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耀紅
內容摘要: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推進,強調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迎合時代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在此背景下,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更好地講解,還要對課堂進行延伸,挖掘新的有意義的教學資源,開拓學生們的視野。本文以小學課外文學經典閱讀為例,分析其教學現狀,探究了有利于學生課外閱讀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教學 課外文學經典 文學閱讀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應從小學培養學生對閱讀課外文學經典的興趣,增長見識,陶冶情操。課外文學經典閱讀,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們識文斷字,還能夠鍛煉學生們的語言及文字表達能力,有益于寫作,有助于提高文學素養。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尚小,在心智、認知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尚不成熟,如何幫助小學生閱讀文學經典是家長和教師關注的地方。教師應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引導小學生多閱讀課外文學經典。
一.小學課外文學經典閱讀教學現狀
1.家長未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此家長的教育對學生的成長和日后的發展有很大影響。現階段,雖然家長意識到課外文學經典閱讀對孩子學習的重要性,卻沒有采取任何行動去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認為這些都是老師的職責。有些家長只讓孩子去閱讀,自己卻天天玩手機看電視;有些家長忙于自己的工作,無暇顧及孩子的課外閱讀;還有的家長急于求成,讓孩子閱讀一些生僻難懂的文章,使得孩子體驗不到閱讀的樂趣,對閱讀失去信心。因此,家長要嚴格要求自己,為孩子做好學習的榜樣,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環境。
2.閱讀的書籍和時間安排不合理
家長和教師為孩子選擇的書籍和閱讀時間的安排不是很合理。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識字數量和對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為小學生挑選合適的書籍。但是在實際閱讀過程中,很多家長和老師對學生缺乏了解,為小學生選擇了不合適的書籍,使得學生覺得課外閱讀是一種負擔,閱讀起來比較費力。另外,閱讀的時間安排不合理。當今時代,家長為學生報了各種各樣的學習班,例如,奧數班、美術班、舞蹈班等,課余時間被各種興趣班占領,導致學生根本沒有時間去閱讀課外文學經典。
3.小學生閱讀特點的限制
小學生的年齡尚小,眼界有限,對周圍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導致注意力不集中,使得小學生不能夠很好地進行閱讀。小學生的認知有局限,只能認識事物的表面現象,不能夠深入的理解事物的本質。這就要依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象,便于小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更好的理解。
二.小學課外文學經典閱讀教學方法
1.教師挑選小學文學繪本閱讀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教師要為小學生挑選合適的文學繪本,便于學生們展開閱讀。小學文學繪本是兒童的首選讀物,繪本就是以圖畫為主,同時帶有少量文字的書籍。文學繪本是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規律的,直觀形象的展示了書籍內容,能夠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加想象力。文學繪本閱讀對小學生的閱讀影響深遠,使閱讀變得豐富有趣,有效地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適合小學生進行閱讀。此外,繪本的內容直接或間接地反映現實世界,會引起小學生的情感共鳴,進而培養小學生明辨是非,善良正直的積極情感,有利于從小培養人生觀和價值觀等。繪本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對話的形式展示的,通過閱讀繪本,還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助于學生的語文寫作。
教師在挑選完合適的繪本后,要教學生進行繪本閱讀的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感受繪本所表達的情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加深對繪本內容的領悟,豐富小學生的內心情感。可以邀請家長與學生一塊進行閱讀,培養與孩子的感情,增加親子時光。此外,教師可以對繪本閱讀進行延伸,在學生完成繪本閱讀后,教師可以適當要求學生們進行角色扮演,加上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們的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2.運用故事,激發興趣
有些文學經典中的內容不是現代白話文,學生閱讀有一定的難度例如《三字經》、《三十六計》等,這些內容是都是文言文,學習上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對這些文學經典涉及到的哲理、神話等小故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講述,也可以給小學生課堂播放相關視頻,幫助學生理解文學經典的內容,這樣不僅可以更好的進行課外經典閱讀,開闊學生們的視野,增長文學知識,還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興趣為導師,閱讀經典。
此外,教師可以在上課的教學過程中,引入相關文學經典,對課堂內容進行延伸和拓展。將經典內容生活化,和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由于小學生的經驗有限,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閱讀過的文學經典談自己的理解,并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理解。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們意識到文學經典是有生活意義的,激發其閱讀熱情。
3.營造閱讀文學經典的氛圍
