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秀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明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互動型教學的實效性,進而提出具備可行性的解決策略,對推薦我國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根據本文的調查研究得知,互動活動教學模式更適應學生好玩的天性,可以有效刺激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其形成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進而提升語文教學成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互動型;教學
學生年齡相對較小,天性好動,難以將注意力長期集中在學習上,這是影響小學語文教學成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面對的教學難題,而互動型教學法可以正確引導學生的解放天性,寓教于樂,引導學生在互動活動中進行自主學習,對推進學生的核心素養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此次的研究內容對豐富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改革的內容具有一定理論意義,對推進我國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互動型教學的重要作用
(一)激發學生興趣
學生年齡普遍較小,互動活動是吸引其興趣的最有效方式,互動型教學法將互動活動和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賦予互動活動教學意義,將扁平化的語文知識轉化為立體的互動活動教學,可以有效刺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強化教學成果?;踊顒咏虒W模式還可以降低學生的心理壓力,逐漸弱化學生對學習的抵觸心理,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
(二)強化師生互動
素質教育更注重師生互動教學,強調師生在平等的交流溝通中促進學生的成長,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則更注重知識的傳遞,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學生作為被動的接受者,師生互動頻率相對低下,及時進行互動這種不平等的互動模式也無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互動型教學法則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教師可以主動加入教學互動活動,在互動活動過程中與學生構建平等交流的意義空間,進而強化師生互動成效,提升教學質量。
二、互動型教學模式存在的實踐問題原因分析
(一)教師對互動型教學模式理解存在偏差
教師對整個互動活動教學模式的理解偏差主要呈現出內容化和形式化兩個極端,一方面,教師在接觸互動型教學模式后,會過度重視互動活動的互動活動形式,期望用互動活動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卻忽略了互動活動的教育意義,雖然多種多樣的互動活動活動確實吸引了學生的注意,但卻沒有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陷入了形式化困境中。另一方面,部分教師又會過于注重知識的傳遞,即使采用互動型教學方法,也會加大課后的考核力度,給學生施加極大的學習壓力,學生很難融入互動活動中去,在互動活動進程中只想著怎么學習相關知識,無法發揮互動活動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的作用,陷入了另一個極端。
(二)教師受到自身專業素養的限制
教師會受到自身專業素養的限制,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教師的專業素養存在缺陷,很難立刻接受并熟練運用互動型教學模式,教師自身專業能力的不足會影響互動型教學模式的教學成效。其次,教師的優點也會制約互動型教學效果,然而教師普遍希望將自己的長處交給學生,希望學生可以更優秀,這在潛移默化之間僵化了互動型教學模式,使其向教師所希望的方向發展,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需求,無法發揮其應有的教學效果。
三、解決互動型教學模式時間問題的具體措施
(一)創設有效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如在學習《樹之歌》這門課程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操場上,在樹蔭下進行教學,聽著樹木在風的吹拂下發出的沙沙聲學習《樹之歌》,為學生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真正做到情景交融,進而優化學習效果。
(二)構建多元化的評價機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師必須準確把握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深入理解教學內容后根據教學目標制定多樣的化的考核機制,以知識考核為基礎,但也應注重其他層面的考核,不僅要求學生學會課本知識,還要針對學生的理解感悟加以考核,教室可以組織辯論賽、演講、讀后感等多種考核方式,在考核學生學習成果的同時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推進學生的綜合素養建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以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來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如在本單元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們進行合理分組,再讓學生們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以及學習能力來分配組員需要扮演的角色。性格較為活潑開朗、外向的學生可扮演記者的角色來對教師或者其他學生進行采訪;性格較為內向但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扮演編輯的角色,將“記者”采訪回來的信息資料進行合理編輯,使其形成新聞內容;聲音比較干脆清爽、熱衷表現自己的學生可以扮演廣播員的角色,負責將編輯所寫的手稿以模擬現場播音的方式進行閱讀。這種新穎有趣的教學任務,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且在任務過程中,雖然每個人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但都能使自身的語言建構能力得到鍛煉,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四、結語
根據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得知,互動型教學方法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強化學習成效,提高教學質量,推進互動型教學法的普及與應用是順應我國新課改目標的必然需要,是推進我國素質教育改革進程的必然要求。因此,本文圍繞互動型教學法的作用和優越性進行分析,針對其具體的實踐問題提出相關解決策略,可以有效推進互動型教學法與小學語文教育模式的深度融合,進而優化教學成果,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周文娟.素質教育實施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互動活動化研究[J].小學生(下旬刊),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