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林
摘 要:圖書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做好圖書營銷工作,不僅關系到圖書本身的生命力,也關乎文化傳承的質量和效果。如何將作者、編輯辛辛苦苦做出來的書賣出去,并獲得應有的尊重和榮譽,這就要在營銷手段上不斷創新。
關鍵詞:創新意識 IP營銷 線上營銷
隨著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圖書出版行業也迎來了新局面。十九大報告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十個方面的成就,其中之一就是“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文藝創作要“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一”。新時代,圖書從業人員應與時俱進,在創新意識方面要有更高的追求。不斷強化、提高這種意識,會促使圖書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質的提升,在選題甄別方面更有見地,在圖書營銷方面更有創意,在內容把控方面更有信心。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也不斷躍升至新的境界。圖書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其在選題方向、編排形式、整體設計及拓展互動方面的創新,不僅關系到圖書本身的生命力,也關乎文化傳承的質量和效果。
當前圖書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圖書同質化問題日益突出,線上的價格戰也拼到了極限,導致很多圖書難以保本,更別說成為暢銷書了。
如何將作者、編輯辛辛苦苦做出來的書賣出去,并獲得應有的尊重和榮譽,這就要在營銷手段上不斷創新,“一本暢銷書不完全是寫出來的,而是說出來的,甚至是唱出來的”。[1]
一、IP營銷+地推,“有趣的靈魂”是關鍵
通過市場調研我們不難發現,那些通過圖書工作室“攢”出來的所謂作品,即便價格再低,也很難贏得市場的青睞,更別說成為爆品。這些書即便依托某些出版社的品牌進行“硬推”,其效果也很難令人滿意。究其根源,在于這樣的圖書只是相關信息的匯總,并沒有鮮明的觀點和“有趣的靈魂”。那么,誰能賦予圖書以靈魂?當然是作者,也就是IP。
何謂IP?“有內容,有一定粉絲群和知名度的文化產品或文化碎片都可以稱之為IP。”IP原本是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但時下熱議的IP主要針對著作權。[2]自2015年以來,“混知”以多篇刷屏的知識漫畫,累計收獲全網粉絲超過1500萬人,文章閱讀量超過2.6億次。憑發行量超過1500萬冊的“半小時漫畫”系列圖書,長期占據開卷歷史類圖書前三位;憑播放量超4500萬次的《混知少年中國史》音頻課,位居喜馬拉雅多個榜單第一,成為現象級IP。“混知”已形成巨大的市場價值,并在不斷孵化新的商業形態。
新時代的圖書營銷,除保留傳統的“線上電商平臺宣發”加“地面店活動配合”的常規打法之外,更要注意更新營銷策略,借力于更有效的宣發平臺。營銷創新的方式有很多,但IP化經營方式應該是最值得重視的一種綜合營銷理念。IP承載著粉絲的真實情感,因而具有天然的號召力和超強的貨幣變現能力。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它可以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提高圖書銷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延長圖書的生命周期。
青島出版集團與“混知”的K12教育團隊,合作推出的《混知漫畫——小學必背詩詞》,就是采用“IP營銷+地推”的模式,短時間內取得了銷售過10萬套的業績。其中,IP營銷方面,“混子哥”陳磊通過抖音直播,帶動了第一波銷量,該書在“混知”公眾號上線短短2個小時,就銷售了1萬余套。在地面店推廣方面,青島出版社發揮其店面下沉的長期儲備優勢,以四川新華文軒為試點,投放了近百塊廣告屏,通過后臺控制滾動播放“混知詩詞”的相關訊息;另一方面,整合各賣場資源,通過打卡、秀賬單、拍短視頻等多種形式,激發讀者和地推人員的互動,以營銷活動的差異化將圖書的銷售落地于店面中。這種營銷的方法,也極大地調動了店面銷售人員的積極性。“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這就是IP的力量。
