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穎
【摘要】閱讀是核心素養形成的根基,興趣是形成孩子閱讀素養的強大引擎。在低年級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牢牢抓住興趣這個“牛鼻子”,適時創設閱讀情境,通過兒歌、設疑、表演、分享等諸多路徑,鉚準閱讀興趣觸點,解密孩子的閱讀興趣“密碼”,幫助孩子延展閱讀興趣慣性,讓孩子在閱讀中向文本深處漫溯,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興趣 閱讀 核心素養
閱讀素養的形成因素是多維的,研究表明,除特殊群體外,絕大多數孩子的心智天賦都在正常區間,那如何充分積淀、豐厚孩子的閱讀素養,讓他們實現自我超越呢?我認為,屬于非智力因素的興趣是強大的引擎。
如何讓低年級學生“好讀書”“樂讀書”,是教師首先要解決的難題。從認知和身心發展規律來說,低年級學生閱讀積累不足,教師如果機械“填鴨式”地進行閱讀教學,就會扼殺學生的閱讀興趣。下面以著名童話作家孫幼軍的《小豬唏哩呼嚕》一書的閱讀教學為例,談談教師應如何激發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
1.兒歌激趣
我校是一所創辦時間不長的區劃學校,生源大多來自農村或城鄉結合部,這些孩子對小豬這一形象并不陌生,而且挺感興趣。小孩子大多喜歡聽兒歌,在指導閱讀《小豬唏哩呼嚕》一書時,我先讓學生一起欣賞兒歌《小豬小豬肥嘟嘟》,隨著音樂響起,調皮、可愛的小豬瞬間“顯現”:“小豬小豬肥嘟嘟,吃飽就睡呼嚕嚕,叫它起來它瞇起眼,張嘴就說嗚嗚嗚;小豬小豬肥嘟嘟,地上打滾粘滿泥,叫它起來它嘟起嘴,呼嚕一聲嗚嗚嗚……”
伴隨著愉悅的旋律,我提問:“除了這首兒歌,小朋友們還聽過其他的關于小豬的兒歌嗎?”這時,一個小女孩站起來,一邊唱還一邊扭了起來:“小豬小豬愛跳舞,踮起腳尖呼嚕嚕,跟著我一起扭一扭,生活樂悠悠……”另一個小男孩也不甘示弱站起來,漲紅了臉唱道:“肉嘟嘟的大鼻子像個吹風機,把所有煩惱憂愁統統都吹去。喜歡在泥坑里跳高又跳低,是面對困境的時候為自己打氣……”他一邊唱還一邊下意識地做著動作,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了起來。我因勢利導:“小朋友們,有這么一只可愛的小豬,它除了肥嘟嘟、呼嚕嚕、樂悠悠外,還有很多很多本領呢,你們想不想認識一下它呢?”這樣,學生的閱讀興趣一下子被激發出來了。
2.設疑激趣
“設疑”是讓學生延續和保持興趣的良策。同樣是在課外讀物《小豬唏哩呼嚕》的閱讀指導課上,我提出這樣的疑問:“同學們,通過一周的閱讀,這些問題你能回答了嗎?①《小豬唏哩呼嚕》中唏哩呼嚕歷經了哪兩次危險處境?它是怎樣脫離險境的?②小豬唏哩呼嚕為誰準備生日禮物?又是怎么準備的呢?③唏哩呼嚕上課打呼嚕,哇嗚老師采取了哪些辦法?結果怎樣?”
