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穎
摘? 要:隨著當前我國新課改的不斷落實,生活化教學已經成為幼兒園美術課堂的主要教學方法之一,可以有效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本文分析了幼兒園美術生活化教學的內涵,然后探討了幼兒園美術運用生活元素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幼兒園美術生活化教學策略,希望能夠提升幼兒的美術核心素養。
關鍵詞:幼兒園;美術活動;生活化;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5-0049-02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living materials in kindergarten art activities
HU Jiaying?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Hui'an County,Quanzhou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new curriculum reform,life-based teach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teaching methods in kindergarten art classroom,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hildren's learning intere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kindergarten art life-oriented teaching,then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using life elements in kindergarten art,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kindergarten art life-oriented teaching strategy,hoping to improve children's art core literacy.
【Keywords】Kindergarten;Art activities;Living;Application strategy
美術教學也是與生活是有密切聯系的,讓生活走入美術課堂,讓美術教幼兒活化是現今美術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由于教學模式和教材內容的局限,幼兒美術教學往往流于形式,這對美術教學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但幼兒具有十分強烈的好奇心,生活化教學方法的出現為幼兒園美術教學提供新的思路。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扎根生活土壤,充分開發和利用生活化教材開展教學,培養幼兒的美術核心素養,綻放藝術之花。
1. 幼兒園美術生活化教學的內涵
生活化教學方式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而美術教幼兒生活化就是教師通過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開展教學,為幼兒創設一個生活化的情境,讓幼兒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將美術知識與實際生活相關聯,能夠讓幼兒在已有的生活經驗之上開展深入地學習,從而調動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讓其能夠在學習中主動思考和探索,可以快速吸收新知識,然后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再逐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現階段以及未來在幼兒園美術課堂中應用生活化教學已經是必然趨勢。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踐“生活化”思想,充分開發和利用生活元素開展教學,培養幼兒的美術核心素養。
2. 幼兒園美術運用生活元素的積極作用
(1)激發幼兒學習美術的興趣
美術素養是一種綜合能力,需要基于一定的問題情境和幼兒的經驗與思維。理論都是來源于生活的,美術教學也是與生活是有密切聯系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有許多的美術知識,而美術教學生活化就是讓幼兒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將美術知識與實際生活相關聯,感受美術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激發幼兒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最終達到讓幼兒們掌握美術學習方法,形成一個良好的美術思維的目的。
(2)促進幼兒學以致用
美術的學習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若想要讓幼兒獲得社會化的發展,就需要教師將幫助幼兒不斷內化所學到的知識,讓幼兒能夠學以致用。因此,教師通過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開展教學,為幼兒創設一個生活化的情境,能夠讓幼兒在已有的生活經驗之上開展深入地學習,從而調動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讓其能夠在學習中主動思考和探索,可以快速吸收新知識,只有當孩子能在內心熱愛一件事后,然后才會想從每一個方面去理解一件事情,就會從心里認真的去做一件事,再逐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3. 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生活化材料應用策略
(1)選擇生活化主題,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當中,明確指出了生活對于幼兒教育的重要意義。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經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只有幼兒感受并獲得直接經驗,他們的成長和知識的獲取才能夠完全屬于自己,然后形成了內在的能力。因此,美術活動的設計主要是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感受獲得美感,那么教師在設計美術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為幼兒設計一個生活化的主題,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讓幼兒成為美術活動真正的主人。
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快樂的春節”為主題的美術活動,這主要是由于春節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并且對于大部分的幼兒來說,他們也是也十分喜歡過年的,那么以此為主題就可以激發出幼兒的活動興趣。在開展主題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引導幼兒,讓他們說一說春節期間家中都需要做些什么?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此時,有的孩子就會說貼窗花、對聯……接下來,教師可以請孩子們觀看春節的各種裝飾,并討論這些裝飾的共性,即這些裝飾都蘊含著著各種吉祥和節日的內容。通過引導幼兒對春節的傳統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幼兒開始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告訴教師他們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接下來,教師可以把幼兒分為窗花組、對聯組,讓孩子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美術創作。由此可見,通過設計生活化的主題,能夠讓幼兒在玩中體驗樂趣,并且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提升他們的動手能力,雖然制作出的作品并不是十分精美,但是無一不透露出幼兒思維的新奇,加強對美的欣賞,感受和表達美,全面促進幼兒藝術情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