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
摘要:在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地融入對話教學元素,確保相應的英語教學課堂具備趣味性和生動性。在此期間,英語教師應當主動創建對話情景,同時對相應的對話主題教學活動進行教學拓展,使得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能夠提高相應的學習效率。本文簡要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對話教學的有效措施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英語;對話教學;措施;探討
引言:
在當今素質教育的倡導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應當為學生創建生動、形象的學習場景,實現針對學生良好的聽說教育。而在此期間,教師應當根據學生所具備的學習狀況來采取差異化的教學管理,為學生構建相應的學習場景,使得對應的對話教學具備延展性。
一、創建對話情景
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為學生積極地設計對話情景,使得對應的對話教學工作更加生動、形象。而在融入情景教學法之前,英語教師還應當對小學英語課本知識的教學內容、主題進行細致地分析和探討,構思學生在生活中存在的對話情景,再將對應的對話情景與課本知識內容進行有效地結合,來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同時,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不能夠單方面地按照課本知識進行照本宣科式地講解,同時也不能夠單方面地將課程教學的重心放置于語法、詞匯部分。教師應當積極地為學生營造語言學習情景,讓學生感悟西方語言所具備的情感特征以及語境特征。學生只有在交流溝通中才能夠進一步領悟英語對話教學所具備的現實意義。因此,基于以上的教學管理需求,教師應當在小學英語教學期間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情景學習思維。
例如在小學英語五年級《Be helpful at home》的教學章節中,教師應當認真、細致地在課堂教學前分析對應教學章節所具備的情景對話元素。該章節所講解的知識內容大多數是關于家務以及家庭成員方面的,教師在該章節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學習小組內分別的扮演相應的人物形象,之后再讓學生在小組內描述自身所承擔的家務活動,并且結合英語將相應的家務活動進行表述。
此外,為了提高情景教學模式所具備的教學深度和廣度,英語教師還應當積極地設置對應主題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將對應的主題活動設置在母親節那一天,借助母親節的主題,教師讓學生在教室里進行大掃除。在大掃除期間,英語教師讓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溝通,讓學生彼此之間用英語探討如何完成這一次大掃除。教師在該過程中首先需要在黑板上用英語單詞寫出本次大掃除所需要清掃的重點區域,如“windows、Table、Blackboard、Floor”,教師還需要再給出對應的清掃工具所涉及到的關鍵單詞,如“napkin、besom、mop”。讓學生在進行大掃除前,首先對所需要打掃的區域以及對相關區域打掃的方式用英語進行描述,選擇教師剛剛給予的關鍵單詞,來對大掃除所涉及到的動作以及清掃的流程進行講解。學生在此活動期間均積極地參與到了相應的學習探討中,雖然學生對于某些單詞的用法和表達方式還存在相應的欠妥,但是教師不應當過于糾結此類問題,而是需要培養學生基本的情景用語習慣,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讓學生學會在日常生活學習的過程中用英語進行交流。
創建科學、合理的對話情景,有利于實現對學生有效地教學引導,讓學生在更加貼合真實語境的情況下,進行有效地學習探究,以此來產生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同時還能夠起到對學生潛移默化地教學引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素養。
二、注重對話教學工作的延展性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結合對話教學的管理方式需要對相應的組織形式進行有效地探討。在此過程中,教師既需要發揮對話教學所具備的文本教學功效,同時還應當拓寬此類教學法所具備的延展性,提高學生語言學習的綜合素養。而為了提高對話教學所具備的延展性,教師應當結合課本知識來為學生設置相應的教學主題,并且明確學生的交際任務,然后根據學生對相關學習任務完成的狀況來適當地對相關教學工作進行延伸、拓展,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掌握相關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使得學生在對話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例如,在五年級英語《Spring Is coming》的教學章節中,里面講解了大量的通識內容,例如在該章節的開篇教學內容中,課本給予了學生大量的圖片,讓學生勾選出哪一部分圖片具備春天的氣息。在后續的課堂拓展教學中涉及到的“let's talk”,教師可以分別讓學生扮演Lishan和Su nan,講解“春天來了自身有怎樣的感受,在春天你會做什么,是放風箏還是攀爬,是植樹還是去春游”,雖然整個對話只有短短的五句,但是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相應的探討、拓展,結合學生對春天的認知,讓學生將對應的英語對話延展下去,若該過程中學生不知道從何處開展相應的對話,教師可以在黑板上書寫出關鍵單詞,如“seed、Fly、Grass、River、Butterfly”,讓學生分別選取對應的單詞來將對話繼續進行下去。同時,在學生對話過程中,教師應當激勵學生注入自身真實的情感,如教導學生多使用“amazing、funny、Excited”等相應的詞匯,來展現出自身對于春天迫切向往的心情。
同時在對應的延展性訓練過程中,教師還應當向學生講解基本的口語發音技巧。例如,當談論到春天和秋天哪一季更好時,會涉及到Better相關單詞的應用。而對于better的讀法,書面語與口語存在相應的差異。在書面語中,側重強調“t”的發音,而在口語中更強“d”的發音,教師應當讓學生認清兩者所具備的使用環境,順帶向學生進行相應的拓展教育,即口語發音相比較于書面語發音,前者更便于說話以更加流暢的發音進行下去,提高溝通的效率,在某些高音、低音部分、單詞前后銜接部分,可以對相應的發音做出更改。而對應的書面語發音則需要正式得多。教師通過相應的拓展訓練盡可能彌補學生在對話學習中所存在的認知缺陷。
因此,結合對應的對話教學,教師應當注重提高相關教學工作所具備的延展性,盡可能通過教學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將現有的主題對話活動進行相應地拓展,開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具備基本的思辨能力,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應對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
三、結束語
總體來說,在當今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應當有效地融入對話教學元素,來實現對學生的教學拓展。在此期間,英語教師應當積極地引入對話情景,使得學生在對話情景中能夠養成基本的英語語言學習素養,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英語學科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白麗. 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 中華少年, 2020(12).
[2]陸云云. 對話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 啟迪與智慧:教育, 2020, 000(003):P.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