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超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育部對于初中數學學生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其中數學學科對初中學生的能力培養非常重要,本文通過對于教學互動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應用的必要性進行簡要分析,提出了一些導學互動模式內容設計與使用策略,希望能夠對教師的日常教學有所幫助,能夠讓教師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初中數學;教學策略
引言
數學是邏輯性相對比較強的一門科學,需要學生具有較高的綜合能力,能夠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具有一定的創新思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根據提綱和問題的引導,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邏輯思維。導學互動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在課前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能夠在導學問題的引導下,增強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能夠更加積極地掌握數學知識。本文提出了一些導學互動教學的設計與應用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夠對教師和學生有所幫助。
1 初中數學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應用的必要性
1.1 能夠引導學生自主預學,提升思維能力
教師在課前結合課堂內容向學生提出導學問題,能夠引導學生自主對學習內容進行預習,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前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研究,選取合適的知識點并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在課前對基礎的概念進行預習。初中的概念相對而言在理解上是有一定的難度的,課前有效的預習能夠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知識。而且這樣的教學方式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在預習的同時,還能夠對課堂內容更加深入地進行思考。
1.2 能夠引導學生小組對學,提升合作能力
在導學互動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小組合作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提出一個問題,并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小組進行分工,使每個人都有需要獨立完成的問題,最后再將小組內所有人的內容進行總結,得出最終的答案。這樣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能力,同時,在小組內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小組成員需要對內部討論出的結果進行整理,得出統一的答案,這也能夠鍛煉小組內學生的溝通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1.3 能夠增加學生之間展示共享,提升探究能力
在導學互動教學學習之后,可以由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估,對于導學互動教學中表現的較好的學生要適時進行表揚,這樣的過程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學習的熱情,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成就感,更加愿意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與教師進行互動。同時在展示共享學習結果的過程中,也能夠促進學生進行互相學習、共同提升,讓學生具備反思自身的意識和能力。
2 初中數學導學互動教學的設計與應用策略
2.1 分析學情,研究學生的認知現狀
教師在進行導學互動教學的內容設計之前,需要對學生的學情進行了解,了解學生的疑問和難點所在,并且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計劃,對于學生有疑問的地方要作為重點講解,并且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與教師積極互動,在課堂上就能夠根據學生的反映判斷學生的學習狀況,這樣才能夠有效的對學生知識和能力進行提升。尤其是在對一些學生容易出錯知識點進行講解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自己尋找錯題原因,從而在以后的練習中避免出錯。
例如,在教學“一元一次方程”的時候,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已經接觸過簡易方程,對方程有了一定的認知,但初中學習的“一元一次方程”概念更加全面、細致,在計算中也加入了更多計算形式,難度增加了很多。因此教師在教學之前,需要先了解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對于學生已經學習過的內容,就不需要多加贅述,主要講解學生沒有接觸過的、比較難以理解、容易出錯的知識。這樣就能夠有效節省課堂時間,提升課堂效率。
2.2 精心設置導學問題
導學問題是學生對于一個數學問題最開始的認知,因此教師需要對導學問題進行精心的設計,不僅讓學生對于即將學習的知識點有基本的了解,做好心理上和知識上的準備,更重要的是還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導學問題中能夠了解所學知識大致的輪廓,并且激發起學生對于新知識的好奇心。導學問題中也需要設置思考難度相對大一些的問題,學生如果不能通過已經學習過的知識解決,在課堂上就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思考,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
例如,在教學“幾何圖形初步”的時候,由于學生在小學階段接觸到的幾何知識較少,對于幾何內容的了解也并不多,所以教師就可以設置相應的導學問題,引導學生自己閱讀課本解決一些基礎問題,同時在課前先建立幾何學習的基本思維,這樣就能夠使學生有一定的幾何知識儲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更加順利,學生的接受度也更高。同時,導學問題也可以設置一些主觀題,主要考察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預習程度,便于教師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計劃。
2.3 精心組織達標測試
在導學互動教學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最后的達標測試,達標測試是對學生的學習結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的檢驗方式,教師可以根據達標測試的結果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調整教學計劃,對下一步的教學能夠做到心中有數。因此教師需要對達標測試進行精心的規劃,既不會對學生造成過大的負擔,也能夠將上課時所講解的知識點全部涵蓋。這樣才能夠真正檢測出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的時候,這一部分的內容主要是結合統計結果進行數據處理,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已經系統地學習過統計的知識,統計并不是本章教學的重點,本章教學的重點在于對學生進行數據處理和描述相關概念進行講解,讓學生能夠熟練地結合具體情境,選擇不同的調查方法。因此,在設計達標測試時,教師需要更加側重對于概念理解的考察,以及對學生結合實際問題進行應用能力的檢驗。
結束語:
導學互動教學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中更加明確教學方向,尤其是對于一些相對而言比較復雜的課程而言,導學互動教學能夠讓教師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事半功倍,導學互動教學的內容也比較豐富,能夠在引導學生學習好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行一些課外知識的拓展,因此,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中有比較明顯的效果,值得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齊曉娣.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014(002):57.
[2]張林玉."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22).
[3]楊小勇.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000(018):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