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麗
摘 要: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在滿足基本需求之后,對于精神需求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近幾年各種工作對于人們的綜合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學生們不僅需要學會書本上的知識,還需要全面發展,了解不同領域的不同知識。而要進行素質教育,必須要從早開始,尤其是小學階段。如果能在小學階段重視美術的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也非常有利。文章通過分析目前小學美術教學的現狀以及重要性,提出了相關對策,從而為小學美術教學的長久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育;色彩教學;美術教育
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綜合素質越來越重視,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來說,最重要的不僅僅是要學好書本知識,而是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想進行素質教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重視小學的美術教育。在許多學校中,小學的美術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在小學目前的美術教育中依然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例如不太重視色彩的教學,這非但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也不利于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養成,以及審美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
一、 小學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重要性
(一)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目標
隨著教育大綱的發布,新課程改革對于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學校更加重視素質教育。學校想要加強素質教育,首先就是要加強對于音樂、美術、體育等綜合素質課程的重視程度。而在美術教學中,色彩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通過色彩教學,不僅能夠大大提升學生對色彩的理解與運用能力,也能夠使得小學生可以通過色彩來觀察世界,有利于小學生的成長以及視野的開闊。通過重視素質教育,有利于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并為今后的學習與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目標。
(二)提高小學生的色彩掌握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對一切事物都比較好奇。而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各種各樣鮮艷的顏色,不僅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也能夠引發他們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同時培養他們主動學習的能力。而色彩在美術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美術沒有了色彩,那么美術的意義與美感將會大打折扣,所以學生在小學美術學習階段,首先要加強自身的色彩認知能力。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色彩并不僅僅是簡單的認識不同的顏色,例如紅橙黃綠青藍紫等。除此之外,還要知道顏色的不同屬性,例如色度,純度等。并且在對此有所了解的基礎上深入了解不同顏色之間的關系,從而能夠在美術中更加靈活地運用不同的顏色,提高對不同顏色的掌握程度。通過小學階段的色彩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了解到不同顏色的屬性,還能夠讓學生了解到不同色彩的內在意義,從而使得學生在繪畫之中更加準確地使用顏色來表達自身的創作情感或者當時的心情。例如可以使用紅色來代表夸張情感,或者使用橙色來表達憤怒的情感。如果學生能夠通過對顏色的更好掌握從而在繪畫中自由地表達自身情感,那么對于今后的美術學習就能夠打下良好的基礎,也有利于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以及審美能力的培養。所以提高小學生的色彩掌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為學生今后的美術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小學的美術階段,如果學生能夠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那么不僅能夠為學生今后的美術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還能夠使得他們的審美能力大為提高。而要想為學生的美術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首先就是要加強學生們對于色彩的認識。因為色彩是美術的基礎,如果學生能夠對色彩有更深的認識,那么自然也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美術學習。所以在小學階段的色彩教學中,教師不但要讓學生們了解每種顏色的屬性,還要讓他們深刻了解色彩背后的含義,從而加深對美術的理解。第二,在小學階段進行色彩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興趣。如果學生能夠對色彩有更好地掌握,那么就能隨心所欲地創造出更多符合他們自身審美以及心理預期的作品,從而產生更大的成就感,對美術也自然產生了更大的興趣,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美術學習。對于教師來說,應該充分了解學生在創作中每一種色彩背后所代表的含義,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盡量減少對學生自主創作的干涉,確保學生創作的自由性。使得學生的創作激情被大大地激發,同時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從而為學生今后的美術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通過色彩教學,感受世界的美麗
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年齡較小,認知能力較差,那么教師就可以通過在美術課堂上的色彩教學來幫助他們感知世界。通過不同的顏色,讓小學生感受到世界的美麗。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生活在一個繽紛絢爛的世界里,每天他們會遇到成百上千種顏色。而在生活中,不同的顏色也代表了不同的情感,所以小學生可以利用不同的顏色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如果學校用暖色來對教室進行裝飾,由于暖色可以使空間變得更加溫馨,學生每天都能看見暖色,也會對學生有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調節小學學生的心情,減少心理問題的出現。而在圖書館,則可以以冷色調裝飾為主,因為冷色調會給人一種延伸感與冷靜感,這樣學生在圖書館中進行讀書或學習時,就能夠更快地冷靜下來,從而進入學習狀態,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而對于操場而言,如果用大面積的綠色來裝飾,則可以起到提升學生活力的效果。由于綠色代表了青春與活力,在體育課上,面對大面積綠色的操場,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更加的活潑。所以加強小學美術教學中的色彩教學,有利于小學生更好地感受世界。
二、 目前小學美術色彩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一)不重視色彩教學
在小學生進入五年級、六年級之后,由于課業的壓力,許多學校會選擇減少甚至暫停美術課,這雖然能夠在短期之內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卻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綜合素質的發展,也不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即使在一些小學中依然保留了美術課程,但是在許多的美術課堂上教師不重視色彩教學。在小學美術課堂上大多數教師都采用對教材進行簡單的臨摹這一方式,這種方式雖然能夠快速提升學生的美術水平,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減少教師的壓力,但是卻忽略了對于色彩教學的重視。色彩教學是小學階段美術教學的基礎,如果學生對色彩沒有充分的認識與了解,那么在今后的美術創作中便不能自如地掌握色彩的運用,甚至會對學生美術的興趣造成負面影響,也不利于學生自身審美能力的提高以及想象力的提升,進而影響到學生的美術學習。再者,在一些小學的課堂教學中,即使涉及了色彩教學的模塊,許多教師也會由于該部分的教學投入精力大,但是收獲甚微這一情況,對這部分的教學進行精簡,甚至跳過。這樣雖然能夠加快教學進度,減輕教師壓力,但是不利于學生的綜合成長,以及美術技能的提升。所以在許多學校中,無論是校方還是教師,都沒有對美術中的色彩教學給予足夠的關注與重視。這無異于在建設大樓的同時沒有建設地基,如果學生的基礎沒有打好,那么學生今后的美術學習將很難取得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