二、渠道裂變,策略升級,“有趣的玩法”更重要
在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的今天,通過開卷提供的年度銷售數據,我們不難得知,線上渠道的銷售早已超過了線下渠道,電子商務、社群營銷、微信營銷等線上銷售平臺,成為營銷的主戰場。如何從浩如煙海的書海中脫穎而出,吸引讀者參與并實現購買轉化,成為擺在各出版機構面前的難題。這也就意味著,新時代的圖書營銷人員,需要在營銷策略方面不斷升級、迭代,設計出更多與眾不同的玩法。
首先,要盡可能地避免低層次的價格戰。對重點圖書,要實行嚴格控價,讓好書賣出好價錢。
青島出版集團旗下的西藏悅讀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悅讀紀”)自2020年以來引入了專業的控價機構,設置了監督控價的崗位,對數十種重點品采取了控價策略,并根據新品、老品及其市場熱度做了差異化的管控,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在整體控價的聯動作用下,2020年,其線下渠道平均銷售增長超過50%;線上渠道的銷售非但沒有因控價受到不利影響,反而為公司和合作的電商平臺爭取到了更多的利潤空間,取得了多方滿意的結果。以“悅讀紀”新書《一秒淪陷》為例,“悅讀紀”的銷售團隊聯合了6家天貓專營店進行主推,由于控價留出了足夠的利潤空間,電商平臺為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贈品,有效刺激了讀者的購買欲,30分鐘內預售圖書近9000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其次,要充分研究市場,注重設計,跟進“有趣的新玩法”,與讀者充分互動。
還是以圖書預售為例。傳統的預售一般是“限量不限時”,事實證明其效果越來越不明顯,讀者已開始審美疲勞。“悅讀紀”的銷售團隊敏銳地注意到這一變化,在與作者充分溝通的基礎上,改變了預售策略,變為“限時不限量”,即在規定時間內下單的讀者,均可獲得事先約定的附加值,強化了“先到先得”的時效性,這讓粉絲、讀者感受到“秒殺”的快感和“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緊迫感,這種新的玩法效果立竿見影。如《戀如青檸香》一書,10分鐘的限時預售期內銷售超2萬冊,表現非常強勁。
最后,近幾年興起的眾籌,也是讓讀者充分參與圖書出版的有趣嘗試。以摩點為代表的眾籌平臺,“通過站內優質內容與領域精準投放,聚集了高黏性、高消費、高復購的年輕用戶,實現了年輕文化與平臺內容的高度聚合,形成了強互動、高活躍的興趣圈層”。例如,故宮出版社推出的《清明上河圖》立體書,在摩點一上線就廣受歡迎,眾籌結束時,共籌得210余萬元,超70倍完成既定金額。
三、線下推廣,“有趣的活動”讓沉浸式的營銷更有張力
近幾年,尤其是2020年初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下渠道的店內銷售受到了巨大沖擊,但實體圖書市場仍然具有重要意義,非但不能放棄,還要更有策略地投入。線下渠道在積極轉型應變,館配、團購、政府采購、閱讀推廣等成為線下渠道的拓展方向。線下渠道擁有眾多銷售終端和場景,擁有龐大的從業人員隊伍,其分享模式、推廣模式都是線上渠道所不及的。例如,青島出版集團聯合青島書城,開展了“學黨史 愛祖國——做知識管理員”等紅色主題研學活動。在賣場的活動中,孩子們培養了與人溝通交流、合作協調等能力,學到了圖書分類的知識,加深了對圖書的熱愛,也推銷了相關圖書,孩子、家長和賣場均有收獲。尤其對圖書賣場而言,研學活動報名踴躍,而且一個孩子往往會帶動一個家庭前來參加,無形中賣場的人氣提升了,銷售也自然被拉高。
營銷渠道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新舊之分,消費習慣可能會隨時代的發展而產生新的特點,但只要在消費場景的搭建、新鮮血液的注入以及創新模式的推廣方面給予一定時間的經營,都可能讓某一渠道爆發出強勁的動力。
新時代,我們需要更多有理想、有抱負的出版人,推出更多優秀的作品,推動圖書出版向著更高層次更有質量地健康發展。新時代的圖書營銷,要將“有趣”的理念貫穿始終,通過“有趣”的方式,讓讀者與傳統文化相遇,與厚重歷史對話,將優秀的精神食糧更精準地送到讀者面前。
參考文獻:
[1]牛永亮.出版社——“暢銷書”的境界[J].商業文化,2003(1).
[2]王世潁.引爆IP:影游漫文超級IP打造之道[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4.
(作者單位系青島出版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