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波
摘要:初中數學教學對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應遵循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幫助他們構建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和發展學生的身心等基本原則,通過樹立全新的數學教育理念,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培育創造濃厚的課堂氛圍,用更加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來評價學生,為更好的在數學課堂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提供良好條件。
關鍵詞:創新意識;思維發展;初中數學
前言: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主要集中于實數、代數、統計初步等數學知識,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有助于學生發現問題,并在基礎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需要和內驅力。因此,教師需要認真領會新課程改革對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要求,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評價體系構建完整的創新教學體系,真正將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落實到日常教學中。
1.初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原則
初中數學教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的范疇,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必須從培養思維能力入手,在此基礎上構建長效系統的知識體系,真正推動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用數學知識來培育學生的創新意識應遵循以下幾種原則:
(一)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是一門基于人們對于客觀世界的定量描述和定性把握的專業學科,它強調的是通過數學的思維觀念來理解和解釋這個世界。所以,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該倡導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和數學推理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采用歸納、類比、猜想、論證和辯論等數學專業手段,指導學生通過數學思維來開展分析、推理、總結和歸納等學習方法。
(二)拓展學生的知識體系
數學學科的產生離不了數字符號、公式計算、總數、室內空間、構造和轉變等數學元素,這種都必須豐富多彩到學生的知識管理體系與生活感受中,才可以提升為學生本身的創新精神。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老師尋找到數學課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已經有知識、工作經驗的契合點,真真正正創建健全穩定的課堂教學管理體系,采用由易到難的方式保證學生可以創建高效系統軟件的知識管理體系。與此同時,必須學生提升運用已經有知識和工作經驗接受、消化吸收新知識的工作能力,在新知識和舊知識中間創建潛在性的、實際性的關系,促進知識消化吸收向創新精神的轉換。
(三)和諧發展學生的身心
初中數學還歸屬于九年基礎教育的范圍,它的主要目標便是根據初中數學技術專業課堂教學塑造學生的恰當人生觀和健全的人格,保證學生可以在自立自強的根基上進行自主創新學習培訓。因而,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一方面,老師必須保證數學課課程內容簡單、趣味性化和偏向生活,根據需要的教學方式正確引導學生在開心的環境內輕輕松松學習培訓。另一方面,教師教學必須考慮到不一樣年齡階段的小孩邏輯思維特性,真真正正實現因人施教,達到不一樣學習狀態學生針對數學教學的心里需求和考試成績提高,促進數學教學朝著更多方面發展趨勢。
2.初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策略
在初中數學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該從自身的教學理念出發, 通過課堂教學的解析和教學手段的創新來建立濃厚的創新氛 圍,通過合理的評價機制來推動學生創新意識的全方位提升。
(一)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
在信息化時代,初中數學教學更側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合作研究和分享探索的精神,也對于教師的教學理念提出了全新的體驗。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該摒棄單純記憶、習題練習與模仿訓練的弊端,真正通過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一方面,初中數學老師應該注重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學科思想方法的創新,真正實現通過數學課堂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另一方面,教師應該認真構建基于新課程改革的數學學科創新工作,保證課堂教學能夠遵循學生學習體驗這個課堂教學核心任務,推動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創新改善,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創造濃厚的創新氛圍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迎合初中數學的專業難度和理論生僻,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造濃厚的學習環境,推動師生之間的關系從對立走向交流,保證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學習疑問都能得到老師的積極響應和耐心解答,也要促進學生之間開展民主、平等、和諧的合作交流,真正實現大膽猜想、仔細論證和積極探索的數學創新精神。一方面,教師需要通過教學演示、學習觀察、數學實驗、合作交流等學習創新方法,建立起基于數學教學理念和課堂教學任務的創新氛圍,保證學生能夠沿著教學問題和設置情景開展積極思考和創新探索。另一方面,學校應該加強多媒體設備、電腦軟硬件和網絡通信設備的建設,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保證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實現對于數學問題的探索和創新。
(三)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真正實現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需要完善的評價機制來檢驗,而它也是提高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評價體系應該貫徹于初中數學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效檢驗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各項教學成果的轉化結果,保證學生能夠學有所獲、學有所思。一方面,需要注意評價機制的全面性,倡導建立基于創新結果和過程的各個環節評價工作,有效實現學生在數學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創新體驗,多給學生提供探索數學知識的途徑,拓展他們猜測和想象的空間,能夠將其拓展到數學邏輯思維的升華。另一方面,教師應該保證評價機制的多元化,注重強調評價機制的客觀、公正,從數學各個基礎知識點、教學主客觀因素和創新訴求點來搭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保證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發散性思維都能得到全面提升。
結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又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工作,從理論到實踐都十分的復雜,參與其中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通過研究,我認為“創新”不是神秘、高不可攀的事情,而是具有可操作性,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初中數學教學作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需要建立基于思維能力、知識體系和身心發展等三方面的培養機制,真正實現教學理念、教學氛圍和評價機制等三個方面的創新建設,促進學生思維創新能力的發展和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繼業.學生創新意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培養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1(68):88-90.
[2]張淑萍.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1):142-143.
[3]李憲.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原則與策略[J].讀寫算,2021(21):27-28.
[4]李康新.探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19):80-81.
[5]吳俊.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教育界,2021(1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