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虎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愈加重視對學生語文素質培養,運用核心素養教育教學理念,是目前高中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一種發展趨勢。高中語文學科教學,必須要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教育教學核心,尤其是要將創建良好語言環境,徹底改變或改革高中語文教育教學方式當作教學活動重點來抓,堅決貫徹新課程改革理念,堅持“以生為本”原則,做好語文課堂教學的情景創設,為提升高中語文核心素養,打下一定基礎。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語文;實踐活動設計
引言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歷經三年多的修訂終于問世。在當前素質教育大力推行的教育發展背景下,語文教育的教學目標也逐漸的由之前單純的語文知識傳授過渡到學生語文 核心素養的培養上來,能否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決定著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而且也關系著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注重語言建構與應用,構建核心素養發展根基
所謂的“語言建構與應用”具體所指的就是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自身積極主動地積累與整合,從而逐步窺探并掌握語言文字的特點及運用規律,形成自身的語言經驗,并能夠在實際的語言場景中恰當運用語言和文字進行交流的能力。在語文教學中,語言的建構與應用是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基礎,對于高中生而言,其語言運用能力、思想品質、審美素養、文化認同等一系列的優秀品質和能力,均是在語言建構和應用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而來。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的“純內容分析式”的講讀教學要逐步摒棄,在課堂上也不要在課文的內容上做過多的糾纏,而是要從具體的語言運用著手,通過對文章語文的仔細品味來深入探索文本背后的深層意蘊。也可以從整體的閱讀感悟出發,到語言文字中去尋求認知的依據,從而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實現對學生良好語文的培養,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比如對于李清照《醉花陰》一文,文中“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其中“瘦”本為一種病態,并不是“美”的,但李清照卻將其描述的很美,為什么?在教學中,組織學生細細品味,去感悟文中以黃花設喻的精妙,體會“黃花”隨瘦而隨風搖曳的優美,從而深刻理解比黃花還瘦的人所體現出的那種協調美感,而后再從“簾卷西風”的氛圍中,感悟出憔悴的女詞人與黃花相互映照的詩意之美。
二、側重學生的思維品質培養,體現“以生為本”教學理念
堅持“以生為本”,就是要在培養學生思維品質過程中,將學習文本更多交給學生,由學生自己按照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或習慣進行自主學習和探討,以此培養學生自主思維能力。比如,教師在教學《熱愛生命》這篇課文時,就要堅持“以生為本”教學理念,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依靠學生的自主學習,思考或探究這篇課文中,作者蒙田對“生命”這一事物的形象思維,是一種什么樣的“生命”,對“生命”進行的抽象思維,又是一種什么樣的“生命”。這就是要借助語文教材,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教給學生如何進行思維的方法。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有些學生在研讀課文內容時,就會結合對教材內容的思維分析,說出作者蒙田在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理解下的“生命”,又各是什么樣子:如壞日子要飛快地度“命”,好日子要停下來細細品嘗“生命”,這就是作者形象思維理解下的“命”;要比別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并迅速抓緊時間,留住短暫的“生命”,過得豐盈充實,這就是作者抽象思維理解下的“命”。通過這樣的教學,就能使學生對同一事物,進行相應的形象或抽象思維了。
三、強調審美教育,提升學生審美情趣
第一,結合語文賞析,培養學生審美意識。在語文學科中,美學素材俯拾即是。在高中語文課程設計中教師可以從基礎入手,引導學生在語言、文字中體驗美,例如在《荷塘月色》中理解荷花的清新與柔和,感受自然之美,在《離騷》中感受詩人愛國情懷,體會人性之美,在《過秦論》中欣賞凝練、嚴謹的語言之美等。這些充滿美學意境的閱讀素材能夠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對美的理解與認識,進而培養其審美意識。第二,結合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審美評價能力。我們在體驗美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評價的欲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空間,引導學生理解文學之中包含的美,并結合情感抒發完成評價。例如在《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充當審美中介的角色,組織敞開式的再現活動,結合影視作品,引導學生對這部經典作品中的經典人物身上所呈現的藝術美進行評價,拉近學生和欣賞對象的距離,與作者形成情感交匯,表達自己的美學觀點,以形成審美評價。第三,鼓勵學生自我表達,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審美創造是語文核心素養的具體要求。這里的創造是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對自我審美體驗的呈現,進而形成新的美學形象。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打破學生對自我表達的膽怯心理,創造自由而寬松的美學表達環境,引導學生抒發對美的理解。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寫作指導,引導學生對真善美的理解與贊揚;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尋找生活中的藝術,體會人性之美,并將這些美的體驗融入語言、文字表達中,形成感情飽滿的審美創造。
結束語
總之,語文實踐活動是實現語文學習方式轉變的重要抓手,我們應抓住這一推進語文教學變革的關鍵力量,站在課程育人的視角,以學科核心素養為本,堅定立場、聚焦關鍵,努力推進語文課堂的變革,充分實現語文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郁薇薇.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20(11):63-64.
[2]顧爾曼.高中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研究[J].新智慧,2020(30):9-10.
[3]朱慶春,李善坤.高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實踐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0(25):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