學習氛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注重營造閱讀文學經典的環境。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定時做一期文學經典的板報,設置閱讀主題,內容要簡短,便于學生們理解,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們的閱讀習慣和內容。
其次,可以利用課前五分鐘,營造良好的閱讀文學經典的環境,輪流讓學生們分享自己閱讀的課外文學經典,教師要對學生們講解的內容適當進行升華,及時解決學生們的疑難。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們養成定期閱讀文學經典的好習慣,拓展自己的視野,積累文學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們提前進入學習狀態,有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最后,可以班級為單位成立文學經典圖書角,擺放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文學經典,便于學生們進行傳閱閱讀。學生在閱讀之后,可以與同學們交流心得體會,對于晦澀難懂的地方,可以及時向老師請教,拓寬閱讀空間,增加閱讀量。
4.教會學生閱讀方法
教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要重視對引導學生閱讀學習的方法,有意識的讓學生反復練習,爭取熟練地掌握學習方法,有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4.1熟讀文學經典
孔子曾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說明了熟讀經典文學經典的重要性。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教師要注意方法的傳授,使得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促使學生不斷取得進步。學生要熟讀文學經典,俗話說熟能生巧,讀的多了,對其中的內容理解愈加深刻,要把書讀透。教師先讓學生們提前閱讀課外經典,然后分角色進行閱讀,這樣可以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文章的內容,理解人物的精神,學習其思想內容。在不斷熟讀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文學內容的理解,提高自身的閱讀技能。
4.2閱讀中積累
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積累相關的文學知識,豐富自己的文學知識,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便于以后更好的進行閱讀經典。“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很形象的說明了積累的重要性,學生要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善于積累文學知識,有助于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小學階段是學生記憶力最強的階段,是學習語言最好的時期。在此階段,教師要督促學生加強背誦,使其終身受用。
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文學經典,可以利用早晨、晚上的時間誦讀文學,一開始要求熟讀文章內容,培養語感,最好能背誦下來,加強對內容的記憶。在此過程中,小學生的記憶力得到有效鍛煉,記憶速度得到提高,可能剛開始需要一個星期才能記下來,等到記憶的多了,也許一天就能牢固記憶。在記憶的過程中,要量力而行,有規律的進行記憶,從短到長、由易到難,逐步的鍛煉自己的記憶力。此外,記憶力強的人可以多背誦一些,背誦有難度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背誦特點,適當放慢速度,慢慢鍛煉記憶力。
4.3在活動中內化
閱讀課外文學經典如果只局限于書籍,會讓學生的感觸不深,對文章的理解只停留在淺顯層面,所以教師應該與實際接軌,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因此,教師可以有目的開展一些主體活動,要求學生們進行誦讀文學經典,在實際活動中加強對文學經典的理解,這樣的實踐活動可以促使學生把學到的內容進行內化,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此外,學校可以利用廣播站朗讀經典文學,利用課間十分鐘進行廣播;組織學生編寫關于文學經典的手抄報,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熱情,對學生進行文化熏陶,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感受文學經典的魅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與父母品讀文學經典,與父母交流感受,強化對情感的理解。
綜上可知,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存在著很多問題,教學現狀有待改善,教師要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選擇通俗易懂的文學繪本,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小學生的注意力不夠集中,教師應該利用故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教師要為其講解閱讀方法,使其更好地掌握文學知識。小學課外閱讀文學經典對學生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是語文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量的課外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強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參考文獻
[1]王銀妹.小學文學經典閱讀教學現狀思考與繪本閱讀的功能研究[J].學周刊,2020,(19):65-66.
[2]黃玲.讓國學經典的光輝閃耀在學生心中——淺談小學語文中年級課外閱讀[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0,(19):104.
[3]于貝.讀演寫悟:經典"悅讀"的助推劑——從《西游記》淺談小學高年段古典文學類課外閱讀的指導[J].基礎教育論壇,2018,(40):9.
[4]常懷榮.小學文學經典閱讀教學現狀思考與繪本閱讀的功能研究[J].課外語文(下),2019,(8):97,99.
[5]冒曉飛.基于核心素養的英語課外文學經典閱讀教學[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2017,40(10):17-21.
[6]梁鴦鴦.小學生課外兒童文學閱讀推薦書目的制訂和實施研究——以蒼南縣第三實驗小學為例[D].浙江:浙江師范大學,2008.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向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