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瑤瑤
摘要:素質教育的提出,為當下教育界培育人才指明了方向,即既要重視文化素養,又要提升學生的人文以及審美素養。在此背景下,音樂這門課程的重要性逐步凸顯。基于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音樂教師需要牢牢把握住三大素養,分別是人文性素養、審美感知素養以及藝術表現素養,讓學生能夠在理解的過程中,進行創造,以更好地對學生的心靈凈化,促進學生不斷發展。
關鍵詞:小學音樂;核心素養;策略
在人的一生中,小學是學習的初級階段,也是一系列學習習慣、思維以及能力能否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教師應了解學生的可塑性、創造性,對學生的潛能和品質進行挖掘。音樂屬于一門趣味性的學科,很多學生都喜歡上音樂課,哼音樂曲子,然而想要提升音樂教學質量,教師除了要鼓勵、引導學生唱歌之外,還應明確教學的重點是表達,是素養,不斷提升小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審美力、理解力以及創造力。
一、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音樂教學氛圍,培養學生視唱以及節奏拍打能力
興趣是每一個學生學習事物最大的動力。只有對事物產生了興趣,學生才能夠長期堅持。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開展音樂教學時,需要先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中,才能夠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是前提。良好的教學氛圍主要體現在寬松、和諧、民主等方面。第一,師生關系要和諧。第二,課堂上要盡可能地讓所有的學生都可以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如增加一些小游戲,讓性格靦腆的學生也能夠在課堂中積極地參與。第三,不區別對待。無論是哪一位學生,在規定和條例面前,都應該一視同仁。只有營造這樣一個良好、和諧的教學氛圍,才會增強學生參與音樂課堂的興趣,逐步提升學生的音樂能力。其次還應培養學生視唱能力以及節奏拍打能力。以“清晨”這首歌曲為例,該首歌曲旋律非常清晰,是流暢、明快型,結構是三段體,拍子是2/4拍。在教學該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基于多媒體開展教學,如通過多媒體呈現出相關的音樂和視頻,讓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感受清晨鍛煉身體的美好,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只爭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在第一遍聆聽結束后,教師要讓學生思考音樂中重復的旋律以及拍子。播放第二遍,讓學生試著用跺腳、拍手的方式,展現出整個曲調。在這樣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提升學生的視唱以及節奏拍打能力。
二、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素養
音樂核心素養,是音樂學習中非常重要的幾項能力,比如審美、感知素養其是音樂藝術、聽覺、表現、形式、要素等獨特美感的一種感悟、體驗和理解。讓學生通過聽來提升審美,比如,音樂的速度、力度等,同時,還要將音樂放在特定的文化屬性中進行理解。以人音版教材中“我們多么幸福”為例,該首歌曲教學的重點,體現在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內涵,把握“強弱弱”的規律。針對該節課程,教師就可以先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了解過去生活和當下生活的區別,能夠在吟唱這首歌曲時由衷的珍惜現有的幸福生活。接著為學生介紹歌曲創作的時代背景,讓學生哼唱歌曲,思考該首歌曲的情緒、結構以及速度。如學生在歌唱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到該首歌曲的情緒是非常快樂的。在探究速度和結構時,讓學生們用lu進行聽辨,逐步掌握該首音樂的律動。在整個教學環節,教師基于教學文本以及學生的整體特征,創設了一系列的情境。包含圖片情境、問題情境等,在整個學習環節,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也更能夠落實審美感知能力。
三、融入小組探究,培養學生的文化理解素養
文化理解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基礎內容之一,其應該包括音樂的文化特征以及藝術形式、音樂和社會的相互影響等。具體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能夠深入挖掘音樂背后的文化,讓學生感受音樂創作的基礎,體會其中的情感。以“雨花石”這一節課程為例,該節課程的教學目標有:(1)用優美柔和的聲音唱出《雨花石》,(2)能夠探索歌曲中的十六分休止符、切分音等,(3)更要牢記革命歷史,珍惜當下的生活。在這節課程開始之前,教師需要先讓學生搜集資料,了解和雨花石相關的內容,并在課堂中以小組為單位探討。在該環節,有的學生開始搜集石頭,也有的將石頭放在水中觀察,也有的探究雨花石背后的故事。根據學生討論的結果,教師進行總結,引出雨花臺當時的一些革命故事,逐步滲透雨花石中的革命精神。
四、融入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藝術表現素養
“我是草原小牧民”該首歌曲展現的是蒙古族的風土人情,需要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蒙古族的情懷、家園、氛圍等。在聽、唱等各種活動中,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藝術表現能力等。在該節課程開始之初,教師可以基于多媒體,播放出草原的風光,讓學生們感受草原的景色以及人文情懷。接著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學習蒙古族舞蹈,讓學生們感受整首歌的基調以及蒙古族人民的熱情。當然還可以在該首歌曲融入葫蘆絲這樣的樂器,教學生正確進行發聲并演唱。或者是融入鼓手樂器,讓學生跟著節奏拍打、訓練。在學完整首歌曲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部組建創作活動,對歌曲和舞蹈進行創編,讓歌曲和舞蹈的融合更加的緊密,下一節課開始時給予學生表演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提升了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藝術表現素養。
五、結語
隨著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音樂這門課程逐步被教育界所重視。音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傳遞音樂教學的基礎內容之外,還要培養學生的品格、能力等音樂的核心素養,引導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獲得成長,為未來的全面化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群英.核心素養視閾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J].天津教育,2021(3):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