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道琴
摘要:目的 探討中期妊娠引產應用米索前列醇后發生不良反應的診治過程;方法 選擇2020年11月2日我院收治的1例中期妊娠引產孕婦作為研究樣本,對孕婦采用利凡諾+米索前列醇進行引產,后孕婦出現高熱不良反應,對孕婦的臨床診療經過進行分析;結果 米索前列醇作為引產藥物,相關并發癥較多,但高熱不常見,除考慮為藥物不良反應,要警惕引產過程中感染風險,通過予以對癥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恢復情況良好;結論 對于中期妊娠引產孕婦來說,米索前列醇是一種有效的藥物干預方法,但要警惕藥物不良反應發生,臨床上要全面考慮積極處理,保證患者安全。
關鍵詞:米索前列醇;中期妊娠引產;不良反應;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2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0--01
中期妊娠引產通常是指孕婦在妊娠12周到24周之間采用藥物、水囊進行引產,也可通過剖宮產的方式取出胎兒起到終止妊娠的目的。大多數孕婦都會采用藥物引產方式進行終止妊娠,比較常見的引產藥物有米索前列醇、乳酸依沙丫啶以及欣普貝生等,其中米索前列醇的應用范圍比較廣泛,但藥物應用后也會發生一些不良反應。一旦發生嚴重罕見的不良反應,如高熱,需要及時予以產婦有效的診治,否則可能會加重產婦的不良癥狀,威脅產婦身體健康[1]。本文主要以我院收治的1例應用米索前列醇引產的中期妊娠孕婦作為研究樣本,將孕婦的臨床診治過程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患者性別:女,年齡:36歲,因“停經20+3周,發現胎兒染色體異常5天,要求終止妊娠。”于3月26日入院。末次月經2020年11月2日。孕期我院規范產檢。2021年2月22日(停經29+6周)在我院查甲功:TSH4.21uIU/ml,Anti-TPO266.2IU/ml,ATGA1143IU/ml,于內分泌科就診,予以優甲樂1/2片口服至今。現停經20+3周,到我院要求終止妊娠。
輔助檢查:2021年3月17日(停經19+1周)我院彩超提示:胎兒頭皮、頸后皮膚、胸、腹部皮膚水腫,胎兒胸腔及腹腔積液,中孕、單活胎,正常臍血流。2021年3月21日(停經19+5周)羊水穿刺熒光原位雜交示21號染色體三體,13,18,及性染色體數目未見異常。
入院診斷:1.妊娠20+3周孕3產1引產,2.胎兒畸形,3.妊娠合并中度貧血,4.肝功異常待查。
1.2方法
入院后予以琥珀酸亞鐵口服改善貧血,自備易善復2粒 tid口服,予肌苷0.1g qd、思美泰1g qd靜滴保肝對癥治療。于2021-03-27 ?09:20行利凡諾羊膜腔注藥中期引產術,同時予米非司酮50mg bid口服。3月30日患者無腹脹、腹痛,無陰道流血、流液,于8:50予米索前列醇片0.4mg陰道上藥,患者有輕微腹脹,無陰道流血,于12:15再次予以米索前列醇片0.4mg陰道上藥,于13:00出現規律宮縮, 14:22患者出現畏寒、發熱,測T:38.3℃,P 89次/分,R 19次/分,行物理降溫,急查血常規、CRP及PCT,繼續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于15:07查看患者感寒戰,無呼吸困難,無胸悶、氣促等不適,查體:T 38.7攝氏度,P 95次/分,R 20次/分,血壓106/62mmHg,咽喉部稍充血,扁桃體無腫大,呼吸音清,雙肺未聞及干濕啰音及哮鳴音,心臟未聞及雜音,腹部膨隆,下腹無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患者仍反復高熱,考慮宮內感染可能性大,予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靜滴抗感染治療,給予柴胡2ml肌肉注射,繼續物理降溫。于18:28自陰道娩出一死女嬰,外觀未見異常,立即予以縮宮素10U靜滴促宮縮治療,胎兒娩出10分鐘后陰道出血多,約100ml,檢查胎盤部分剝離,立即行手取胎盤,檢查胎盤胎膜欠完整,立即行清宮術,常規消毒鋪巾后探及子宮前位,術前宮深14cm,刮出胎膜、胎盤組織約30g,術后宮深12cm,子宮收縮差,先后予益母草注射液2ml宮頸注射,卡貝縮宮素1ml靜脈注射促宮縮治療,子宮收縮好轉,術中出血約50ml,手術順利,術中生命體征平穩。術后安返病房。
1.3觀察指標
分析患者的治療效果。
2結果
患者回室后無寒戰、頭暈、頭痛等不適,查體:體溫37.7℃,P 81次/分,R 18次/分,血壓103/57mmHg。患者恢復好,予出院。4月6日收到血培養結果:經5天培養陰性。
3討論
該患者入院后予以利凡諾羊膜腔注藥,3天后無產兆,給予以米索前列醇片陰道上藥后,患者出現畏寒、發熱,給予物理降溫及布洛芬混懸液口服、柴胡2ml肌肉注射處理后,患者仍反復高熱,首先考慮宮內感染可能性大,積極給予抗炎治療符合患者病情,但患者血象、胸片基本正常,仍不排除藥物引起發熱。臨床上在引產過程中10%~20%的孕婦在應用利凡諾后24~48 h體溫一過性上升達37.5℃,1%超過38℃,偶有達到39℃以上者。大多數不需處理,胎兒娩出后即可恢復正常;超過38℃可對癥降溫治療。在引產過程中或引產2周之內,產婦發熱、體溫>38℃,伴寒戰,尤其持續高熱不降,應考慮感染可能,需及時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并及時送檢。在該患者積極退熱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及時預防感染治療是符合診治原則的[2]。該患者清宮術后體溫逐漸降至正常,考慮米索前列醇引起發熱可能性大。
米索前列醇具有e類前列腺素的藥理活性,主要不良反應為稀便或腹瀉,發生率為8%,大多數不影響治療。其他可有輕微短暫的惡心、頭痛、眩暈、陰道出血、寒戰和腹部不適,部分有手心發癢、皮疹、體溫升高等過敏反應。由于米索前列醇具有前列腺素e 樣作用可擴張血管床,降低外周血管壓力,使機體內熱能從深部向外周再分布,體溫下降到寒戰反應閾下值,從而引發寒戰,又因寒戰產生熱量,寒戰后出現高熱。大多數患者不需特殊處理,胎兒娩出后即可恢復正常。在臨床應用中要嚴格掌握適應證,合理用藥,對各種不良反應應引起足夠重視,密切觀察,以提高用藥的安全性[3]。
參考文獻:
[1]李琳琳.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產42例臨床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7):66-67.
[2]王敏,薛惠英.依沙吖啶聯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治療中期妊娠引產的療效觀察[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8,33(2):325-329.
[3]李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中期妊娠引產孕婦中的應用價值[J].醫療裝備,2019,32(14):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