讀得認真的孩子爭著舉手搶答,那些因貪玩而沒有認真閱讀的孩子一邊投去羨慕的眼神,一邊忙不迭地翻開書尋找答案。這樣,學生的閱讀自覺和閱讀興趣同步得到了提升。
3.表演激趣
閱讀課上,我問:“小豬唏哩呼嚕一家真有趣,你覺得它們一家有哪些有趣的事呢?”有學生說,豬爸爸數小豬最有趣;有學生說,小豬吃飯的樣子最有趣……孩子們紛紛發言。這時,我問:“哪位小朋友能上臺現場表演一下小豬吃飯和豬爸爸數小豬的樣子呢?”教室里一下熱鬧起來,孩子們爭著上臺表演,沒爭到上臺機會的學生,還在下面學小豬把嘴巴噘得圓圓的,可愛極了。
4.分享激趣
整本書閱讀結束后,我圍繞《小豬唏哩呼嚕》這本書又專門安排了一節閱讀分享課。閱讀分享既是閱讀的鞏固,更是閱讀的升華和延續。我讓孩子們每人從《小豬唏哩呼嚕》中選擇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故事,把故事名字告訴我,我進行匯總、分類,每個小組明確一名組長,讓他們先在組內推選,推薦優秀選手參加全班故事分享會。為了能有機會在全班進行分享,有的孩子重新選擇故事內容,有的孩子自覺在家反復練習。由于前期準備充分,閱讀分享效果遠超預期,取得圓滿成功,為下一步閱讀奠定了堅實基礎。
課外讀物浩如煙海,孩子們的閱讀傾向性和取舍也不盡相同。為此,教師必須鉚準學生閱讀的興趣觸點,讓他們在閱讀中體悟,在體悟中品味,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潛能。
1.鉚準興趣觸點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弄清楚,學生興趣的觸點在哪兒?他們的認知水平怎樣?他們想要讀什么?我們怎樣才能給他們想要的?因此,在接手一個新的班級時,我總是先摸清第一手資料:孩子們背了哪些兒歌、古詩,看了哪些動畫片,會講哪些故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愛看什么書,最喜歡哪種閱讀方式……對不同閱讀基礎和閱讀興趣的學生,采取分類建檔的辦法,鉚準他們的興趣觸點。
2.解讀興趣“密碼”
小學階段是激發孩子閱讀興趣的黃金期,對提升孩子的閱讀素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低年級學生來說,閱讀繪本、童話等是走進兒童世界最柔潤的路徑。同樣是《小豬唏哩呼嚕》這本書,孩子們對故事情節的喜好各不相同:有的喜歡小豬可愛的模樣,有的喜歡小豬活潑的性格,有的喜歡小豬的俠義風骨,有的則喜歡小豬在課堂上的滑稽可笑……這就要求教師要做有心人,因人而異,解密學生閱讀的興趣“密碼”,幫助學生保持閱讀興趣。
3.延展興趣慣性
激發興趣重要,保持興趣更重要,尤其是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興趣保持時間短,這就要求教師能適時跟進,延展孩子的興趣慣性。讀完《小豬唏哩呼嚕》這本書后,孩子們對孫幼軍爺爺的童話作品意猶未盡,這時我又適時向孩子們推薦了《小布頭奇遇記》《沒有風的扇子》等作品,讓閱讀的內容豐富而充實。通過分享評比、爭星晉級等方式,激勵孩子走進原著、走近作者,留下閱讀印記,感受生命律動。從精彩的童話中來,到閱讀的生活中去,延展興趣慣性。
領悟是孩子持續閱讀、深度閱讀、享受閱讀的強大動能,尊重孩子的閱讀體驗,才能更好地讓孩子閱讀的興趣在書籍中萌芽、生根、開花、結果。
1.尊重個性,悟中引趣
葉圣陶先生說過:“學生跟種子一樣,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師能做到的,只是供給他們適當的條件和照射,讓他們自己成長。如果把他們當作工業原料,按照規定的工藝流程,硬要把他們制造成一色一樣的成品,那是肯定要失敗的。”在閱讀的世界里,每一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每一粒種子都有自己發芽、生長的權利。因此,無論是課內課外、校內校外,都必須重視孩子閱讀個性的培養,既要有“整本書閱讀”的共性構建,又要有局部細微的個性化體悟,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在個性中生發興趣,在閱讀中保持興趣。
2.因材施教,平臺導趣
為孩子量身打造閱讀平臺,是強化孩子閱讀興趣的重要抓手。我們班有一個孩子從小就特別喜愛看書,一年級就已經讀了很多書,但這個孩子性格內向,不喜歡和其他同學交流,加上數學成績不好,有些自卑。鑒于此,我主動親近他,和他交朋友。慢慢地,他的心思總樂意跟我說,我順勢提出由他擔任我們班的“閱讀小達人”,帶領小伙伴一起閱讀,共同進步。很快,在這位“閱讀小達人”的帶領下,班級的“星火閱讀”計劃正式啟動,通過“你讀我讀大家讀”“你講我講大家講”“你幫我幫大家幫”等系列活動,促進學生自主閱讀。班級閱讀氛圍空前濃郁,在全校“爭星進位”閱讀競賽中,先后涌現出一大批“閱讀之星”。閱讀平臺讓這些孩子更自信、更陽光,對閱讀也更執著。
3.深度閱讀,體驗激趣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有引導孩子深度走進文本,孩子有了自己美好的閱讀體驗,才能充分激發閱讀的興趣。如果學生不能深度走進文本,情感不能隨著情節的起伏、人物命運的沉浮感動,閱讀就會淺嘗輒止、事倍功半。因此,要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就必須耐心引導他們不斷向文本深處漫溯,通過匠心設計閱讀環節,形成從選材到導讀、從導讀到跟蹤、從跟蹤到檢測、從檢測到激勵等一系列配套策略,讓學生在美好的體驗中始終保持閱讀的新鮮感和獲得感。
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培養和保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定力。只要我們時刻鉚準孩子的閱讀興趣觸點,跟進閱讀指導策略,延展閱讀興趣,學生的閱讀能力、核心素養就一定會不斷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神州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