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國棟 張芳麗 李戴含



摘 要:區塊鏈技術是在大智云物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型技術,它的前身是比特幣,具有獨特的挖礦機制、分布式記賬和數據加密不可逆等特點,現在逐漸被各個行業所應用,區塊鏈的優勢非常明顯,它只有被廣泛應用了,才能更加顯現出來它的優勢,在2018年工信部出臺了一系列的技術標準后,全民開啟了區塊鏈技術開發和應用的浪潮。本文著重從區塊鏈技術對于會計流程的影響進行分析,從企業業務層面入手,將傳統的采購管理及銷售管理與區塊鏈技術引入之后做比較,分析區塊鏈的優勢所在,對區塊鏈技術改革會計核算流程的前景進行展望。
關鍵詞:區塊鏈;采購業務;銷售業務;智能合約;公有鏈
一、引言
在數字化經濟環境和大數據驅動下的企業管理中,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物聯網等新型技術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同時也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企業的業務流程、供應鏈面臨重新構建,企業在核算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同時,要兼顧業務和財務一體化協同問題,業務和財務的創新發展及改革面臨著廣闊的空間和機遇。
工信部于2018發布的《2018年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標準化工作要點》中提出了要推動并且組建國家層面的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國家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在國家政策大背景支持下,全國各個地方陸續發布了關于區塊鏈產業培育、區塊鏈創新發展聯盟以及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相關通知要求,開啟了區塊鏈技術開發和應用的浪潮。
區塊鏈技術一大特點是分布式記賬,通過分布式記賬,區塊鏈上的所有用戶和企業、單位都可以在區塊鏈上進行經濟業務和活動的記錄,這些記錄的信息因為哈希加密算法具有不可篡改性。基于區塊鏈的這些特征,很多企業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實際的生產和管理工作中,將會改變甚至顛覆傳統交易方式,提高企業運營的效率,同時,能為決策者提供更清晰、更完整的數據,從而改善資源分配的現狀,簡化會計業務處理流程。
引入區塊鏈技術對于會計范疇的業務處理具有較大的影響,蔡雍怡等(2019)認為,區塊鏈技術在會計中的應用作為會計核算中的數字化支持能對整體的會計流程產生較多有益的影響。本文通過總結和分析傳統會計業務流程的現狀和出現的問題,結合當前和未來區塊鏈的發展以及其顯著的優勢和特點,分析區塊鏈技術與企業業務和賬務處理流程的相關性,闡述區塊鏈技術在未來對會計業務的影響。
二、國內外研究綜述
1.國外研究情況
得克薩斯州Pea Counts公司首席執行官和創始人Crystal Stranger強調,目前,區塊鏈技術和加密數字貨幣正從多方面影響著企業的金融及會計工作:
不可變的審計信息溯源——區塊鏈中的哈希加密技術可以用來創建一個不可變的審計溯源的路線,從而實現跟蹤記錄在鏈上會計和經濟業務,且在較大程度上能夠消除大多數企業對外部審計的需求。(哈希函數在區塊鏈技術中的應用是將交易信息和經濟業務的數據組成的明文輸入轉換成固定長度的密文進行輸出)。
智能合約——可以應用在自動支付,如Apple Pay中,并且通過智能合約它可以建立互相不認識或者充分了解情況下的就業推薦系統或往來賬款系統。
2.國內研究情況
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較早地開始對區塊鏈的研究不同,我國對區塊鏈的研究相對較晚,且更多的是對區塊鏈在金融中的應用的研究。從國內目前的研究現狀來看,關于區塊鏈對會計的影響方面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三個方面,一個是會計信息的質量,由于國內一些企業存在財務數據造假的情況,為了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一些研究者基于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以及去中心化的記賬方式,對于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進行了相應的研究,并給出了一些比較合理的改進提高的建議;二是在對于企業成本節約方面,區塊鏈的作用也是較為明顯的,特別是對于小微企業而言,引入區塊鏈技術可以節省企業的會計記賬及賬務審計的開銷費用。由于區塊鏈的公有鏈、私有鏈和聯盟鏈的存在,使得會計記賬和賬務審計不用再依靠專門的機構進行處理;三是在審計工作中,國內的一些學者認為注冊會計師和審計機構的工作在引入區塊鏈技術引入后,它將變得更加簡單便捷,因為區塊鏈上信息的不可篡改,并且每一筆業務都可以進行溯源,大大提高了審計工作效率。
