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輝 盧婷 余凱鵬 肖云 陳建偉
【摘要】登革熱是南方部分省市重點防控的急性傳染病,在中小學開展該主題的教學對于家校一體聯防聯控有重要的意義。然而,該主題教學的網絡信息化的新手段未被充分利用,多數學校采用的教學目標和內容仍缺乏區分年齡水平的針對性。筆者以小學五年級落實登革熱主題教學為例,通過目標和內容的設定、登革熱主題教育游戲和在線反饋清單的應用設計,力求滿足新形勢下的教學需求。
【關鍵詞】登革熱 ?健康教育 ?教學設計
【基金項目】廣東省醫學科學技術研究基金項目(A2018208)。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5-0150-02
登革熱是一種急性蚊媒傳染病,可以引起發熱、頭痛等癥狀,少數治療不及時的病人可能會死亡。近年來,廣東、廣西、云南等地區有登革熱暴發流行,這些地區面臨病例輸入和本地暴發的雙重壓力。[1]健康教育是預防登革熱的重要手段。中小學預防登革熱健康教育是登革熱聯防聯控工作的組成部分。如何與時俱進地實施預防登革熱主題教育是擺在登革熱潛在流行風險地區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問題。
一、教材與學情
由于登革熱只在部分地區暴發或流行,其教育內容尚未在全國通用的教材和教師用書中體現。目前可及的參考材料主要有《登革熱防治知識問答》圖書[2]、登革熱教育核心信息[3]、登革熱主題教育游戲[4]等。在缺乏課標指引的情況下,筆者咨詢了疾病控制專業人員、校醫和任課教師的意見,對中小學登革熱主題教學的目標進行分層,其中,小學階段以促進知曉和理解信息為主,兼顧培養簡易的防控登革熱技能和行為,初中、高中階段采用更高的目標。在設定目標的同時,對參考材料的信息進行篩選,劃分出符合登革熱防控需要,又適合不同年齡水平的學生的內容范圍。對于小學五年級,蚊孳生地的清查范圍和一般處理方法是重要內容。
根據筆者針對中小學生的前期調查,對于防止蚊子生長應注意檢查的各種地方,知曉率低于50%的選項有室外的一次性飯盒、廢棄輪胎、很少使用的器皿、陽臺或天臺、樹洞、花盆托盤。對于防止蚊子生長的各種一般方法,知曉率低于50%的選項有填充容器(如空竹節)、堵住容器(如有水容器)出口、倒置平底容器(如陶罐)。另外,根據登革熱主題教育游戲的知識傳播效應分析[5],在小學三年級、五年級、初二、高二這4個年級分層中,小學五年級是效應良好且學習過程滿意度最高的年級。
二、教學目標
應用健康教育學基本理論和新課程理念,對小學五年級登革熱教學的目標進行細化,得到具體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目標:知曉登革熱的早期癥狀,理解登革熱與積水、蚊子的關系,能舉例說出常見的蚊子孳生地及其簡易處理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老師的引導下回憶自己或周圍的人與登革熱早期癥狀相似的癥狀(自主學習),通過觀察演示素材、蚊子孳生地及其處理方法的猜想和推理(探究學習)來聯系日常生活中的登革熱防控措施(發現式學習)。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樹立早診意識,使學生樂于與老師、家長一起開展防蚊滅蚊行動。
4.行為目標:學生回家與家長一起清查一次蚊子孳生地。
三、教學內容和重難點
圍繞該年級水平的教學目標,在有限的參考材料中提煉出以下主要教學內容。
內容1:登革熱的危害。登革熱是急性傳染病,可引起發燒、頭疼、全身骨痛、皮疹、出血等癥狀,少數治療不及時的重癥病人可能會死亡。“花斑蚊”會傳播登革熱。花斑蚊能從積水里生長出來,清理積水和容器對預防登革熱十分重要。
內容2:能夠積水長出蚊子的地方。可以如下概括——長時間積水的:水生植物容器、儲水池;準備盛水的:花盆托盤或飲水機托盤、盆盆罐罐;不應該積水的:低洼地面、陽臺或天臺;容易忽視的:樹洞、輪胎、垃圾、塑料薄膜皺褶。
內容3:積水點的處理方法。首選消除積水容器,其次采用傾倒、倒置、加蓋、填充等方法避免積水,采用勤換水、養魚、封堵出口、沙種土培、加緩釋藥等方法避免積水長出蚊子。最好不要養水生植物,可改為沙種或土培。如果實在要養水生植物,一般需要每3天換水防止長出蚊幼蟲,要洗凈根部和瓶壁防止蚊卵粘附,否則可選擇養魚、封堵容器出口或加緩釋藥。每周應至少動手清查一次積水點。
重點:理解積水與登革熱的關系,并熟知哪些地方可能成為蚊子孳生地。
難點:掌握蚊子孳生地的簡易處理方法。
四、教學環境與教學過程
如受疫情影響學生統一在家學習,則使用騰訊會議、QQ直播等工具開展網絡教學。課前將登革熱主題教育游戲的單機程序包或網頁版的鏈接[4]發給學生。如果學生已復課返校,則學校在電腦室開展教學,課中部分時間使用指引學生使用教育游戲。
(一)新課導入(3分鐘)
情境導入:某某學校2014年9月有一位老師發燒、頭痛去看醫生,醫生做了檢查后要求這位老師住院隔離治療。第二天放學前,大家在學校見到有些帶著口罩的人員拿著藥罐和噴槍正在準備噴藥。引入問題:為什么發燒、頭痛會這么嚴重?還有什么可疑的癥狀值得我們警惕?……
