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鈴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德育課程改革是當下教育的重要目標,要求將德育教育從理論知識領域拉回現實,滲透進學生的生活與學習中。班主任作為接觸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教育者,應當在把握德育教育基本理念的基礎上科學管理班級,以保證班級秩序、促進學生成長、立德樹人。本文就中職班主任如何在德育模式下有效管理班級展開討論。
關鍵詞:德育;中職;班主任
新課程改革要求將立德樹人作為教學的目標之一,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青年。班主任應當創新德育管理模式,提高德育效率的同時使其適應時代發展,努力實現班級文化建設、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樹立、對學生良好品德的培養和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所以班主任應當兼顧課內外的德育滲透,將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作為習慣,而非一朝一夕的活動。教師應當有規劃、有準備、有途徑,進行科學合理的德育滲透。
1.長遠規劃與當下活動相結合
規劃是一個班級的進步目標,是促進班級有條不紊發展的綱要,所以班主任應當為班級制定長遠規劃,比如學期規劃、學年規劃,最終在三年時間內成為學校優秀班集體;針對學生,教師也應為不同個體提出發展建議:比如對自理能力差的學生應將培養生活獨立性作為目標,對成績不好的學生應將提高成績作為目標,對性格內向的學生應將搞好人際關系作為目標等。班主任既要定好長遠目標,又要在現階段進行德育實踐,把立德樹人盡可能多的滲透到學生在學校的時間里。比如要求學生提前到校、每天堅持鍛煉身體一小時、保持衛生整潔等,給學生培養自律的好習慣;帶領學生參觀英雄紀念館、觀看英雄紀錄片等,幫助學生滲透紅色基因,學習革命先輩的大無畏精神;進行公平的班級干部選舉,班主任老師不應直接任命,而應通過匿名投票等方式選出大家心目中德才兼備的班干部。建立班干部監督機制,給學生“彈劾”班干部的權利,杜絕班干部的不正“官風”。
2.宏觀統籌與微觀調整相結合
在德育視角下,班主任應當一邊探索有效的班級管理模式,一邊反思、檢視自己身上出現的問題,切莫一意孤行、閉目塞聽,要常觀察學生、多傾聽他人意見、多與學生交流。在管理班級時應做到賞罰分明,建立公正、透明的班級制度;弘揚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糾正不良班風。良好的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進步的內在動力、是團結班級的“凝固劑”。教師應根據班級情況合理設計,建立指導全局的班級文化,并帶領學生通過實踐落實班級文化。可以設計班級口號、主題班徽、齊唱班歌、制作板報等;組織“樹立班風”主題演講比賽、作文比賽等,為學生提供班級文化氛圍。班主任除了能夠宏觀統籌每個時期班級德育教育的主基調,還應細心觀察學生,注重對個體的關愛和培養,傾聽學生的想法與意愿,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和心理調整針對該學生的德育教學策略。結合中職學校學生現狀,班主任應與學生平等交流,盡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這樣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才會主動找班主任傾訴。鼓勵學生在遇到家庭矛盾、校園暴力、早戀等問題時及時與班主任溝通,班主任再根據教學經驗給出合理的方法和幫助。除了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班主任也應重視對學生個人性格的塑造。性格影響人一生的行為、生活和事業,班主任應當幫助學生形成獨立的人格、理性判斷的習慣,使學生日后在社會中獨立思考、不會人云亦云;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樂于助人的善良品格以及對自然萬物的悲憫,為學生以后人生中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懂得追求幸福的能力。
3.課堂教學與生活教育相結合
班主任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德育滲透,設計合理的教案讓思想品德教育自然地融入理論教學中。課堂之外也應樹立良好榜樣,對己嚴格要求、規范德行,為學生樹立道德榜樣;對學生客觀公正、理解并尊重,盡量保護學生敏感的心理。當學生之間發生矛盾時,教師應當控制情感,理性分析事情;而不是亂發脾氣,或者聽信一方言論,盡量做到裁決公正,少誤會、不偏袒。不單以成績好壞論學生,應結合學生的為人處世、道德水平、做事能力和人緣來綜合評價。現在的中職學生大多是獨生子,被家人“眾星捧月”到大,抗壓能力較差,不利于進入社會以后的職場發展。班主任應鍛煉出學生的“逆商”,以便學生適應日后的社會群體。比如帶領學生每天早上晨跑以鍛煉毅力;給予學生適當學習任務以鍛煉學生抗壓能力;遇到學生難以攻克的題目時多留時間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客觀指出學生的問題,讓學生能夠接受夸獎以外的言論等。
4.弘揚傳統文化與普及法律知識并重
中國幾千年被沉淀下來的傳統文化大多都是正確的、積極的、客觀的思想精華,是民族傳承和發展的血液。教師可以通過推薦學生讀名人書卷,如《曾國藩家書》為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樹立榜樣、《徐霞客游記》為學生打開視野、《魯迅文集》給學生滲透愛國精神等。除了促進學生繼承優良的傳統文化,法律知識的普及也必不可少。法律能夠幫助學生自我約束、自我保護,班主任應當強化學生的法制觀念,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將法律滲透進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做知法、懂法、守法的青年。班主任可以播放執法紀錄片、分發法律宣傳冊、請警察來校進行法律知識演講、組織法律知識競答活動、推薦法律宣傳網課等,調動學生學習法律的積極性。班主任是青少年時代對學生影響最大的人之一,所以班主任應當把握語言對行為的反作用,發揮語言的魅力,提高教學評價的水平,使學生正視自己的優缺點,鼓舞學生進步。中職是學生向成人過渡的重要時期,班主任應當把握這個重要節點,探尋更多的德育滲透路徑、創新更佳的德育教學方法,注重德育教育的科學性。
結束語:
中職學生的心理素質發展不夠成熟,可塑性較高,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班主任應當重視對中職學生的德育管理,引導學生接受正能量的熏陶,使學生的技能與德行并重,幫助學生塑造良好品行,為國家培養具有民族自豪感的青年,為社會現代化建設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為家庭培養身心健康的下一代,為個人培養可以受用一生的優良品質,教會學生尋找幸福、懂得幸福、珍惜幸福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曉慧.關于“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思考[J].才智,2019,(19).
[2]毛寧寧.關于“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職班主任管理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05):184-185.
[3]戴璇.基于“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職班主任管理藝術[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