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 李捷 陳攀
【摘要】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的重任,大學英語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公共基礎必修課程,必須要以服務專業建設、夯實職業技能為目標。新時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產教融合背景下的職業教育要求高職院校英語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語言基礎知識和文化素養,還需要具備創新創業的相關知識和能力,要以學生為中心,根據高職學生的學情和特征,更新創新創業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模式,優化教學內容,專創融合提升創新創業和實踐應用能力,進而促進教師自身職業能力發展。
【關鍵詞】專創融合;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模式;職業能力
【作者簡介】王蓉,李捷,陳攀,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
【基金項目】本研究為2020年度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教育改革項目(課題編號:JG202019)。
一、引言
2015年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里提到,“各高校要根據人才培養定位和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自《意見》頒布實施以來,創新創業教育在中華大地風起云涌,各高校以機制體制改革、課程體系完善等手段探索實現“專創融合”的路徑,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二、專創融合教育
“專創融合”是指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教育由學科專業單一型向多學科融合型轉變。通過開設跨學科的交叉融合課程,強化實踐手段,促進專業知識與創新創業知識的耦合,增強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思想,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從而使大學生更好地參與社會生產實踐,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專創融合”的核心內涵是“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各展所長、相輔相成,以整體目標調適各要素間的關系,從而獲得最佳育人效果。”
三、研究現狀
自2015年起,開始有學者針對“專創融合”進行相關研究,2015年僅有一篇名為《雙創時代高職教育新視野及對策》的相關研究,至2020年5月,知網可檢索的關于專創融合的論文共計137篇,篇名基于“專創融合”的論文共計93篇。通過萬方數據知識平臺和維普期刊服務平臺檢索的內容與知網基本相似。
通過檢索發現,研究熱點主要集中于教學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專業教育和課堂教學模式等方面,如《高職院校“雙創”實踐教學模式建設研究——基于專創融合視角》《基于“創新工作室”的高職電子類專業專創融合教育改革的研究》《專創融合的教育理念與實踐:基于綜合型人才培養的視角》《職業院校專創融合課程教學模式有效性評價研究》等,有個別學者針對“專創融合”理論和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進行了研究,尚未有將專創融合應用于英語教學方面的研究,只有個別基于“雙創”理念的英語教學研究。
數據顯示,職業教育方面的相關研究達83篇,高等教育占51篇,由此可見,職業院校是開展“專創融合”教育研究的主陣地,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符合為社會和地方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導向,必將成為今后研究的熱點。因“專創融合”獨具中國特色,尚無國外相關研究資料。
2019年11月3日創新創業教育全球聯合教研室應運而生,致力于集中優質資源和優秀教科研力量開展“創新創業”研究的目標。目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如何做到課程教學以學生就業為導向、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等方面,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和多樣化的教學理念正不斷推進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改革及課程建設改革。探索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融合創新創業教育大有可為,對于指導現階段的高職院校英語學科助力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符合人力資本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應用技能型人才意義重大。
四、大學英語教學與專創融合教育的適配性和互融性
《大學英語》作為職業院校所有專業學生的公共基礎必修課,一直在改革創新的道路上探索,從聽說讀寫譯等語言能力培養的全域教學,突出職業性和實踐性相結合的語言應用能力導向,到新時代強調語言要服務于文化素質的提升、綜合職業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立德樹人,全面發展,專創融合”,英語語言作為跨文化、跨學科之間交流與融合的橋梁,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培養提升學生的應用交際能力和國際化創新創業思維、視野和能力。
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普及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建立創新創業思維、提升創新創業能力,具有覆蓋面最廣、過渡適應期最短、易接受程度最大等特點,是夯實專業堅實基礎的主戰場和排頭兵。同時,對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職業能力提出了與時俱進的新要求,必須打破傳統教學思維和教學理念,充分認識到大學英語教學兼具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及能力的重要作用,將英語應用能力與創新創業教育關聯起來,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將創新創業知識融入大學英語教學內容之中。
五、基于“專創融合”教育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模式改革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將“創新”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作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生力軍的主陣地,高等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必然成為新一輪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大學英語和專業英語教學在課程思政有效融入的同時也亟需融合創新創業教育,將改革的重點放在學生英語交際應用能力和創新創業的綜合素質同步提升,在普及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建立創新創業思維的同時促進跨學科、跨文化的交融。
1.制約瓶頸。
(1)職業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自主學習能力較低,創新創業意識淡薄。
(2)職業院校英語教師普遍缺乏豐富的行業背景、創新創業經驗和相關專業知識,“雙師型”占比較低。
(3)傳統課程體系已不適應職業院校應用型與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的發展定位。
2.解決路徑。
