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晶
摘要: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品質涵養優先,也就是先做人再做事,比起學習成績而言,人品素養才是判斷人的標準,而顯然,這份道德品質需要從小培養起。現代社會發展迅猛,生活節奏非常快,然而內涵文化跟不上時代發展是萬萬不能的,所以要合理利用現代化資源進行教法改進,也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核心素養,全面素質發展才是硬道理。道德與法治的主題充斥在生活細節中,信息化更是加快了生活的腳步,教育理應做好銜接調節,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做好指引。本文針對基于核心素養要求下小學道德與法治信息化教學進行探討,提出建議以供他人參考。
關鍵詞:小學教學;道德與法治;信息化融合;核心素養;方法探究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其實并不單單是名義主題上的內容,范圍涵蓋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與其他學科也有一定的文化聯動,元素豐富且層面延伸性強,所以可融合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層面也非常有彈性。信息化顯然是現代生活的大勢所趨,為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而教育是走在成長前端的大格局,自然不能夠與社會脫軌,也需要走在前列,所以融合信息化是明智之舉。學生的思維觀念和核心素養也需要在日常細節中滲透,結合課堂與生活,科技與教育,道德與法治,慢慢浸潤,徐徐圖之。
一、本質內核展現,概念索引
正是因為現代科技發展迅猛,所以有關信息化和互聯網的話題早就引起了教育界的注意,尤其是這種資源便利的環境下,更加需要對觀念尚未構建成熟的小學生進行教育引導,以免被過多繁雜的信息資源迷亂了雙眼。小學生的道德品質教育大多都是以觀念鞏固和良性引導為主,畢竟他們心性單純且容易受外界影響,但是是非觀念還是十分明了的,所以教師只需要在容易迷失的地帶做好引導,讓學生清楚利弊,他們自然能夠做出判斷。以四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三單元《信息萬花筒》為例,對于電視廣告影響和互聯網資源甄別方面,教師確實要做好引導,畢竟資源冗雜會出現誤入歧途或者觀念變形的情況。教師可以就信息化本質內核展現進行分析,親自示范信息化所帶來的便利之中夾雜著的優勢與劣勢,例如用搜索引擎搜索數據,將其中可能會摻雜的負面信息做個籠統介紹,讓學生認識到正確使用網絡并且正確認知電視廣告以及信息化的重要性。同時也不用教育過頭,還是可以通過信息化的便利為學生展現現代科技的優良之處,主要目的是訓練學生對于多元信息鑒別的能力,也是為了鞏固內心的堅持,思維觀念的綜合構建就是在這樣的細節滲透中慢慢形成的。
二、生活文化浸潤,熏陶觀念
道德品質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泛,小到生活細節方面的言行舉止,大到內心層面的思維觀念,所以關于品質核心素養的教育引導,可滲透的層面非常多,教師可以根據課程主題以及學生的成長狀態進行串聯索引。要說思想道德,小學生最能夠接受的還是日常熏陶以及知識文化的浸潤,簡單來說就是注重個人的體驗,這個包括到課堂知識的吸收,以及生活文化的感染,所以教師要做好一定的功課,運用數字化的便利的資源庫進行教學整合規劃。以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四單元《驕人祖先 燦爛文化》為例,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豐富文化體驗的模式來培養核心素養,顯然沒有什么能比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美感以及文化精魄來得更加直接且深刻的。教師可以借助數字化的虛擬模式以及網絡資源便利性,帶領學生走進這樣的文化虛擬博物館,訪問線上網站或者收集資料,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運用AR、VR技術來增強學生的感官體驗。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真切感受文化氛圍和先人流傳下來的品質彰顯,自然能夠收到熏陶從而增強觀念,要明白的一點是,很多時候視聽效果對觀念的影響不容小覷。
三、畫面感官體驗,思想銘刻
說到信息化,最讓人聯想到的就是它的娛樂性,但娛樂性又是以視頻和游戲為主,從而廣泛傳播被人們所熟知,這并沒有好壞之分,只能說這樣的社會現象對教育行業來說也是一種啟示,教師可以通過技術變現進行一定的教學借鑒。之所以說深刻,還需要一定的沖擊引導,就像小學生在一開始學寫字和閱讀一樣,需要不斷的觀察來形成印象,這樣即便不會寫但也能讀,所以道德品質的核心素養教學也應該借助這樣方式,運用于多媒體上就是圖片影像資料的整合運用。以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三單元《百年追夢 復興中華》為例,道德品質往大了說就是一腔熱血的家國情懷,因為愛家愛國愛人民的人,必然擁有優秀的道德品質和核心素養。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歷史文化相關的影視資料和紀錄片,讓學生知道祖國一路走來的奮斗史,祖國在短短幾十年內的發展和變化足以撼動世界,讓學生在接受外來文化的同時,借助數字化的畫面感體驗來更加清楚的認知到祖國的強大,為自己身為中國人而驕傲,將這一份情懷和愛國思想刻入骨髓,真正成長為社會主義優秀的好少年。
四、結語
核心素養的培養從來就不是單一層面的教育,信息化也是多種教法助力中的一環,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它的助益效果之強,完全能夠走可持續發展的路線,學生的文化內涵以及道德品質非一朝一夕能夠練成,需要不斷熏陶浸潤,涵養工夫興味長。
參考文獻:
[1] 李秋奇.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道德與法治信息化教學研究文[J].科學咨詢,2020(43):274.
[2] 張榮君.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教學 與信息化的有效融合[J].贏未來,2020(10):156,158.
[3] 過幸明.小學道德與法治信息化教學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1(3):45-46.
[4] 鄧家聲.教育信息化提升師生信息素養的研究-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為例[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35):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