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艷軍
摘要:高職院校作為我國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在開展汽車檢修與維修專業教學的時候,需要充分把握好教學目標,結合教學現狀進行合理改進,不斷提升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的水平,實現培養學生職業綜合素質的目的。目前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存在諸多不足,需要提高對這一方面的重視性,探索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的改進措施。本文主要針對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一步分析探究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的改進措施,希望能為相關人員提供一些有效參考依據。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改進策略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發展不斷加快,職業教育受到我國各個行業領域的高度重視,而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是職業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可以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專業人才,滿足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雖然我國在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在許多方面存在不足,難以保證整個教學的質量,且不利于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的持續發展。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究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的改進措施,促進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的不斷發展。由此可見,本文圍繞“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進行分析研究價值意義顯著。
1.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從現狀來看,國內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過程中尚且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總結起來,具體問題如下:
1.1課程體系有待完善
在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中,必須具備完善的課程體系,以此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然而就實際情況來看,部分學校在課程體系建設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難以滿足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的需要,使得教學過程存在諸多問題,給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帶來較大挑戰。由于課程體系不完善,不能將理論與實踐融合,將教學重心放在理論知識的講解上,對實踐操作投入的時間較少,使得學生即使掌握了理論知識,也無法將其運用到實踐活動中,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及發展[1]。
1.2教學方式較單一
在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中,普遍都是由教師作為主導,對知識技能進行講解,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使得教學的效率及質量受到影響。一般在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過程中,先是由教師對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之后為學生進行操作示范,讓學生模仿教師進行實踐操作,雖然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教材中的知識技能,但無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其他素質,難以適應社會對人才不斷變化的要求。
1.3“雙師型”教師建設不足
對于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的發展來講,教師隊伍的素質水平直接影響著整個教學的效果,但是目前師資隊伍方面存在一定不足,無法適應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的綜合發展要求,難以滿足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方面的總體要求。雖然高職院校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的投入不斷增多,建立出一支數量足夠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但是有些“雙師型”教師存在實踐能力不足的情況,使得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的效果不夠理想[2]。
2.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的目標及指導思想分析
如前所述,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中存在一些較為明顯的問題,為了解決相關問題,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明確教學目標及指導思想。結合多年的教學工作經驗,具體教學目標及指導思想如下:
2.1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的目標
將素質教育作為內在的根基,將汽車檢測與維修行業的要求作為導向,構建主線為多崗適應和一崗多能能力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出知識水平高、實踐能力強和創新意識強的優秀人才,滿足行業發展的需要。其次,在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中,要求學生能夠掌握豐富的汽車維修技術與汽車營銷技術,培養出修管合一和機電合一的復合型人才[3]。
2.2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的指導思想
充分掌握行業對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人才的要求,確定培養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學生的目標和方法,以此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其次,對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入了解,明確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建設的發展方向及具體方式,以良好的教學秩序、較高的教學質量為基礎,不斷完善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從而促進汽車檢修與維修專業的全面發展。
3.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的改進措施分析
由于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強的專業項目,因此需結合專業需求及學生實際,合理科學地改進教學方式方法。總結起來,具體教學改進措施如下:
3.1完善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課程體系
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證學生能夠掌握企業各項工作需要的知識技能,這也是檢驗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依據。在以往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中,其課程的內容較多,比如汽車構造、汽車故障、汽車維修、汽車故障排除等等,且課程的教材內容存在差異,使得學生不能有效融合各個科目,再加上學生的實踐機會較少,使得學生很容易遺忘自身所學的知識。基于這一情況,必須對課程體系進行完善,使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得以順利實現[4]。
對于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課程的建設,可以將汽車總體構造劃分為多個基礎部分,將汽車故障、汽車故障排除、汽車維修等等滲透到車身、發動機、電氣設備、底盤等各個領域,每一個教師都可以負責一個領域,方便進行知識講解和實踐指導,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理論知識,將自身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通過對課程體系進行完善,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從被動學習狀態轉變向主動學習狀態,切實增強學生的專業能力。同時,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學目標進行調整,提高學生學習的針對性[5]。