(1)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傳統財務模式下,專人掌握權限,信息不透明,數據易被操縱,至各步流程傳輸后,數據的真實性有待考究。
在區塊鏈中,每個企業都會在交易中將信息和交易數據上傳到鏈上,這種去中心化的記賬方式,將分布在各個企業中的數據和信息進行整理,統一保存在規范的系統中,數據及信息平臺由所有企業共同監督,賦予各企業及用戶監督權利,擴大了監督者范圍,增強了監督力度。在時間維度上確保每筆交易有跡可循,動態交易模式下,用戶對企業活動及交易一覽了然,數據篡改,時間改變,用戶可輕易發現信息被修改的痕跡。因此,會計信息質量有了質的提升。
(2)降低企業成本
在通常情況下,小規模公司通常不單獨設立財務部門,而是委托代理記賬公司進行會計的賬務處理,審計工作也是每年請專門的第三方審計機構對公司進行審計,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業成本;另外,規模較大的公司即便已經設立財務部門及專門的內審機構,也需要定期請第三方審計機構進行審計,這無疑加大了企業成本。
應用區塊鏈技術,各企業共享賬本,降低成本;規范化的系統使企業無需聘請代理記賬公司進行記賬或報稅;各企業分享的信息,其他企業也會同時看到,人人可監督,企業不需再設置內審機構或者聘用獨立的審計機構,這不管是在有形還是無形中都大大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
(3)改善審計環境
傳統財務模式下,注冊會計師和其他審計人員的審計工作面臨尷尬的境地。一方面,企業業務繁多,工作量大,注冊會計師在審計時難以在繁雜的企業業務中找到錯誤或不合規之處,且注冊會計師所接觸到的信息很可能是被粉飾過的,這無疑增加了審計難度及工作量。另一方面,會計師事務所數目繁多,事務所之間競爭激烈,為了生存,審計機構可能會對被審單位做出一定的妥協,出具的報告也通常是雙方相互妥協的結果。
應用區塊鏈技術,交易記錄公開,數據透明,簡化審計流程,減少審計競爭,避免各機構為了生存一味地妥協,促進審計機構良性發展,減少造假舞弊行為的發生,為審計人員提供一個相對安全的工作環境。
三、區塊鏈技術對會計業務流程的影響
在區塊鏈技術的驅動下,企業中無論是賬務處理還是購銷存的業務處理,都將發生變化,如何適應新技術的變化成為了企業財務業務處理中相當關鍵的問題。區塊鏈將打通企業外部信息系統與內部財務信息系統,實現財務會計信息系統自主管理模式,并通過“兩層區塊鏈”固化原始交易信息與會計處理過程,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有效。
區塊鏈技術可以作為會計處理全過程的關鍵監測技術,將所有業務和交易都記錄在區塊上,確保區塊鏈中的每個節點都保存著交易記錄,便可以實時輕松地驗證產品、供應商和分銷商的來源。
區塊是一種在鏈中記錄交易的數據結構。區塊頭和區塊體共同組成每個區塊,區塊體負責記錄所有交易數據和信息,區塊頭中則用于實現區塊的連接順序并記錄交易數據和信息利用哈希算法加密后的密文。如圖1所示。
1.采購業務
會計處理是以業務為基礎的,業務中的采購管理的交易行為可以使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記錄。在企業采購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以下的管理問題,如: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采購訂單與發票真實性難辨、材料難以追蹤溯源等方面。
針對以上主要面臨的采購問題,區塊鏈的優勢就顯現出來,區塊鏈開放式聯合和不能更改交易記錄的主要功能使此方面問題迎刃而解。這主要基于企業采購具有大數額、采購周期長等特點。如果無法有效地記錄和追蹤相關交易記錄,中途及時發現止損或者調整,就會給企業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
采購流程中,常規采購業務流程通常需要企業花費大量時間來處理,如:采購規劃、采購審批、供應商篩選等。在區塊鏈中,利用智能合約技術,實現采購合同的簽訂和結算、企業采購等智能化采購操作,訂單簽訂后由于智能合約是存在于區塊中的,區塊中的交易數據采用的是哈希算法的加密,不容易被篡改。不僅如此,區塊鏈將企業的標準化和非標準化產品的不同類型采購充分全面考慮,讓企業輕松實現數字化的智能采購,實用性和性價比均十分高。如圖2所示。
2.銷售業務
(1)傳統的銷售業務
傳統的銷售業務客戶信息不完善,一般由銷售部門的銷售人員聯系客戶,客戶信息掌握在部分銷售人員的手上,并且客戶信息不規范,尤其是客戶的信貸信息很少,各企業間的整體水平參差不齊,加之大環境下宏觀經濟下滑, 許多企業的信用水平呈現下降趨勢,長此以往,勢必會增加銷售部門的營銷風險, 因此,有學者提出客戶不僅是企業最大的財富來源, 還是最大的風險來源。當企業與客戶簽訂商品交易訂單時,若該客戶企業過去沒有發生過壞賬,通常情況下,則無需審查客戶的過往信用記錄,因而在普遍情況下對發貨實際情況缺少嚴格的信用控制, 對于拖欠賬款的客戶也沒有及時的響應措施和對策。所以在傳統的銷售業務中,應收賬款的壞賬是經常會發生的,是因為對應收賬款壞賬的風險控制不到位,一旦發生壞賬,對企業的損失也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在擴大銷售客戶的同時,保證應收賬款發生壞賬的幾率較小,就要在發展客戶時注重客戶的信貸信息,但是除非是之前發生過拖欠貨款的情況,否則信貸信息很難被采集到,所以這個問題在傳統的銷售業務成了一個很大的難題。
