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林
摘要:音樂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藝術素養和音樂知識,而在初中教育階段,更需要著重培養學生較高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學習效果。在對初中生進行音樂教學時,教師要讓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通過讓音樂與學生產生聯系,從而激發起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及認知能力,在一系列教學活動的引導下構建高效的初中音樂課堂。
關鍵詞:初中音樂;學習興趣;重要性;對策方法
音樂作為一門藝術類的學科,但是通過對當前初中階段的音樂課堂教學現狀進行觀察,可以發現,由于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基礎素養不同,對音樂學習所表現出來的興趣也不盡相同。有些學生雖然喜歡在課余時間哼唱自己喜歡的歌曲,但是對于課堂上的音樂知識的學習卻不太感興趣。面對學生的這些情況和問題,初中音樂教師就需要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出發,通過教學方式的優化和調整,以及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來幫助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和樂趣,這樣同時也能夠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和質量。
一、音樂的作用
音樂不同于其他基礎類學科,更多地是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鑒賞能力,但是當前很多學生卻對音樂學習沒有很高的興趣,一方面是由于音樂學科沒有列入中考科目當中,這就導致學生從思想和意識層面沒有對音樂產生足夠的重視;另一方面則是由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和策略較為傳統,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興趣。在素質教育以及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們應該正確地認清音樂對于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性,雖然音樂沒有列入考試范圍,但是對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由于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會感到來自環境和學習方面的壓力,很多學生因此而產生一定的心理問題,為了讓學生將這種壓抑的情緒得到排泄,音樂可以起到很好的舒緩和調節作用。因此,作為初中音樂教師,我們就需要對自己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進行不斷的優化和調整,以此來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音樂修養和綜合素養。
二、培養初中生音樂學習興趣的對策方法
1.營造輕松的音樂課堂氛圍
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性格活潑,但是在自制力方面卻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而且有些學生的好勝心也表現出不同,面對學生的這些情況,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可以通過開展小組合作的方式來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幫助學生在相互之間監督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生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給予充分的肯定,幫助學生提升進取心,避免打擊其學習的自信心。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看到初中生容易受到環境和周圍伙伴影響的特點,作為教師,要主動關心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問題,幫助學生及時調節學生之間的問題和矛盾。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初中生好勝心切的特點開展小組競賽活動,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后,教師將班內學生劃分成幾個小組,要求小組進行輪唱和對唱,并要求對方小組給予評分和評價。作為教師,不僅要對得分高的小組予以表揚和肯定,同樣也需要對得分低的小組進行適當的鼓勵,并發現該小組在演唱過程中的優點和長處,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自信心。教師通過這種學生喜愛的方式來組織課堂教學活動,不僅可以賦予課堂較高的活力,而且能夠帶動起課堂的教學氛圍,幫助學生提高音樂學習興趣。
2.利用優秀作品激勵學生
音樂作品不僅能舒緩人們的心情,而且能帶給學生以美的感受,總是能深入人的心靈,陶冶人的性情。初中音樂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時就可以利用優秀的音樂作品來打動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這樣不但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而且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和表現欲望,對于自己比較喜歡的風格往往能投入較大的興趣和關注度,因此,教師就需要為學生多提供一些他們喜愛的音樂作品,讓這些好的音樂來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和演唱欲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生活中進行不斷的積累,整理并匯總過去流行的經典音樂作品以及當前熱門的音樂歌曲,在深入研究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這些優秀的音樂作品進行分類,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為學生提供更多更為豐富的學習素材,這樣學生就會對音樂學習有了更深入的體驗。與此同時,教師在對這些優秀的音樂作品進行整理匯總的過程中,需要聽取學生的一些建議和想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將自己的想法和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表達出來,而教師也要予以及時的點評,這樣有助于學生的音樂專業理論知識的進一步提升。
3.優化教學手段,豐富教學過程
隨著現代技術在教育領域得到不斷的應用,在初中音樂學科教學中也需要加快與新技術的融合,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影音資料作為課堂輔助教學工具,豐富音樂的教學過程。例如,在教學人民音樂出版社七年級音樂上冊第二單元《彝族舞曲》這節課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該作品創作者的一些背景資料,并為學生演示彝族青年男女跳舞時的場景,向學生講述彝族文化悠久而發達,文學藝術豐富多彩,有我們所熟知的長詩《阿詩瑪》、舞蹈《阿細跳月》,以及民歌《彝族山歌》等,這些音樂作品作為具有很強的民族特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表現民族的風情。教師通過借助多媒體技術給學生補充豐富的音樂知識,便于學生更為準確地理解這首音樂作品。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培養學生較高的音樂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創作能力成為當前音樂教師研究的重點內容。作為初中音樂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和認知需求的基礎上,更需要通過優化和調整教學策略來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桂鏡艷.芻議初中音樂興趣教學[J].新課程導學,2016(19):27.
[2]王曉紅.初中音樂興趣教學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31):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