合作配合中具備溝通交流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會為小組布置探究目標,學生意識到自身學習目的與整個小組的學習目的完全一致,為學生成長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價值觀。此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達到預期的數學教學目的。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當教師在講授《真分數和假分數》一課時,通過教學學生已經掌握真分數的分子一定要小于分母這一數學概念。此時有的學生會提出這樣的問題,2■是真分數還是假分數?對于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為學生留置懸念,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共同討論2■是真分數還是假分數。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會根據自身掌握的數學知識對問題進行探究與分析,教師可以在下堂課為學生解答正確答案,并分析原因[3]。
(四)培養學生珍惜時間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從而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為此教師要為學生創立與生活情境相似的教學條件,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當教師在講授《時、分、秒》一課前,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布置如下教學任務:讓學生回到家里觀察家里的時鐘,然后請父母告訴自己現在是幾點,記錄此時自己正在做什么,如果此時正在學習,那么思考一天中有多少時間用來學習?還可以讓學生思考給自己十分鐘或半個小時的時間能夠完成哪些事情,結合真實的生活經驗記錄下自己的答案,在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相互交流討論,看看自己是否存在浪費時間的情況,進而在時分秒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珍惜時間[4]。
(五)培養學生具備生態文明意識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到人類生存發展,人人有義務與責任保護生態環境,學生是未來國家建設的接班人,培養學生具備生態文明意識至關重要。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有很多素材都是對學生進行生態文明教育的有效資料。例如在四年級上冊總復習練習中,圖片中描繪了一家人在野外聚餐的情景,圖片中的小男孩主動提出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從而傳遞出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理念。在教學《扇形統計圖——節約用水》一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我國水資源匱乏的情況,通過組織學生學習統計知識,讓學生意識到水資源的寶貴及節約用水的重要性[5]。
(六)培養學生具備探究精神與創新意識
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資料與素材。新版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蘊含了豐富的價值觀教育資源,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故事與歷史資料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教材中很多插圖與配圖都蘊含了深刻的教育意義,能夠在無形中培養學生遵守紀律、尊敬師長、禮貌待人的良好習慣。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以不同的分析視角為學生挖掘價值觀教育素材,進而提升數學教學的價值與效率。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當教師在講授《圓周率》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圓周率相關的數學故事,讓學生了解到圓周率誕生的時代背景,通過搜集相關故事能夠讓學生了解到,在我國古代有一位偉大的數學家祖沖之,其最早提出的圓周率觀點,直到千年之后才被西方國家的數學家所發現。可見我國古代數學文化的發達與璀璨,我國古代數學家的聰明與睿智。在幾千年以前,能夠有這樣偉大的數學成就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尊敬與自豪的。對學生來說,現在所處的生活環境與學習環境更加優渥,要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與學習條件,努力學習數學知識,發現更多數學規律,深入研究數學科學,學好數學知識,繼承并發揚我國古代數學家的精神。在此過程中,數學教師為學生講述數學知識的誕生背景與條件,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中,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發揮出主觀能動性。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效率,同時培養學生形成探究與創新意識[6]。
(七)培養學生具備感恩意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具備感恩意識,從而懂得互相幫助,予以他人尊重與善良,同時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良好基礎。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感恩教育,讓學生懂得感恩他人、回饋社會。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將感恩意識培養與數學教材中的教學內容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進而在潤物細無聲中實現感恩教育。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當教師在為學生講授《利率》相關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列舉愛國人士對國家教育事業建設發展支持的案例,以一對老教授夫婦立下遺囑,在百年后將所有存款200萬元人民幣捐給生前所在高校,用于資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校方領導在受到捐贈后,將這200萬存款存入了中國人民銀行,每年定期從銀行中拿出利息用于資助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支持其完成學業。很多在大學期間受到資助的學生都會在事業有成后,向自己的高校捐款,用于資助優秀的學子完成學業,同時表達了自己對母校的感激之情,以同樣方式讓更多的寒門學子有讀書的機會。在給出利率的情況下,讓學生計算出每年會得到多少利息。在學生完成計算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這筆捐贈款存入銀行后,獲得利息的應用價值與實際意義,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百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之處,同時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7]。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任何時期教育都是關系到國家建設發展的重要事業,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育學生價值觀,對其成長與發展有積極的引導作用,在豐富數學課堂教學素材的同時,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欲與學習興趣,滿足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背景下,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能夠為正處于成長關鍵階段的小學生指明方向,為培養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小榮.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策略探究[J].科技資訊,2020,18(11):215+217.
[2]張其文.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法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3):61.
[3]李新,楊楊,汪慧明.數學有“德”:人教版小學數學教科書中的德育因素分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33(1):104-109.
[4]韋清仁.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2):247.
[5]陳韞韜.小學數學教學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79.
[6]倪彩鳳.小學數學計量知識教學的育人價值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20.
[7]鄭立影.“立德樹人”理念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9(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