(二)簡介登革熱(12分鐘)
順著已導入的情境,告知學生登革熱的早期癥狀包括發燒、頭痛、全身骨痛、皮疹等,請學生回憶自己或周圍的人出現上述癥狀的感受,由學生舉手口述。學生口述后在師生的電腦同步播放癥狀的圖示,由老師補充或者修正上述癥狀的典型表現,引出“裝腔作勢”是“登革”這一外語音譯詞的原意,用來形容全身骨痛的樣子。進而告知學生少數治療不及時的重癥病人可能會死亡。
用地圖、曲線圖簡單介紹登革熱的疫情、死亡率和嚴重性,用圖片演示病人體內的登革病毒通過蚊子傳播給他人的流程,回應導入提到的隔離與傳染疑問,指出“花斑蚊”會傳播登革熱。
在屏幕上播放“花斑蚊”從蚊卵、孑孓到飛蚊的成長過程視頻,接著向學生設問:“花斑蚊”有什么特點?蚊子的生長離不開的是什么?總結并介紹“積水”是花斑蚊賴以生存的條件,預防登革熱應該清除積水、殺滅飛蚊。
(三)組織探究(15分鐘)
指引學生使用登革熱主題教育游戲,請學生各自操作(可佩戴耳機游玩)。該游戲是基于探究式學習方法設計的教育游戲,在題材上屬于“模擬現實”“角色扮演”類,學生主要通過猜想和推理進行闖關思考,進而通過體驗和模仿來完成游戲任務。
游戲中的兩個關卡為“藥械滅蚊”和“消除孳生”,與已簡介的登革熱預防方法相對應。“藥械滅蚊”關引導參與者正確使用蚊拍、蚊香、紗窗、蚊帳等器具防止蚊子叮咬。“清除蚊孳生點”關設置了15個尋找并處理蚊子孳生地的任務供參與者探索。
為了通關,學生需要自主地在住房內外的多個不同空間進行視覺探索。游戲通過空間的視覺元素和隱藏空間切換的觸發點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通過知曉要點、得到提示或碰巧找到觸發點而完成任務帶來的成就感或慶幸來激發喜悅的情緒。
(四)總結蚊子孳生地和處理方法的特點(8分鐘)
游戲時間介紹后,師生電腦同步顯示總結要求:能生長出蚊子的地方可以分成幾個類別?清除這些地方的方法又可以分成幾個類別?由一到兩名同學簡要口述后,教師分別進行歸納——長時間積水的:水生植物容器、儲水池;準備盛水的:花盆托盤或飲水機托盤、盆盆罐罐;不應該積水的:低洼地面、陽臺或天臺;容易忽視的:樹洞、輪胎、垃圾、塑料薄膜皺褶。首選消除積水容器,其次采用傾倒、倒置、加蓋、填充等方法避免積水,采用勤換水、養魚、封堵出口、沙種土培、加緩釋藥等方法避免積水長出蚊子。
五、布置在線反饋清單作業
蚊孳生地排查在線反饋清單(網址為http://survey.gzhe.org.cn/jq/62303433.aspx)是落實行為培養目標的手段,使用“問卷星”網絡工具可以實現。該網絡工具可以分選項選擇結果給出關聯清單,并自動撿漏,還可以自動生成結果,方便數據收集和展示。蚊子孳生地排查在線反饋清單將排查位置作為一級題干,將后續的處理方法登記作為與一級選項關聯的二級題干,在邏輯上比紙質版本更清晰,在反饋效率上比紙質版本更高。
利用在線反饋清單布置家庭作業,要求學生與家長一起清查住房里外的蚊子孳生地,如已采取措施,在清單選項中登記,并由家長提交。教師可根據反饋結果初步評估教學效應,還可以與疾病控制專業人員聯動落實防控措施。
參考文獻:
[1]王福春,黃亞銘,韋彬,許鳳蘭,農娟,等.廣西登革熱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J].醫學動物防制,2019,35(11):1069-1073.
[2]何劍峰.登革熱防治知識問答[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14.
[3]黃輝,黎夢瑜,宋蘭心,許信紅,張晉昕,等應用基于網絡的德爾菲法編制登革熱教育游戲的核心信息[J].中國健康教育,2017,33(5):403-406.
[4]廣州市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滅蚊防御戰”教育游戲[EB/OL].(2016-03-09).https://www.gzhe.net/portal/game/detail/3796.html.
[5]Jialing H, Hui H, YuxiangY , et al.Effects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Of Video Game On Dengue-Related Information:A Pilot Group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The Southeast Asian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2019,50(6):1037-1054.
作者簡介:
黃輝(1979年-),男,漢族,廣東潮州人,碩士,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健康教育培訓與評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