銷售訂單與采購訂單相同,它是企業、客戶或供應商之間簽署的協議,通過維護管理商品合同信息,企業可以控制銷售計劃,無論企業的經營模式是以銷定產還是以產定銷,都可以非常高效、平穩有序地進行開展。銷售訂單中規定了銷售雙方的發貨時間、銷售價格、發票、貨運方式等信息,是保障雙方權利和義務的一種約定。但是如果一方為了利益利用合同的漏洞進行信息的篡改,有時候無法避免,如果想要挽回經濟損失,還需要對簿公堂,這樣很多的精力和時間都花費在追回經濟損失上,表面上看似打贏官司就可以追回損失,實則浪費了時間和精力,這些都可以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所以如何在根源上避免這樣類似的情況發生也是傳統銷售需要考慮的問題。
(2)區塊鏈對于銷售業務的影響
區塊鏈技術的很多特點在銷售業務中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針對傳統銷售業務的客戶信貸信息很難獲取,造成企業壞賬、經濟受損以及銷售訂單信息保障機制不完善、容易篡改等問題,利用區塊鏈都可以很好地解決。
智能合約在區塊鏈技術中應用,可以快速有效地幫助核心企業確定所有權。通過代碼的編制能夠自動檢測票據的有效性,結合鏈式的數據存儲,對票據內容進行有效溯源。企業A和企業B簽訂銷售合同是在區塊鏈的公有鏈上進行的,利用智能合約可以避免人為錯漏、降低履行成本、節省事務執行時間、減少違約糾紛,因此通過智能合約將銷售合同信息上傳到公有鏈中,可以規避許多傳統銷售業務中的問題,從而更加高效完成銷售交易,因為在公有鏈上很多的銷售業務環節在同一時間內完成,這是和傳統銷售業務的明顯區別。如圖3所示。
利用區塊鏈技術的開放性和透明性,即區塊鏈是一個可靠的系統。一方需要記錄真實而安全的信息,另一方需要在全員充分參與下進行監管,最簡單的監管方式是公開數據。以此來將核心企業的信用轉化為有效的數字權證,防范履約風險,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時提高交易效率。
四、總結與展望
區塊鏈技術憑借它獨特的優勢,在會計業務流程中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化作用,并且區塊鏈新技術的研究如雨后春筍般開展起來,雖然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進行區塊鏈新技術方面的研究,但對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仍僅體現在技術和教學上,并沒有完全像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再早之前的信息化一樣被應用到會計業務中。通過調查研究的相關結論,發現區塊鏈技術默認的是一項共識機制,就像支付寶和微信一樣,只有當全社會接受了這種支付方式,它才會有市場,才會有應用落地,現在的區塊鏈技術如諸子百家一樣,各個公司,各種產品都在開發和研究,但是沒有一家公司的區塊鏈產品可以讓全社會所接受,上文介紹了區塊鏈分為公有鏈、私有鏈和聯盟鏈,目前情況下,多數區塊鏈的產品建立主要是私有鏈和聯盟鏈,公有鏈的共識機制還沒有被全社會所接納,所以這也是制約區塊鏈技術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區塊鏈技術應用到會計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像前文分析的一樣,通過運用區塊鏈技術可以解決、避免大部分會計流程中的許多漏洞,當整個社會對某一家企業的區塊鏈技術達成共識后,所有的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就可以很多地落地了,對應的會計核算以及會計流程的改革也是勢在必行了,所以在不久的將來,區塊鏈可以重塑人們對于會計的認知,并且開創一個新技術的時代。
參考文獻:
[1]何瑛,楊孟杰,周慧琴.數字經濟時代區塊鏈技術重塑會計學科體系路徑.會計之友,2020(6).
[2]陳露乾.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研究綜述.中國商論,2021(5).
[3]姜海峰.傳統銷售業務流程的缺陷控制.當代經濟,2007(4).
[4]黃璐,李凌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應收賬款管理平臺設計與應用.財會研究,2021(5).
作者簡介:侯國棟(1982- ),男,漢族,山東濟南人,碩士,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商學院,研究方向:企業管理信息化、大數據應用;張芳麗(1973- ),女,漢族,山東五蓮人,碩士,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商學院教授,研究方向:資本市場、公司治理、企業信息化;李戴含(1992- ),女,漢族,山東淄博人,碩士,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商學院,研究方向:財務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