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涓
【摘要】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古詩詞更是其中的文化瑰寶之一,古文詩詞中包含的語言文化、歷史背景以及詩人想要表達的深遠思想,都是后人體會傳統民族文化和文學傳統的有效途徑和方式。在初中語文詩歌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們的詩歌鑒賞能力,能夠在充分提升學生語文文化素養水平的基礎上,拓展學生們的文化思想境界以及文學素養能力,進而在不斷提升學生們語文學習水平的同時,建立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與認同感。
【關鍵詞】初中語文;詩歌鑒賞能力;培養策略
一、夯實知識基礎,培養自主習慣
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奠定學生詩歌閱讀能力,構建完善的知識結構網絡,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有利于提升學生們的詩歌知識積累量與詩歌理解能力。例如: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本詩歌教學引導的基礎上,為學生講解一些詩人其他的詩歌作品和文學成就,根據歷史時代背景和人物履歷,分析不同時期詩人詩歌風格以及內容情感的差異性,能夠增加學生們的詩歌知識積累,豐富學生們的課程學習體驗與感受,有利于學生在學習和詩歌鑒賞過程中,自主拓展思維意識,以詩歌為基礎反推詩人的情感和表達內容。另外,教師可以推薦一些詩歌作品,讓學生們在課下時間進行賞析,增加學生接觸詩歌文化的機會,鍛煉學生們的實踐應用能力,幫助學生們掌握詩歌鑒賞思路和學習技巧。對于一些文學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也可以運用一些任務驅動式方法,激勵學生們主動完成課下作業任務,并引導學生在課上分享自己的詩歌鑒賞成果。教師充分關注學生們的學習進步與成長,培養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意識習慣,拓張學生們的知識網絡,能夠促進學生們文化素養與知識積累水平的不斷提升與進步。
二、強化興趣教學,感悟詩歌內涵
詩歌具有獨特的語言藝術和情感藝術,結合音韻之美和節奏之美,培養學生對詩歌學習的探索興趣,能夠提升課程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強化學生們對詩歌內涵的感悟能力。其中,多數中國古典詩歌都已經被改編或者編錄成為樂曲,教師可以下載一些網絡教學資源,為學生們展現不同版本或者具有豐富音樂節奏旋律的古典詩歌,能夠在有效提升學生們學習興趣的同時,提升學生們記憶、理解和背誦默寫的學習效率。感興趣的學生也可以自己改編樂曲,創造自己喜歡的詩歌旋律,學生們優秀的詩歌作品,教師重點表揚并展示給大家,在樹立榜樣作用的同時,增加學生們詩歌學習鑒賞的探索興趣。豐富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們感受詩歌韻律、體會詩歌內涵,結合不斷地朗讀和吟唱,幫助學生們感受詩歌中蘊含的文化魅力和音韻之美,能夠在有效提升學生們詩歌感知能力、賞析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們的詩歌審美情趣。
三、豐富教學活動,提升文化素養
豐富的課程教學活動,能夠給予學生們豐富的享受體驗,增加學生們的實踐鍛煉機會。詩歌中優美的意境和畫面,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展現,為了不局限學生們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們主動進行聯想、想象,通過小組合作以及互動交流,共同構建出一幅適合詩歌內容的美好畫卷。譬如:在課前引導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豐富的詩詞游戲,激發學生們的課堂學習熱情,同時,讓學生們主動參與詩詞接龍游戲,加深學生們對主題詩歌的學習印象,集中學習注意力;課程教學過程中,創設豐富的課程教學情境,配合一些互動交流活動和思維引導方式,培養學生們的詩歌鑒賞能力。結合一些舉例說明教學方法,展示詩歌中運用巧妙的修辭技巧與情感表達方式,同時引導學生們展開思維想象,分析不同修辭手法展現的表達效果以及所代表的情感意象、詩歌主旨等內容信息。豐富的教學訓練和教學引導方式,能夠在有效提升學生們詩歌閱讀理解能力以及意境鑒賞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們的綜合學習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最后,在課后習題作業任務分配過程中,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們不同的個體化差異情況。針對一些自主學習積極性較高的學生群體,教師可以分配一些主觀性較強的課后練習任務,讓學生們自主復習、鞏固課程知識內容,整理課程學習期間收獲的詩歌鑒賞方法、技巧,能夠加深學生們的學習印象,培養學生們的自主學習習慣;對于一些自主學習意識薄弱,學習興趣不足的學生群體,教師可以通過加強鞏固訓練的方式,幫助學生們奠定知識的語文知識基礎,通過對關鍵字詞、語句的分析和拆解,讓學生們了解不同修辭手法以及詩歌寫作技巧的應用意義和作用效果,并結合一些思維導圖指導方式,幫助學生們構建完善的詩歌鑒賞思維,促進學生們基礎學習能力以及語文學習水平的成長與進步。另外,教師也可以結合一些辯論形式,讓學生們參與“詩歌賞析辯論賽”活動,通過對大量詩詞、詩句的賞析辯論,分析詩人在創作期間的情感狀態、思想抱負和情緒想法,通過不同的鑒賞角度和分析方法,理解詩歌的精髓內容。豐富的鑒賞實踐鍛煉,也能夠讓學生們掌握多種詩歌解析思路與賞析角度,鞏固提升學生們的詩歌鑒賞能力和詩詞解析能力。
詩歌代表了中華傳統文明文歷史,是珍寶也是傳統民族精神的傳遞,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們的詩歌鑒賞能力,能夠引導學生們理解中華傳統文學史的過程。豐富的詩歌作品具有不同的創作風格和歷史文化特征,提升學生們的詩歌鑒賞能力,能夠讓學生們充分理解到詩歌中飽含的各種情感意識、意象意境以及詩歌文化的獨特魅力。為此,強化課程教學創新改革,豐富詩歌鑒賞教學內容,能夠在充分拓展學生們學習思維能力意識的同時,促進學生們詩歌文化鑒賞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水平的不斷提升與進步。
參考文獻:
[1]龔雪芳.初中語文古詩鑒賞教學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9):22.
[2]查永利.初中語文詩歌鑒賞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