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俠
摘要:數學思維與數學語言是一個相互轉變的過程,小學生在這個轉變的期間需要鍛煉數學語言思維。文章以人教版數學教材“找規律”為例,分析數學語言引入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中時要注重以形象化來傳遞數學語言,幫助小學生了解內在的數學語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良好的數學語言。
關鍵詞:數學語言;小學數學;培養數學思維
前言
數學思維主要是以數學對象的本質屬性與內部規律來反映客觀事物,根據一般思維規律識別數學內容中的理性活動??赡芤话闳藗兌加X得數學就是基本的加減乘除,是相對理性的學科,更注重對表面數字的運算,但卻忽視了數學與其他學科間的邏輯關系。那么,在數學教學中,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了解與掌握,可以便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與創造力等,促進學生深入了解數學語言,及時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為其綜合性發展奠定基礎。
一、問題導入
數學思維是核心素養中的重要部分,數學語言隨著數學學科的發展在不斷成長,進而成為傳承、加工以及表達數學思維的重要方式。數學思維在數學學科中屬于具象化的語言,但還需要依附于數學語言發展,而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也需要掌握這門語言,及時在數學語言和數學思維上建立彼此的聯系,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形成重要的核心素養。
小學低年級學生在數學教學中需要掌握數學語言形成中的初級數學思想,這才是終極的教學目標,更是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開端。那么,教師可以結合真實性的案例,根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可以加快教學的進度,還能針對問題進行反思。本次課堂的案例選用了人教版低年級數學教材中的“找規律”,在選擇教學內容時通過把具象轉變為抽象、簡單轉變為復雜的形象展示,一步步推進思考,根據教學情況進行總結,并把學習的概念運用到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找到相關的數學概念,加深學生對數學語言“找規律”知識的記憶。
二、教學展示
數學教師向學生普及數學概念時,要注意使用正確的數學語言,經過不斷的反復對話,幫助學生認識數學概念,也就是數學語言知識。在這個基礎上,培養學生認識語言概念中的數學思維。針對“找規律”這一教學環節,數學教師可以設計教學情節來對應這個內容,其實就是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數學意義中的“規律”。
情節一,教師利用排列的彩旗幫助學生認識規律,并從中認識到規律,促進小學生在抽象游戲中理解數學“規律”的概念,其實就是相同事物的不斷重復。學生根據這個重復的排列方式,認識“找規律”的概念,對相關的知識有簡單的認知。
情節二,這一環節主要是為了強化“規律”的知識點,通過觀察小朋友排列的規律圖片,分析起點不同,排列順序是否有差別,就以圖中的男生來說,是以一男一女交叉的方式重復排列的,相反,則是以一女一男的方式向重復排列,這兩種方式并不影響學生對重復性規律的理解。
整體來說,情節二在情節一的基礎上對重復排列進行了分析,注重對“規律”概念的普及,幫助學生加深對這方面知識的學習,數學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不斷在實踐中運用“規律”的概念,還可以展開相似的重復排列順序的學習活動。重復排列的游戲活動不僅幫助學生認識到了“規律”的內涵,還能清楚了解不一樣的排列順序的規律也是不一致的。那么,培養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事物,也能機身對“規律”的深層認知,逐步轉化為初步的數學思想。
三、理論思考
1.注意形象化傳遞數學語言
想要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語言,先要讓其了解數學概念,數學語言可以在日常語言中積累,從中總結新的詞匯,積極宣傳現有的概念。可是目前針對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想要清晰地了解抽象的概念是有很大難度的,數學教師不但要了解實際的就教學情況表達符號代表的含義,還要運用形象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符號所包含的語言與思維。例如,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時通過展示情節一中的“圈起來”,進而引出相關的概念,并與小學生進行反復的列舉圖形,對“重復排列”概念做出闡述,幫助學生認識從抽象事物中尋找規律的概念;教師使用情節二中的圖形舉一反三,加強學生對“規律”的認知。
2.讓學生分享與內化數學語言
教師在教學上的引導與學生的實施行為本身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主要是教師建設的情境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表現,學生是根據教師的引導才開始下一步行動的。好比,小學生在情境中以合作的方式在同伴建設的空間活動。語言不僅會影響個體的行為,還能促進學生個人數學思想的形成,學生的個人數學思維是由學生個體間的互相分享形成的。例如,教師在情節二中讓小學生觀察一個小朋友排隊的圖片,讓學生自己劃分男女組合,總結相應的組合規律,促進了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在這樣的交流中,學生也能及時分享自己對圖片內容的理解,進而看到自己認知上的不足,繼而使用正確的符號與語言來認識“規律”。
3.調動學生再現數學語言
學生對情節二中“規律”使用顏色來劃分,學生可能對“規律”概念理解的不清晰,只能是通過數學思維來表達“規律”;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調動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讓學生對數學規律以一定方式進行創造性發揮,幫助學生以數學語言表達數學思維,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總結
數學教師在備課時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進而才能有效普及數學語言、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但要注意的是整個教學都要有計劃、有目的的開展。
參考文獻:
[1]楊光明.如何活用數學語言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核心素養[J].家長,2019(30):21-23.
[2]李英.從數學語言視角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的策略——以低段數學教學為例[J].新課程(上),2018(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