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金光
摘 要:立德樹人是新時代職業院校的根本任務,培育學生積極心理是立德樹人的應有之義。職業院校要運用多元整合的德育策略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美德,促進其進行學習、生活的積極體驗。要通過課程思政、多彩活動、師德育人、校訓與家訓結合等方法,探尋立德樹人的途徑和策略,培育學生積極心理,通過課程育人、活動育人、師德育人、家校育人、文化育人等方式,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積極心理 立德樹人 多元整合
課 題: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立項課題——基于積極心理培育的職業院校立德樹人策略研究(編碼JS2019/GH01015-03215)的研究成果。
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以立德樹人為根基、文化傳承為先導、職業技能為基礎、職業精神為統領,著力培育學生積極心理,激發其創新精神,進而形成立德樹人的整體效應,為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人文精神、職業道德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職業院校學生正處于認知能力、情感能力、社交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快速提升階段,在這個自我成長的重要時期,因其心智仍不成熟,家庭結構及交往環境也不同,容易出現厭學、沉迷手機、人際交往能力欠缺、抑郁情緒滋生等問題,因此其積極心理有待于進一步培育。
一、實施課程思政,實現課程育人
課程思政是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課程思政是一項系統工程。各學科教師要挖掘學科中的思政元素,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心理特點,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巧妙育人。各學科教師都可以借助專業優勢各顯神通,實現課程育人,培養學生學習自信,培育學生積極心理。
二、挖掘德育資源,實現活動育人
德育活動是職業院校重要的育人途徑之一,是將學生的道德認知轉化為道德行為的重要方式。學生在活動中不僅可以受到道德的浸潤,還能得到能力和品質的提升。
新時代的德育資源相當豐富,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職業院校可以利用傳統節日、重大國家節日、企業見習、學徒實習等時間節點開展德育活動。這些時間節點都是德育工作者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契機。德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德育活動中的德育資源,讓學生在活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價值,實現自我教育和同伴教育,讓他們在每一次活動中都能悟道明理,從而培育積極的心理,達到正向的遷移效果。
三、懷有仁愛之心,實現師德育人
教師對學生要懷有一顆仁愛之心。仁愛是施教的前提,是教師為師之道的根本,是教育所追求的終極目標,是態度與能力的綜合體。教師是學生人生路上特定階段的同行者和引路者,要幫助學生激發學習潛能、培育學生積極心理;要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進,明確教學目標,不斷創新,與時俱進;要善于傳遞思想之道,傳遞技能之道,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學生成為高素質的現代文明人;要學會發現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學會發掘其潛能;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他們的個性并引導其正向發展。
四、校訓與家訓有機融合,實現家校育人
校訓對于教師和學生的行為具有導向作用,是職業院校精神的集中體現,是職業院校的辦學目標、辦學宗旨、育人方向的高度凝練和文化表達。職業院校要開展以校訓為主題的系列活動,讓校訓成為師生的行為規范和理想愿景,發揮其導向、激勵作用。
家訓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家訓,是家教的一種方式。“窮不失志,富不忘本;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人生不怕重來,就怕沒有將來”“少不惜力,老不歇心”“初心易得,始終難守”……每一個家訓背后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反映了值得追尋和秉持的做人、做事原則。對學生而言,這是人生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引導學生講好家訓故事,秉承家訓,是立德樹人的有效途徑。
將“校訓、校風、校規”教育與“家訓、家風、家規”教育有機融合,將家庭教育與職業院校教育有機融合,能夠培育學生積極心理,讓學生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職業院校教育中成人、成才。
五、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實現文化育人
大力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工作,促進職業院校學生全面發展。傳承傳統書法藝術,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引導學生初通中華戲曲,學習唱念做打、生旦凈丑,讓學生有機會親近、初步通曉戲曲常識。加強禮儀教育。立德樹人,首在禮儀。在學生入學之初就要加強禮貌用語、體態語言、職場禮儀的訓練,在訓練過程中提出具體的要求和標準,有助于學生遵循。
積極推進職業院校立德樹人工作,通過德育途徑和系列載體,達到實現學生思想素質、心理素質全面提升的目標,讓學生能夠在外部環境與心理內省的體驗中得到品德的塑造與提升,以更好地適應時代與社會的要求。
總之,通過課堂思政、多彩活動、師德育人、將校訓與家訓結合、將傳統與現代結合等,能夠有效整合立德樹人的途徑和策略,培育學生積極心理;通過課程育人、活動育人、師德育人、家校育人、文化育人等途徑,能夠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有效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崔景貴.職校生職業精神培育:一種積極心理學的視角[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8).
[2]馬孝民.以生為本 立德樹人 辦好新時代高水平高職院校[J].河南教育,2018(6).
[3]葛榮亮.職業院校立德樹人的實踐探索——以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4).
(作者單位:江蘇省大港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