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林
摘 要 本文基于托管煤礦安全管控體系的實踐,參考中石化HSSE管控體系,從托管煤礦現場實際出發,把“組織保障、管控責任、制度融合、文化引領、風險管控、分級隱患排查、目標和監管及費用保障、技術保安、應急保障、事故上報、教育培訓”等諸多要素串聯起來,組成嚴密的煤礦安全管控體系,構建起托管煤礦安全管控的“骨”和“魂”,給托管煤礦安全管控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關鍵詞 托管煤礦 安全管控體系 創建 實踐
中圖分類號:TD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21)08-0044-02
為了保證煤礦安全,全面體現安全管控體系引導煤礦實際安全工作,實現安全管控要素與工作實際有機結合,參考中石化HSSE管控體系及其他煤礦管控經驗,形成了具有托管煤礦特色的安全管控體系。
1 托管煤礦概況
銀星二號煤礦設計生產能力180萬噸,服務年限108年,2018年5月投產,由于不具備自主運營能力,委托北京天地華泰托管運營;承托方-北京天地華泰是中煤科工集團下屬二級公司,是一家專業化的煤礦運營公司,具有豐富的煤礦托管經驗。
2 煤礦安全管控體系的創建
銀星二號煤礦組建以來,依托中石化嚴密的HSSE管控體系,始終把托管煤礦安全管控體系建設抓緊抓實;中石化HSSE管控體系把安全、公共安全、環境、健康管控的組織機構、職責、做法、程序、過程和資源等構成要素整體,通過先進的、科學的運行模式把體系文件與工作實踐有機結合,[1]體系更嚴密、更有效;而銀星二號煤礦通過建礦近10年來安全管控體系切實的操作,借鑒中石化安全管控體系各要素串聯經驗,從“組織保障、管控責任、制度、文化引領、風險管控、分級隱患排查、目標和監管及費用保障、技術保安、應急保障、事故上報、教育培訓”等關鍵要素上得以保證,形成具有托管煤礦特色的安全管控模式,實現輕傷以上事故“零”的目標。
3 托管煤礦安全管控體系的實踐
1.實施清單式的組織保障體系,確保機構完備,運行順暢。煤礦實行“公司-煤礦-天地華泰” 三級“清單化”責任管控模式,按照《煤礦整體托管安全管控辦法》(試行)(煤安監行管〔2019〕47號)的要求,煤礦負責安全、環保、生產、技術、經營等現場監督管控工作,承擔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天地華泰負責井上、下生產系統運行,承擔安全生產管控責任;承托雙方均配備了“五職礦長”、副總工程師、專業管控人員等,配備專業科室和區隊;雙方領導井下“雙帶班”,履行井下安全巡查職責。
2.實施全方位的責任體系,確保責任明晰,協作通暢。雙方簽訂托管合同及HSSE協議。煤礦托管雙方制定符合要求的各級負責人、各部門、各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形成清單,固定崗位責任制牌板全部上墻公示。雙方均以正式文件下發各負責人、各部門、各崗位的工作范圍或工作職責,讓礦井各機構、各人員責任范圍更細、責任內容更明確、考核標準更具體。層層簽訂《HSSE目標責任書》《員工安全承諾書》,制定了《煤礦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細則》,職責明確。
3.打造符合實際的安全制度體系,強化制度體系引領。承托雙方積極修訂各類安全管控制度、崗位操作規程;制度精簡夠用、可執行性強;天地華泰把銜接制度、操作規程詳盡編制到具體專業、每個工種,把科室、區隊劃分為四類,加大“三違”行為造成事故的處罰,重點監督“三大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的現場落實,實施制度“融合式發展”,銜接無縫對接。
4.建設獨特的“風向標式”的安全文化體系,強化“6安”理念引領。煤礦推進6個方面安全文化理念形成并持續改進提升,通過在辦公樓、聯建樓、辦公室、會議室懸掛掛圖,在辦公樓LED屏滾動播放理念,在人行走廊、井下各車場、采掘巷道制作牌板,在員工中間廣泛宣傳,形成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
5.形成動態的“5大風險”管控體系,持續保持嚴苛的“高壓線”。打磨累加式、動態化的“1+4”辨識模式,重點管控辨識出的水、火、煤塵、頂板、輔助運輸5個重大風險;依托“三位一體(風險管控、隱患排查、安全質量達標)”信息化系統管控,建立了風險清單數據庫300余條;對于標準化規定各項變化情況均組織開展專項風險辨識,只多不少;對綜采工作面初采大面積懸頂、采掘巷道頂板破碎、采空區煤層自燃、采掘工作面粉塵濃度超標、采掘工作面過富水區、井下無極繩絞車運輸等重大危險因素風險區域進行了重點管控,保證風險始終處于可控范圍內。
6.突出“五級”隱患排查體系,強調隱患閉環、落地。實施“公司月檢、承托方月檢、煤礦半月檢、區隊日檢、班組班檢的”隱患排查五級治理機制;煤礦明確了“五職礦長”、副總工程師、科室、區隊、各崗位的隱患排查工作職責,對排查出的隱患按照重大隱患、一般隱患進行分級,將排查出的隱患問題逐項進行登記、治理、驗收和銷號,所有排查的隱患,均由安監部門跟蹤整改,隱患整改率達到100%,形成管控閉環。[2]
