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青
摘要:伴隨著課程改革,學生學習自主性逐漸顯現。語言是小學的基礎學科,它對其他學科的教學和未來教育的發展都有很大影響。本文通過探討在新課改框架下,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現狀,對其合作有效性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
引言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人們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分工越來越細。所有創新性工作都需要團隊間的協作和創新。學習合作是現代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本能力。盡管傳統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但會抑制學生的情緒宣泄、個性發展和想象能力。當今世界,知識經濟日新月異,人們要想在社會中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具備合作的基本意識和技能。針對這種發展趨勢,我國積極倡導教師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小組活動,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培養合作精神和合作技能。
1小組合作學習的含義
不同國家的研究者對合作學習有不同的研究視角,因此對合作學習也有不同的定義。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定義,各國研究人員觀點不一。但他們有一個共同之處:合作學習是小組成員之間以小組活動形式進行的一種教學與合作互動活動,為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和目標,每名小組成員都必須積極參與工作,并為其工作付出勞動。其特點如下:學習成果以小組每名成員的綜合表現為基礎。本文中合作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在本文中的概念是一致的。
2小組自主合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重要性
傳統小學語文教學普遍采用的就是"我講你聽"的教學模式,這使得學生一直處于學習的被動地位,自我思考的能力得不到良好發揮,同時與教師的互動交流也不夠全面,在教育效果方面也很難得到有效提升。而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應用小組自主合作的學習模式,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合作學習方法,滿足學生的交流欲望,同時也更加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從根本上說,該課標制定的根本要求就是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同時還要在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團結探究能力和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展示平臺,提高其學習自信心和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3組合作學習中的問題
3.1小組組建不合理
研究人員注意到,盡管小組合作有秩序地進行起來,但組建方式還不夠合理。因為學生數量眾多,班級規模龐大,許多教師為了避免問題,不能將學生直接分成前后分組。學生小組的形式并不能促進不同水平和個性的學生之間的互補,反而減少了成員間的相互學習,互相幫助和互相促進的有效效果。
3.2教師缺乏組織和調控能力
團隊合作過程中,存在任務分工不明確的現象。開展合作學習是為了積極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到共同學習中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很多教師忽視了合作學習的具體實施。由于對每一位學生角色的分配,以及責任和目標的不明確,一些組織能力強的學生掌控整個群體;而那些學習成績較差、性格內向的學生往往成為旁觀者;同時也存在著“責任管理”現象,個性內向的學習者常常成為旁觀者;同時也出現了“責任擴散”現象,懶惰的學生不是積極參與集體活動,而是在集體中分享成果。再這樣下去,就會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
4.小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出現問題的原因
4.1小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問題
就小學生的自身特征而言,他們年齡較小,自主性較差,沒有老師指導,學生很容易在合作學習中分心,粗心,小動作頻繁,紀律混亂,吵鬧等問題。這是影響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開展的一個不利因素。另外,我們大多數的學生是獨生子女。他們從父母,長輩,親戚和朋友那里得到各方面的關愛,孩子們被愛包圍著,漸漸失去了分享與合作的意識。這些因素導致學生普遍缺乏合作意識,更少考慮他人,更少有機會傾聽他人,與同伴合作。
4.2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
由于缺乏合作學習的理論知識,雖然許多教師有意識地開展合作學習活動,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許多實際問題如盲從、行為失序等問題就會凸顯出來,教師又缺乏小組合作學習方面的技巧和能力。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前,教師應對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并事先告知學生,以便收集相關資料進行交流與討論;活動中,教師應經常巡視,發現學生不能及時解決的問題,應及時提出建議和指導意見;引導學生研究問題,允許學生自己解決問題。
5.增強小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策略
5.1明確學習重點
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合作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教學特點,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氛圍,使學生成為學習上的探尋者和"開發者"。同時還要以新課改教育指導為方針,加強小學生綜合素養的教育培訓,增強其文化應用能力。如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笑與淚,經歷與成長》這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自己閱讀讓他們在小組之間通過討論劃出重點詞組或單字,然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劃分情況,對其字形、字義以偏旁組成等進行逐一講解。然后再讓學生自己通讀全文,劃分段落,并標出他們認為句式優美的短句,短語進行記憶,以此來達到豐富學生詞匯積累的目標。
5.2選擇合作方式
合理的劃分小組學習的重要性不可小覷,在小組自主合作學習劃分前,則需要充分的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以及自身獨有的特點以及相應的學習情況,與此同時,需要給予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從而進行最合適的劃分學習方法,在劃分小組中,可以挑選出在學習上出色或者是管理能力較強的學生來擔任小組管理者,充分的發揮自身管理作用,有效的控制小組學習談論的內容符合學習相關內容,與此同時,可以充分的發揮自身管理能力,幫助小組成員明確小組學習談論的重點學習方向。進而充分的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學習小組可以充分的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下節課預習,比如,以六年級語文《草原》為例,老師可以安排學生在課前針對《草原》進行自主預習,自己劃分重點和學習難點,以此來達到加強學生自主學習,提高自學效率的目的。
5.3做好引導者的角色
在具體的小組學習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在小組中的具體表現進行關注并了解,然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互動和談論。針對學習方向有所偏移的小組要適當加以引導,或給出主題讓學生圍繞學習主題進行展開,避免學習目標的偏移。另外還要適當控制課堂討論氛圍,避免某一小組過于活躍而影響到課堂秩序,或者討論不積極影響教學效果。同時教師本身也可以參與到各個小組的交流學習當中,向學生提供展示的契機和舞臺,如在《少年閏土》這一課的學習中,里面出現了多個角色,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自主教材中的各個人物角色,然后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去組合閱讀或男女對讀的形式來明確教材內容,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以此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提高學習興趣。
總結
綜上,在小學語文合作教學中,不僅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還能夠從根本上貫徹新課改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目標,另外還可以促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地充實,切實更新和轉變課堂教學手段,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各個方面,發生顯著地變化,通過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為他們終身學習觀念的樹立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江良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和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20,(81):37-38.
[2]祁文武.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20,(68):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