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涵
摘? 要:隨著時代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教育部門在我國小學教育課程中添加了的信息技術教學科目,其目的是培養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發展學生信息素養,幫助小學生提升綜合素質。為了能夠讓小學生更好的學習信息技術質控室,教師應該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以小學生為信息技術教育的主體,設置相應的教學任務,促使學生理解信息技術技巧,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下自主探索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學生的潛能。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小學教育;任務驅動;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7 -0127-02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 driven teaching method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HONG Jiahan? (No. 7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Shishi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has added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subjects to China's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curriculum. Its purpose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bility,develop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help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 order to enable pupils to better lear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quality control room,teachers should adopt the task driven teaching method,take pupils as the main bod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set corresponding teaching tasks,promot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kills,let students explore the basic knowled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ependently in a good teaching environment,and give full play to students' potential to the greatest extent.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Primary School Education;Task driven;Teaching strategy
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是一種在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較為常見的知識授課方法,信息技術教師首先需要設立一個教學任務,隨后讓學生依照教學步驟完成教學活動,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只是教學知識的搬運者、學習的引導者,需要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充分地發揮學生學習意識上的主觀性,培養學生信息技術學習能力。在學生完成信息技術教學任務探索后,學生內心會獲得極大的滿足感與自豪感想,進而將信息技術知識逐漸內化,最終可以在實踐操作中使用各種信息技術技巧。
一、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活動中的優勢
(1)體現學生主體學習地位
任務教學方法其最大的教學優勢就是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發揮學生主體學習意識,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以階段性任務為引導,使學生能夠清楚的理解信息技術技巧操作方法,再通過學生學習探究,將知識內容全部“消化吸收”,進而達到理想的教學下效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從看到任務——了解技巧——思考技巧——完成任務——學會技巧,通過這一系列步驟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被放大到最大程度,學習效率顯著地提升,對信息技術科目的學習興趣也會被調動起來。此外,任務驅動式教學方式完成了教師教學減負、學生學習減負的雙重目標,因為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師生處于一個平等的學習地位,學生敢于將內心真實想法吐露給教師,把教師看做成自己的朋友,不會再有傳統信息化教學活動下的負擔,在真正意義上實現放松學生心理,緩解小學生初次接觸信息技術的緊張感。
(2)培養學生綜合學習能力
眾所周知,信息技術不是一向獨立的學科技術,它涉及數學、語文、英語等多項主科學習內容,還需要學生擁有自主學習能力、思維邏輯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繪畫構圖能力、打字拼音能力等綜合性能力,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需要這些基礎能力作為支持,但若發現其中某項能力過弱時,學生主動增強這項學科學習能力,進而解決出現的學習問題。因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設計任務驅動教學活動時,一定要保障任務具有全面性和可靠性,引導學生逐步完成自我學識的積累,在信息技術教學活動可以獲得長足的長進。此外,信息技術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完成其他學科的作業活動,像語文學科寫作文,數學學科四邊形繪畫,英語學科課文翻譯,讓學生從其他角度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在小學生年幼的心靈里種下科學技術的種子,避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缺乏對科學技術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