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田徑運動的不斷發展對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對提高學生協調性和上下肢力量尤為重要。這項運動受到大眾喜歡的同時其競技性也在凸顯,田徑比賽項目也在逐漸增多,成為小學體育競賽中一項重要內容,為提高田徑運動成績,需要除體育課教學外利用課余訓練提高訓練水平。本文通過對課余訓練的特點研究與田徑運動的特點進行結合,通過分析課余訓練的特點和現狀,發現存在的問題,在為學校體育中田徑課余訓練提供指導,讓體育教師遵循課余訓練規律的同時更注重田徑運動項目的特點,在有限時間內更好的提高學校田徑訓練隊員的成績,在各項比賽中取得較好成績。
關鍵詞:課余訓練;田徑運動;成績;小學
1.研究目的與意義
本文以課余訓練為出發點,結合田徑運動的特點并把二者有機結合,旨在通過研究課余訓練的特點以及訓練規律。
1.1加強小學生田徑項目課余訓練的目的及任務
課余訓練的其實是為了體育運動學校及各類運動隊輸送優秀的后備人才,在學校組織參加的各項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在身體素質以及以后從事專項訓練等方面打好較好的基礎,通過課余訓練來增強小學生的身體素質。
1.2小學體育課余訓練的意義
小學的課余訓練在體育整體框架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是一個學校構成體育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為了增強體質,培養學生艱苦樸素,遇到困難能頑強拼搏的優良體育精神。
小學田徑項目的現狀
2.1小學生田徑項目課余訓練現狀
就田徑項目課余訓練來說,田徑項目在每天的課余訓練中占的比重很小,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不濃厚。因此,在課外訓練中,大部分球類運動項目較多,田徑項目較多,田徑隊員較少,無聊的項目,所以學生參與度也較低。
2.2小學生的體育課余訓練不能得到保障導致田徑項目無法正常開展
有些學校甚至不支持學生開展課外活動,害怕影響正常學習生活,注重智育而不注重體育的思想嚴重,這些現象的存在嚴重阻礙了體育課余訓練的順利進行。而且這些都不斷的影響著家長和班主任對體育的看法,認為體育是影響成績的,不支持自己的孩子進行課余訓練,嚴重影響了體育事業在學校的發展。
2.3參與田徑項目課余訓練的學生不足
很多家長并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從事體育訓練,參加體育訓練的學生都是家長對其在文化課成績方面不抱有太大希望的同學,這樣可以通過體育訓練來約束自己的孩子,以此為目的來進行的體育訓練。
2.4學校的體育訓練條件影響了學生參與田徑訓練的積極性
體育課后訓練對條件依賴性很強,在平時訓練中,盡量要避開學生的專業學習時間,有效的利用課余時間,大課間等活動時間是提高學生田徑隊課余訓練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
3.提高小學田徑項目課余訓練成績應采取的策略
3.1課余體育訓練的選才
提高訓練質量是做好小學課外體育鍛煉工作的關鍵。如何選好體育好苗子,應該從身體形態、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進行反復測試、觀察后總結出個體特征,再對這些個體特征進行歸納、總結,有針對性的制定訓練計劃,以嚴謹的工作態度來完成各項任務,從而得到好苗子。
3.2培養學生參與課余體育訓練興趣
3.2.1如何提高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興趣
體育運動表現出課余體育訓練的魅力,體育競賽的魅力之一就是要有鮮明的挑戰性和趣味性。展示體育課濃厚的內涵,對學生身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3.2.2讓隊員體現自我價值
參加體育比賽的隊員,要取得好成績,對表現好的隊員給予表揚和獎勵,使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滿足自己最普遍和最強烈的體育需求。
我們應該弄清楚情況,解釋原因,區別對待,爭取家長的支持。同時要對隊員和家長的營養保健知識宣傳工作也要跟上。
3.3協調好學生學習、生活、訓練等方面的關系
3.3.1協調學生的學習、生活和訓練之間的關系。
團隊成員的學習與訓練之間存在著矛盾,縮短師生心理距離,提高團隊成員的思想認識。在培訓隊伍中,要努力營造廣泛意見的民主氛圍,給予他們充分的自主權,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它不僅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而且促使團隊成員從內心深處理解學習和訓練同等重要。
3.4針對個體特點進行訓練,創競賽佳績
近幾年來,我們對多位有潛力可挖隊員進行了以上有針對性地訓練。此外,田徑隊與球類運動訓練隊交流,共同進步。激發了廣大學生參與學校課余體育訓練隊伍這一光榮的集體參與形成了良性循環,進一步推動了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發展。
通過以上論述,希望可以通過對課余訓練的特點和田徑項目特點的分析結合,讓田徑項目逐漸融入到大課間訓練中,并對這個項目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借鑒。讓廣大的小學生逐漸喜歡上田徑項目,讓田徑項目在課余訓練中越來越得到重視與提高。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名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 年版)[M].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1.
[2](美)威廉·維爾斯曼.袁振國譯.教育研究方法導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3] 季曉靜.對體育校本課程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0, 33(6): 81-83.
[4] 董翠香.“必修+選修”的體育校本課程模式[J].體育學刊,2007,14(6):71-75.
[5] 楊小鳳.田徑訓練對 13-15 歲少年健身效果影響的實證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
[6] 謝璞.武漢市中小學開展田徑訓練的影響因素分析[J].湖北體育科技.2014,22(7):645-650.
[7] 范珍妹.田徑訓練對中學生肺活量的影響[J].福建體育科技,2012,(10):121.
[8] 郭守靖.不同田徑項目的運動訓練研究[J].搏擊.2013,(12):143-145.
天津市北辰區普育學校?王存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