7.形成全方位的安全“0”目標、“1”監管和費用保障、標準化管控體系,擰緊安全管控的“總開關”。積極推進“零死亡”“零超限”“零透水”“零自燃”的“歸0”目標體系建設;實施“5個1”工程,即一年下發1個1號文,一月1次公司HSSE例會,一月1次煤礦HSSE例會,一季度1次公司標準化評比,一月1次煤礦標準化打分,奠定安全管控的堅實基礎,形成完備的安全監管體系;實施明確的“1+1”安全投入策略,礦井每年年末確定有投資(費用)計劃表,1年內最多調整1次,全部通過網上流程審批,保證了安全投入的有效落實,形成有效的安全保障體系;對照新版《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管控體系評分辦法》,結合托管煤礦實際,形成獨特的安全生產標準化管控體系。
8.形成礦井獨有的應急救援體系,強化應急保障,“救”字上改進提升。編制《安全生產綜合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崗位應急卡、《災防計劃》等,與外單位救護隊簽訂救護協議,與周邊醫院簽訂醫療救護協議,邀請老師和專家到礦培訓,組建了29人的兼職救護隊,定期開展應急演練;積極儲備應急物資,強化應急響應能力;積極完善應急處置程序,努力在日常處理應急事務及演練中鍛煉隊伍。
9.形成嚴密的事故事件上報及追責制度體系,嚴明事故事件上報和追責機制。礦井印發《煤礦生產安全事故事件管控細則》,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結合自身實際狀況,區分死亡、重傷、輕傷、輕微傷、事故5種情況,根據各類事故性質劃分10個級別,明確管控科室和各承包商職責,明確事故事件發生后的上報程序、時限、上報內容、上報部門、配合調查組要求、建立事故臺賬、責任追究、制定整改措施等事項,確保事故事件上報、追責合法合規。
10.形成專業技術保安體系,提升技術對安全的影響力,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積極發揮以總工程師為首的技術管控體系對安全的促進作用,從優化設計、系統安全、大接續安全、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的現場落實、設備智能化提升、人員隊伍的穩定、年輕技術人才的培養,全方位、多角度保證生產安全;改造“磁吸式防滑線纜夾”,基本解決大傾角綜采面線纜防滑的難題;改造局扇 “消音器”,使得井下噪音符合要求,為井下人員營造更健康的環境;無極繩絞車安裝視頻監控,為煤礦輔助運輸增加了一道“保險繩”;實施粉煤灰注漿,保證采空區防滅火效果。
11.形成積極的安全教育培訓體系,努力提升員工素質。落實“1313”安全培訓模式,把握1個“總開關”:黨管培訓的總開關;發揮3個培訓優勢:內訓師、VR警示體驗、云平臺培訓考核3個優勢;全新打造1套培訓“組合拳”:形成 “邀請專家領導講課”“典型事故案例分享”“視頻每日一題”“井下抽考”“結構工資激勵”“職稱學歷進步獎勵”“多工種實操比武”等培訓“組合拳”;實現3個培訓目的:穩定員工思想,夯實員工素質基礎,促進安全生產。通過教育培訓,引導廣大職工筑牢安全思想防線,真正使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行見于效。[3]
12.編織嚴密安全管控“防護網”,落實“N+”個安全基礎管控措施。以升華“腦瓜子”,引領思想先覺;帶動“泥腿子”,不落一個現場;扭住“牛鼻子”,抓緊關鍵環節;時刻“釘釘子”,補足標準短板;懷揣“小本子”,”回頭看閉環”;找準“藥方子”,對癥下猛藥;依托“筆桿子”,宣傳好的做法;填滿“錢袋子”,員工求得幸福的“8子”綜合安全管控法,通力保障了安全。
13.培育“1+”班組文化品牌,打造更為有利的安全環境。煤礦強力推行“1+”班組安全文化品牌活動,通過領導包干“1對1”、輪值班組長“1+1”、先鋒班組“1+N”、班前教育“1拖8”、工程驗收“1托N”、關愛員工“1牽1”,凝聚力量,促進了隊伍穩定和安全生產。
4 結語
安全管控體系是一個煤礦安全管控的“骨”和“魂”,體系完備并執行到位的礦井,安全管控水平就高,安全事故就少;同時,一個企業的安全管控體系從構建到發展完善要經歷一個過程,[4]只有經過日積月累才可以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 夏于飛,等.中國石化HSSE管控體系運行指南[R].中國石化出版社,2021:1.
[2] 鄒朝陽.構建“361”管控體系夯實煤礦安全根基[J].中國煤炭工業,2010(08):43-44.
[3] 梁瑞瑞,陳承建,孫沛軍.煤礦安全管控體系構建與應用[J].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 工業C,2018(05):205,207.
[4] 張俊敏,張樹良,傅貴,薛志俊,羅傳龍,鞏春生,張曉梅.構建煤礦自主安全管控體系的研究和實踐[J].煤礦安全,2011(03):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