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輝
摘要:數學是小學的一門基礎課程,在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效率,對小學數學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學中怎樣以較少的時間取得最佳的成果,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因此教師要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結合良好的教學方法,并適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基于此,以下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引言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前沿陣地,如何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師必須要深入思考的問題。通過積極找尋當下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才能使學生更好地配合教師,深入學習數學知識和技能。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課堂氣氛
我們知道,小學數學教學不僅是一個認知過程,它更是一種情感交流過程,而這種情感教學要從小就培育小學生的數學趣味。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每一個學生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學習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長久以來,小學教學一貫只強調“師道尊嚴”。在課堂上,老師往往居高臨下,采取“教師講,學生學”“教師邊演示,學生邊觀看”“教師邊寫,學生邊抄”的老式做法,學生處于被動的狀態。想要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首先要擺正師生以前不平等的關系,為學生創設寬松諧和的教學氣氛。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認知能力還比較弱,老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會發生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課堂上,教師不能擺“架子”,言語要友善,態度要和善可親,改變上課模式,無論是傳授知識還是和學生交流以及輔導學生,都應尊重每一位學生,成為學生們學習時的引路人和生活上的朋友。教師要在課堂上面帶微笑,以飽滿的熱情來教育孩子們,給他們親切感,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學會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以表揚和鼓舞為主,對每個學生存在的問題,不要隨意說他們“不行”,否則就會挫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只有“親其師”,才會“信其道”,只有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學生才會愿意與教師交流,才會更好地學習。
二、創新課堂教學形式
在傳統教學觀念下,教師講學大多是“一言堂”“滿堂灌”,學生缺少想象與思考的空間,難以實現對知識內容的系統性消化,所以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應創新課堂教學形式,利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鍛煉學生的數學綜合運用能力。首先,教師可采用“講故事”的方式,加強知識、經驗、情感的滲透,使學生在聽故事中汲取數學知識。以小學數學教材《認識方程》一課教學為例,教師可結合法國發展歷史和當時社會背景,講述方程式的創造者韋達的人生經歷。通過講述他努力學習、不懈奮斗,最終研究出方程式的過程,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帶著更多感悟完成本課的學習。其次,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創設生動、形象、趣味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在情境中提升學習能力。以《多邊形的面積》一課教學為例,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展示“鳥巢”的內部結構,促使學生在觀看視頻中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然后再講述說明鳥巢是什么樣的一個多邊形,引導學生利用“分割”思想將多邊形劃分成若干個三角形,從而找出計算面積的具體辦法。
三、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還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教師要考慮不同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興趣愛好,優化課堂教學模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只有學生對數學感興趣了,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來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和掌握知識。如,在“可能性”這一章節的教學中,要想讓學生明白“什么情況下是一定,什么情況下是可能,什么情況下是不可能”,僅憑教師對概念的講解很容混淆學生的思維。對此,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多媒體播放動畫視頻和展示圖片的方式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可能性三種情況的區別,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區分不同的概念。此外,由于小學數學教材中許多內容的安排生活化特征較為明顯,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案例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學習,從而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
四、對小學生進行科學的評價
評價學生應該是多方面的,不僅要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還要注重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道德品質等。小學生對事物的認識是形象的、感性的,因此可以根據評價內容的不同,選擇合適的評價方法。如某位同學上課積極發言可以獎勵一個“笑臉卡片”。某位同學作業完成得好,可以獎勵一個大紅花,等等。有效的獎勵方式不僅對兒童進行了及時的評價,而且可以使其得到激勵,下次會表現得更好;口頭表揚也是必不可少的,口頭表揚的方式有很多,如學生回答問題準確,可以說“你真棒!我們都應該向你學習”“你回答的真好,看來你一定仔細思考了”,等等。
結束語
要想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從教學觀念的改革和教學模式的創新入手,通過合理安排教學體系的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也要發揮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優化課堂教學模式,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顧大勇.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136.
[2]安樹鳳.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9(04):140.
[3]汪祝芳.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6(0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