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梅
摘要:語文學科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其課程內(nèi)容知識點多,對學生有很高的記憶和閱讀理解要求。其中,在小學語文眾多的知識點和要求中,語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是教學的重難點。提升閱讀能力,對學生的解題和知識的吸收至關重要。出于學生素質(zhì)發(fā)展和語文水平提高的迫切需要,本文對自主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簡要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培養(yǎng)
前言
葉圣陶曾說:“什么是教育?一句話概括即為推動學生良好自主閱讀習慣的形成。而何為自主閱讀習慣,即指一個由扶至走的過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為兒童構建愛心閱讀平臺,同時針對兒童的閱讀活動加以指導。如教師要重視閱讀方法的傳授,培養(yǎng)兒童的閱讀興趣。教師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措施和設計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為兒童自主閱讀活動的展開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推動兒童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只有這樣,才能為兒童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兒童語文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概況
語文教學屬于母語教學的一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自主閱讀存在一些問題,包括自主閱讀品位性較差、自主閱讀擴展性不強、自主閱讀興趣不高等。在這樣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下,學生難以轉(zhuǎn)變原有的語言不規(guī)范情況,壓抑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個性發(fā)展,難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fā)展。為了改變這一閱讀教學現(xiàn)狀,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閱讀自主性的重視,讓自主閱讀始終貫穿閱讀教學中。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當前我國小學階段的基小學語文學科建設穩(wěn)步發(fā)展。但不可否認,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一些小學生由于識字量不足,對長篇文章學習興趣不高,面對小學語文閱讀時缺乏必要的閱讀技巧,往往讀完全文卻不能體會原作者的意思,把握不住文章的主旨,這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語文成績。甚至,小學生閱讀能力不足,導致學習其他學科時也較為吃力。隨著我國新課標教育改革的深入進行,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也提上日程,出于多種方面因素的考慮,對自主學習模式的應用探討勢在必行。
3自主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3.1賞讀品味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把握文章重點詞語和句子,帶領學生賞讀、品味。為了更好地進行賞讀,教師應先帶領學生做好文章重點段落的精讀,然后以此為基礎開展欣賞性閱讀教學,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語言建構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可按照課文賞讀的內(nèi)容對具體賞讀段落加以明確,帶領學生對重點詞句進行品讀,促使學生從多角度、多層面進行賞讀。
3.2橫向擴展
充分把握每個單元的主題,對學生的閱讀擴展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學生能根據(jù)本單元的學習主題對相同主題、手法的其他文章進行擴展研讀。通過這樣的閱讀教學,不斷提高遷移運用和語言表達能力,深化學生在自主閱讀中的情感體驗,其獨立閱讀水平也能獲得一定的提升。例如,《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文章,主要根據(jù)春、夏、秋、冬季節(jié)順序?qū)π∨d安嶺在不同季節(jié)中的美景進行細致描寫,作者將贊美和喜愛小興安嶺的情感充分表達了出來,因此,我就牢牢抓住作者的贊美和喜愛之情,把本篇課文和《海底世界》《富饒的西沙群島》等文章有效整合,帶領學生進行多文章閱讀。完成閱讀后,找出它們的異同點。通過自主閱讀和對比,學生都能找出每篇文章都采用總—分—總的文章結(jié)構,都具有生動形象、語言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特點,都把握了季節(jié)的景物特點,展開深入描寫。在這樣的橫向擴展研讀下,學生學會了由課文閱讀向其他文章進行研讀,逐漸領悟了語言表達的微妙之處,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量,又提升了其閱讀理解水平,從而實現(xiàn)了自主閱讀的教學目標。
3.3創(chuàng)設情境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加其自主閱讀動力,使學生能以愉快的心情在課上展開自主閱讀,充分感受自主閱讀帶來的樂趣。為此,可通過創(chuàng)設自主閱讀情境使學生獲得情感上的共鳴,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不但能使學生注意力快速集中,而且能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教學水平。例如,在教學《聽聽秋的聲音》一課時,我借助多媒體設備將秋季的美麗景色以圖像、視頻等形式展示給學生,對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產(chǎn)生刺激,使學生注意力在短時間內(nèi)集中。隨后,切換到PPT課件向?qū)W生詳細講述秋天的草叢、樹木、動物等內(nèi)容,借助美麗的秋景熏陶,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有了較高的積極性,都躍躍欲試地想要閱讀課文。最后,我順其自然地引入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帶領學生自主閱讀,取得了良好的閱讀教學效果。
3.4家校攜手推動兒童自主閱讀順利展開
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還應和兒童家長取得聯(lián)系,讓家長認識到兒童閱讀的重要性,獲取家長支持,這對兒童自主閱讀習慣的形成將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若家庭條件允許,家長可為兒童購置有趣的課外讀物,借助趣味性的讀物,促使兒童認識到閱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升閱讀活動的樂趣,促使課外閱讀成為兒童的休閑娛樂活動。在開展兒童自主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過程中,良好的氛圍營造尤為重要。因此,教師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活動中應利用多種資源,為兒童構建適宜的閱讀空間。這樣既能豐富兒童的課余生活,還可逐漸強化兒童的自主閱讀能力。在引導兒童展開閱讀活動時,教師可通過設置閱讀任務,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相應的閱讀壓力下展開閱讀活動。學生通過完成閱讀任務,進一步感知閱讀樂趣。同時,教師要對兒童的閱讀感悟、分享給予積極的正面評價并適當鼓勵。
結(jié)束語
小學語文閱讀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xiàn)的,而是一個長遠的過程。想要切實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的水平,自主學習模式的應用不可或缺。只有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的閱讀興趣,引導他們自主學習搜索更多的語文知識,才能真正實現(xiàn)小學生語文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瑞林.語文閱讀與“悅讀”:談小學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花炮科技與市場,2020(3):237.
[2]桑賈俊.小學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