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由于受傳統性思維的影響,政治課一直被當作一門記憶性學科,無聊枯燥沉悶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慢慢討厭。加之高中生課堂內容多,任務繁重,課后作業多,導致抄作業現象多,應付了事,學生學習沒有效率,成績提不高。在面臨基礎教育改革正邁入核心素養的新時代背景下,教師更應該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高效利用課堂40分鐘,輕松備考。我認為打造高效課堂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人為本,關注學情
學情分析指的是對學生在學習方面有何特點,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怎樣,興趣性格如何,我們總是有傳統慣性思維,喜歡從頭講到尾,想把自己心里所想,所知毫無保留的傳達給學生。事實上,我們忽略了學情。我們更應該靜下心來,等等學生,關注一下他們有聽進去多少。我們總是以為自己講得天花累贅,學生昏昏欲睡,卻忘記關注學生聽得怎么樣,學得怎么樣。課后學生情緒如何,學生是喜歡自己還是討厭自己,以及和學生相處是否融洽,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關注。因此,教師應以人為本,時刻關注學生變化,關注學生是否思考問題,調動學生主動聽、講、討論、交流及發言。
二、6+1課堂模式,實現高效教學
2010年原衡水中學校長李金池先生創造性地推出高效“6+1”課堂教學改革模式,分別是導、思、議、展、評、檢、練,讓學生動起來。我們可以慢慢嘗試并總結這種模式,大膽地把課堂交給學生。比如在給高三學生專題復習的時候,采用“6+1”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首先進行課堂導入,老師根據本章節內容進行3分鐘演講,也可以根據本節內容學生演講;其次給同學們15分鐘時間自行閱讀本節課本內容,自學深思,勾畫圈點,分析歸納,并做好記錄,提出自己的文體;然后讓同學分小組討論,在小組討論環節中解答彼此的問題,小組內選出代表向同學展示學習成果;之后老師應該對分小組學習情況進行點評,對同學們解讀程度不夠深入的部分進行強調和更深層次的解析,引導學生對當堂知識、方法進行回顧;課堂學習后安排章節檢測,通過必要的題目檢測同學們的學習成果并加以鞏固。優化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中更應該關注學生是怎樣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式學習,提高同學們聽講,討論,交流和發言的積極性。
案例:在講解2020年全國一卷選擇題第17題 如圖一。
首先,教師可簡單介紹一點有關國家機關的時事政治,也可以叫同學講解生活中自己感興趣的某個國家機關案例,提高學生興趣。教師把需要討論學習的問題寫在黑板上,比如:回憶我國的國家機關有哪些?并分別闡釋每個國家機關的作用,自己人大與國家機關,國家機關之間的關系。再次,學生利用15分鐘自己翻書、勾畫、記錄,構建知識體系,思考完后小組討論疑惑,或者同學間相互講解,會或者不會在討論的過程中已經無形地加深了對知識的記憶及理解。最后學生講解知識點,教師根據學生問題做出解釋評價,最終回歸到試題分析中檢測,根據知識點結合題目合作探究討論。
“6+1”教學模式可以幫助我們轉變試題講評方式,由老師主講變為學生主動學習,在被同學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些福特的優勢,能夠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知識點,提高課堂效率。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記住美國著名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提出的學習金字塔,學生學習24小時后的平均保持率如圖二。
三、課堂情境創設要真實有趣
思政課是一門不可替代的關鍵課程,思政課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人類從實踐活動中得出的。我們的思政課應以人為本,回歸生活,從發展的教育理念出發,這樣學生更能真實地體會到它的存在,真實有趣的課堂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課堂效率也會提高。
案例:在講“消費的反作用”這一知識點時,我是這樣設計教學過程的,以同學們最熟悉的七彩云南.歡樂世界引出話題。(圖三)
通過同學們合作探究分析問題,總結知識點。(圖四)
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很多,我們需要不斷醫生自身教學李軍水平,風度自身學識,在課堂教育的舞臺上,慢慢摸索、探究、不斷總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高效利用課堂40分鐘。我覺得思政課教師的職責是把理想和信念這根旗桿豎好,通過教學樹立到學生心里,以自己對社會對人民對國家的深情來激勵學生,未來,我也會一如既往,用真情把我們的思政課上好,把黨的方針政策傳達給人民。和同學們一起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不斷總結,打造高效課堂,在有限的時間讓學生高效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