(1)遵循英語語言教學規律,通過調查分析職業院校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提升創新創業能力的水平,明確英語綜合素養提升創新創業能力的作用,以“學生為中心”開展職業能力本位的教學,通過理論與實踐教學提升其基于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創新創業能力。
(2)基于“專創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對具備創新創業專業化與信息化能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職業院校應制定出臺“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獨特優勢,結合優勢特色專業,委派教師假期進入企業科技掛職、頂崗鍛煉,參加各類創新創業培訓,在實踐中快速提升教師自身的創新創業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
(3)在公共英語基礎課程和職業英語專業基礎課程中收集整理、系統整合創新創業案例資源,參照課程思政的典型經驗和高效做法,有效融入適用于英語課程的創新創業教學資源,以專業學習和英語學習的目標互通、教學內容的互補、教學資源的多維、教學模式的多元、培養層次的遞進,打造出專創融合的英語課程體系,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3.英語教師職業能力發展。當前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大多是從英語專業畢業步入教師崗位,雖然英語語言文學基礎知識扎實,英語語言文學功底深厚,普遍缺乏豐富的行業背景、創新創業經驗和相關專業知識,“雙師型”教師占比較低,成為英語教師職業能力發展的最大挑戰,已不適應職業院校應用型與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的發展定位。
基于“專創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對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素質和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亟需同步培育和構建具備創新創業專業化與信息化能力的高素質英語教師隊伍。
(1)教學改革轉型升級。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自主學習能力較低,創新創業意識淡薄,目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如何做到課程教學以學生就業為導向、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等方面,探索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融合創新創業教育大有可為,對于指導現階段的高職院校英語學科助力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符合人力資本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應用技能型人才意義重大。基于教學方式的多元化和教學理念的多樣化,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改革及課程建設改革亟需與時俱進,朝著培養多元化、個性化的創新創業人才不斷推進,改革的重點應遵循英語語言教學規律,以“學生為中心”開展職業能力本位的教學模式,通過理論與實踐教學提升其基于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創新創業能力。
(2)科研創新反哺教學。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科研創新水平的提升,是職業發展能力提升的關鍵,教師的教學經驗和專業技能的提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助推器。教師可以將英語基礎教學與相關專業課相結合,并以專創融合作為科研的重點,將科研與教研進行有機融合,將教學難題變為科研課題,通過科研成果優化教學方式,突出高職英語教學的優勢與職業特征,突顯高職教育產學研一體化的特點,從而促進自身知識結構體系的構建和職業能力的發展。
(3)企業實踐回爐再造。基于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的實踐能力及成果產出導向,高職院校英語教師應充分利用職業院校獨特的校企合作優勢,結合優勢特色專業,進入合作企業實踐鍛煉創新創業能力。如利用寒暑假下企業頂崗實習、掛職鍛煉,利用產業學院和現代學徒制特有的教育實踐環境快速提升創新創業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為英語教學中的專創融合提供廣闊的實踐平臺和寶貴的實踐經驗,探索大學英語基礎課程服務專業學習、提升職業能力的路徑選擇。
(4)雙創團隊共建互補。基于全球一體化進程的飛速發展和信息技術變革的時代特征,互聯網+模式為專業領域的人才培養帶了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立足于本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的特色專業,高職院校英語教師應當與就業指導教師、專業教師共建創新創業指導教師團隊,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深入挖掘專業特色、職業素養、創新創業經典案例,培養學生具備國際視野的創新創業思維、互聯網信息獲取能力、創新創業源動力,為專業知識學習和技能培養夯實基礎。如近年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如火如荼,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已成為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載體和關鍵平臺,共建創新創業指導教師團隊在競賽中更具競爭優勢和互補優勢,以賽促教,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的專業建設和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
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的重任,大學英語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公共基礎必修課程,必須要以服務專業建設、夯實職業技能為目標。新時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產教融合背景下的職業教育要求高職院校英語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語言基礎知識和文化素養,還需要具備創新創業的相關知識和能力,要以學生為中心,根據高職學生的學情和特征,更新創新創業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模式,優化教學內容,專創融合提升創新創業和實踐應用能力,進而促進教師自身職業能力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央政府門戶網站.政府工作報告[OL].2015-03-05.
[2]中央政府門戶網站.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OL].2015-05-13.
[3]崔偉慧.基于“雙創”教育與英語教育互融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職業能力發展研究[J].科技風,2020(8):46.
[4]孫麗娟.雙創教育與英語教育互融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19(9):20.
[5]孫欠欠.雙創教育與英語教育互融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分析[J].知識經濟,2020(06):93+95.
[6]趙娟,吳燁,林阿立.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職業能力發展的現狀與對策探討[J].中國教師,2021(03):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