3.2采用以行動為導向的項目教學法
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方法,以行動為導向的項目教學法能夠提高教學的針對性,使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更具有實效性。在采用這一教學方法的時候,需要將學習過程劃分為多個工程,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以行動回路為基礎,明確汽車檢修與維修專業教學的思路。同時,項目中存在多個專業的知識,將課程相關的內容整合起來,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并做好前期教學計劃與后期行動計劃的設計,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某個項目,按照確定項目-收集信息-設計方案-實施項目-展示成果-最終評價這一流程進行操作。
例如:在學習“發動機異常的排除”這一知識內容時,由學生對維修企業的工作過程進行模擬,在確定維修工作任務之后,對車輛情況、車輛的故障情況、車主的駕駛習慣等信息進行收集,依據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對故障情況進行判斷,選擇適合的方法進行汽車檢測,借助檢測設備排除汽車存在的故障[6]。在完成以上操作之后,與同學和教師進行交流,并進行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這一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對維修過程的充分了解,幫助學生掌握教師傳授的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且能夠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求知欲望。在開展教學活動中,教師既要培養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技能水平,也要對學生的專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職業能力進行培養。
3.3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在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到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尊重學生的個性化,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來講,僅僅掌握教材上的知識技能是不夠的,必須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使其能夠保持良好的創新意識,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例如:在開展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活動時,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手段進行創新,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打造出開放的學習空間,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成長。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對其進行分析,并作出解答,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以提升,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意識。同時,需要對單一的評價方式進行改變,將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等各種評價方式相結合,以此發展學生的個性化。總之,為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必須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給予更廣闊的空間,實現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的目的[7]。
3.4加強交流,優化學生學習環境
在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中,需要認識到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是不斷發展的,而教師與學生對技術發展及行業的變化缺乏充分了解,這就很難保證學生在社會中的競爭力,必須加強學生與外界的交流,使其能夠提前融入社會,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及職業綜合素質。通過促進學生與外界的有效交流,能夠及時更新學生的觀念,適應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例如:在開展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活動時,可以邀請優秀的專業人士到學校進行指導,對學生在專業技術方面的不足進行強化,還可以邀請專家進行演講活動,使學生能夠對汽車檢測與維修行業產生一個全面清晰的認識,了解這一行業的發展趨勢。其次,可以與其他學校進行交流,將其他學校的優秀經驗應用到實際教學中,結合自身的情況進行合理改進,從而提高教學水平,促進學生自身能力的發展[8]。
3.5培養“雙師型”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師
為促進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的有效結合,應主動適應時代發展,加強“雙師型”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解決以往教學中存在的理論與實訓缺乏有效銜接或重復教學等問題[9-10]。在“雙師型”教師的培養中,必須保證每一個教師不僅能夠完成理論教學,也能夠親自進行實踐操作,淡化理論教師與實訓教室的界限。在進行某個章節的理論教學或實訓教學的時候,必須采用合理的方法對兩者進行融合,由經驗豐富的“雙師型”教師開展教學。教師可以依據汽車檢修與維修專業教學的需要進行考慮,探索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有效融合的方法,完成理論知識的講解和技術技能的傳授。例如:在傳授發動機故障排除方法時,普遍都是先進行理論講解,之后讓學生進行實訓操作,這很容易出現重復教學的情況,且教學時間比較緊張。教師可以選擇一邊進行實訓操作,一邊進行理論講解,在保證學生能夠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降低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的時間成本。
4.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汽車檢修與維修專業教學在多個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充分了解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的現狀及相關問題,確定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的目標及指導思想,以科學合理的措施對其進行改進,不斷提高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的水平。具體來講,需要對教學課程體系進行完善,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并加強交流、優化學習環境,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為提升汽車檢修與維修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水平提供有利支持。
參考文獻:
[1]逯海燕.產教融合的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課程體系構建[J].內燃機與配件,2021(11):256-257.
[2]焦傳君.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研究與實踐——基于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J].汽車維修,2021(02):2-3.
[3]魏顯坤.基于校企合作的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汽車實用技術,2021,46(08):150-152.
[4]郝晨羽.高職院校汽車領域“1+X”證書制度項目探究——以《汽車電子電氣與空調舒適系統技術》中級模塊為例[J].汽車實用技術,2021,46(08):168-170.
[5]劉翔.轉型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汽車服務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探究[J].科技風,2021(04):162-165.
[6]黃海.“帶動汽車專業建設、推進技工教育發展”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群輻射推廣研究[J].時代汽車,2021(02):93-95.
[7]朱余盛.基于汽車技能大賽的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改革探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2):77.
[8]李子路,孫永科.“1+X”證書制度下的高職汽車專業建設探索[J].時代汽車,2020(15):57-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