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摘要:道德與法治在中考中占有一定的分值,并且這一學科的考題大量運用時政內容,學生在復習備考的過程中不易掌握其重點,新課標之下,題型也有所變化,思辨性內容大幅增加。教師在指導學生復習備考時應該制定出科學的策略,本文從考試內容變化、知識框架梳理、理論和時政之間的聯系,以及材料閱讀和書面表達技巧等層面分析了道德與法治的復習策略。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中考;復習策略
引言:
初中道德與法治的中考復習策略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考試成績,該學科在復習備考階段的難度隨著考試題型的變化而增大。教師在指導備考時應該充分研究新題型、熱門考點以及考察側重點的變化,幫助學生掌握重點。學生自己要系統梳理知識框架、加強閱讀和書面表達能力,以便提升自身的適應性。
一、充分認識中考變化
自2020年起,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考試大綱取消,考試時長、題型和題量也都產生了變化。首先,在取消考綱的背景下,考試內容和教材知識體系的聯系程度必然更加緊密,因此,教師在指導中考時應該格外重視新課標,將青少年法治大綱作為復習依據,教材本身的重要性在這這種情況下會凸顯出來。其次,充分研究新題型。在過去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識記性內容占比較大,很多考題都是以考察確定性內容為主,學生思辨的空間比較小。但題型變化之后,主觀性的、聯系實際的題目占比增加,不少題目要求學生根據材料做出深入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觀點,并且以寫作的形式表達出來,因而對學生能力的考察重點中原本的識記性內容轉化為當前的思辨性內容,這樣的題型變化具備更好的區分度。教師在指導學生備考的階段必須重視這一鮮明的變化。最后,注意題量以及各種題型的具體分值。中考題型的難度按照一定的梯度來設置,學生在復習備考階段一定要明確考察基礎知識的題型盡量不要丟分,而突出能力的題型盡量發揮,后者主觀性和思辨性較強,與個人能力高度相關,平時要注意積累[1]。
二、以教材為本,系統梳理知識點
在取消考綱的背景下,學生應該以教材為綱,系統性的梳理知識點,并將其串接成知識體系,有效地記憶下來,這樣做的好處是不會存在任何遺漏,將所有潛在的考察內容全部囊括進去。為了有效地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提升總結歸納的效果和效率。第一,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梳理知識體系。思維導圖和傳統的記憶方式存在很大的差異,因為其借助了圖形化的方法,刺激了學生的右腦,形成了更加長效的記憶效果,其效率遠高于傳統的背記方式。尤其是在學習法律等邏輯性較強的內容時,其作用更加突出。第二,突出中考的考察熱點。雖然教材上所有的知識點都有可能成為考點,但是不同的內容在考察概率上也不完全一樣,教師可分析最近3到5年的中考試卷,統計出哪些知識點出現概率較高,哪些題目可作為選擇題,哪些內容可用作論述或者辨析類的題目。尤其要重視綜合探究題、辨析題以及分析說明題,這些題型考察的內容大多具有很強的靈活性,要求學生善于將素材背景和教材上的觀點聯系起來。學生在備考復習階段應該突出潛在的考察熱點。
三、重視理論和時政之間的聯系
中考道德與法治實際上始終以教材為本,雖然歷年的考題在呈現方式、素材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本質上考察的知識點總是不會超出教材上的范圍。但時政素材進入考題的情況已經非常普遍。學生要意識到素材僅僅是載體和媒介,關鍵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辨識出題意圖,找到對應的考察范圍,然后在其基礎上開展自己的論述,尤其是在主觀題型中。道德與法治的中考題呈現出教材上的理論與現實生活中的例子緊密相連的特點。例如,在2020年中考題目中,大量的背景素材以無私奉獻為背景,但無論采用怎樣的素材,最終的考點基本上都是圍繞生命的意義、生命的啟示等,同時要求考生分析醫護人員的奉獻之美。時政熱點內容豐富多樣,形成了千姿百態的背景內容,但“萬變不離其宗”。學生在備考過程中要留意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事件,分析其能夠與教材上的哪些知識點產生關聯,這樣可增加復習范圍的準確性[2]。
四、廣泛閱讀,提升書面表達能力
一方面,借助廣泛的閱讀提升讀題、審題的能力。中考道德與法治題目中經常先提供一段閱讀材料,然后要求考生根據這些材料回答特定的問題,有些考生雖然系統地掌握了道德與法治的知識體系,但是自身的閱讀能力非常有限,無法正確理解閱讀材料,或者誤解題干,最終導致題目解答出現偏差。因此,學生在日常學習和備考的過程中要增加道德與法治閱讀材料的學習力度,提升自身的讀題和審題能力。另一方面,加強書面表達能力。道德與法治中考題中的辨析題、論述題等要求考生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正確使用專業術語,而不是用口語化的方式來寫作,有些考生在答題過程中使用了一些不規范的詞匯,不能形成有效的關鍵詞,最終有可能造成失分,因此,加強書面表達能力是提升學生考試成績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在指導學生備考時,要著重規范書面表達用于,避免口語化寫作,正確運用專業術語表達核心觀點。
五、結束語
中考道德與法治和時事熱點的結合非常緊密,題型也在不斷地變化。在復習備考這一科目時要先掌握考試政策的變化,尤其要關注新題型。學生在復習時可利用思維導圖法形成知識框架體系,借助廣泛的閱讀提升自己的審題能力,在簡答和論述題目中使用規范的語言,并且重視實時熱點事件。
參考文獻
[1]黎光珍.初中道德與法治中考復習策略探究[J].新作文教研,2020,?000(002):P.1-1.
[2]羅艷華.道德與法治中考備考策略探究[J].師道:教研,2020(1):115-116.
合肥四十五中?李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