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西凱
【摘? 要】小學閱讀教學中應用讀寫結合的方法十分重要,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對閱讀與寫作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讀寫結合意識,提升閱讀教學效率和質量。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案例分析,探究了讀寫結合在小學閱讀課堂的應用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閱讀課堂;應用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9-0148-02
A Probe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Combin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in Chinese Reading Classroom in Primary Schools
(The First Primary School of Qinghe County, Xingtai City, Hebei Province,China) GU Xikai
【Abstract】The method of combining reading and writing i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teaching is very important. It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and writing, cultivate students' awareness of combin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reading teaching. This article combines teaching practice case analysis and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measure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i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classrooms for reference.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Combined reading and writing; Reading class; Applied measures
近兩年,讀寫結合思想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普及,成為閱讀課堂的重要指導思想,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谧x寫結合下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更加重視學生全面發展情況,要求教師在閱讀指導中滲透修辭造句手法、語言表達形式、寫作技巧的培養,同時利用寫作教學的融入不斷拓展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打造讀與寫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實現對教師教的創新和改革,實現對學生學的豐富和完善。那么,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有哪些具體應用措施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進行研究與實踐。
一、分享讀后感,獲取寫作靈感
讀后感是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重要形式,教師在學生閱讀后引導學生通過寫作分享讀后感,可以促進學生進一步掌握閱讀文本內涵,加強閱讀感悟能力,同時提升書面寫作質量,幫助學生在閱讀中獲取寫作靈感。教師以學生為主體開展讀后感寫作活動時,要將自己準確定位于課堂引導者,避免對學生寫作內容、作文題材進行過多的干涉,應充分尊重學生閱讀后的理解感受,減少學生讀后感千篇一律的寫作現象,使學生在充分自由和被尊重的氛圍下,形成帶有鮮明個人特點的讀后感,寫出有真情實感和創新創意的文章。
例如,在《灰雀》一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挖掘作者語言文字表面含義下的情感思想。在閱讀后與班級同學交流分享讀后感,學生可以說一說對課文某句話的感悟,也可以針對一個精妙用詞加以探討,還可以從課文整體出發分享閱讀體驗。有學生針對“它們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地歌唱”一句中擬人修辭手法進行了讀后感交流,提出“擬人修辭讓原本平面化的灰雀形象立刻生動立體起來”。有學生分享自己“全文用情節簡單的灰雀和孩子之間發生故事,揭示了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做人道理,傳遞著對兒童循循善誘、善解人意的保護作用”閱讀感悟。有學生對“會飛回來?一定會飛回來!”這段對話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聯想到自己與父母有過類似的對話,和同學分享了語言文字的言外之意。學生們踴躍地分享自己的讀后感,耐心傾聽其他同學讀后感,獲取了更多的課文閱讀體驗,學生之間的學習分享也隨之增多,師生互動愈加頻繁,良好的互動氛圍就此形成,給寫作靈感提供了多樣化的來源。這時,教師抓準時機開展讀后感寫作訓練,基于口語表達訓練,學生們已經有了豐富的讀后感寫靈感和內容,整個寫作過程一氣呵成,提高了寫作效率和品質。
二、增加仿寫訓練,提高遣詞造句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與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相符,課文中的經典語句更是開展仿寫訓練的主要來源。很多學生在閱讀課文中不夠細心,沒有反復琢磨作者字、詞、句的寫作之巧妙,只是對句子的大概內容有基本掌握,尚未達到深度閱讀層次。在這種狀態下,學生寫作能力受到很大影響,頻繁出現詞不達意的錯誤情況,字詞運用能力較差,寫作質量差強人意,縱然心中感慨萬千,卻無法正確、靈活地使用字詞表達出來,閱讀與寫作均面臨著尷尬局面。教師應在閱讀課堂中適當地插入仿寫訓練,對學生遣詞造句能力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在仿寫中讓學生意識到句子中字詞運用是作者反復思考斟酌而來,只有良好的寫作態度和字詞運用能力,才會保證文章語言文字恰當巧妙,才能充分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情感。長期堅持仿寫訓練,學生自然而然能樹立起良好寫作的習慣和嚴謹寫作的態度,減少作文中的錯誤情況,提升合理、靈活運用自己現有詞匯知識的能力。
例如,在《秋晚的江上》這首現代詩閱讀課堂上,為了讓學生的閱讀更加有深度,教師充分積累現代詩的寫作手法及寫作技巧,開展了仿寫訓練活動,給予學生自主選擇仿寫哪句、哪段的權利,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是學習主體,感受到教師的尊重,從而形成學習責任心和學習興趣,主動參與到仿寫訓練中。有的學生選擇“歸巢的鳥兒,盡管是倦了,還馱著斜陽回去”這一句中“盡管……還……”進行現代詩仿寫,寫出“小學的學生,盡管很難起床,還堅持著每天按時上學”,仿寫內容充滿童真童趣,讓人看了忍俊不禁。有的學生選擇“雙翅一翻,把斜陽掉在江上”這一句中的“翻和掉”遣詞造句進行仿寫,寫出“書本一翻,把眼光掉在知識上”,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提升了自身遣詞造句水平。教師對學生的仿寫進行全程關注,及時發現需要教師給予指導的地方,發揮教師的園丁職責,在解決學生仿寫問題的同時,滲透了嚴謹寫作態度的重要性,促進學生能力與素質的協調發展。
三、堅持每日日記,積累寫作經驗
在45分鐘的語文課堂上,學生的讀寫結合訓練時間十分有限,為了保證各項教學任務順利完成,教師必須科學分配各個教學環節的時間。在有限的讀寫結合訓練時間內,想要有效提高學生讀寫水平非常不易,這就需要教師打開教學思路,在課堂教學時間以外開發讀寫結合訓練的第二平臺、第三平臺等,讓學生課余時間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讀寫結合訓練,作為課堂教學受限的彌補和完善,促使學生在語文課上、課下均能積累寫作經驗,掌握更多的讀寫結合學習方法。其中,記日記就是課余時間鍛煉讀寫結合學習能力的有效措施,既能夠幫助學生養成愛觀察、愛記錄的良好學習習慣,也能夠讓學生在每天寫日記時回顧自己今天的閱讀過程,摘錄優美語句等,為今后寫作出內容豐富、情感飽滿的作文提供充足的經驗。
例如,在《圓明園的毀滅》這節課結束前,教師布置了今天的日記作業,改變了抄寫課文、背誦課文、習題題海戰術的傳統作業設計模式,而是將作業作為給學生積累寫作經驗的途徑,要求學生課后閱讀一篇與圓明園有關的課外材料,把自己對圓明園的認識、課外材料閱讀感受寫在日記中,并且在日記最后結合想象嘗試畫出心中的圓明園。有的學生使用家里電腦搜索“圓明園”關鍵詞,打開相關新聞鏈接進行閱讀;有的學生利用午休時間到學校圖書館借了圓明園繪本,放學后認真閱讀;有的學生則看到了互聯網上使用3D還原技術復原的圓明園樣子,以此為充分想象的真實依據寫出不一樣的圓明園。充足的課外閱讀給學生日記提供了豐富素材,學生結合自己心中的圓明園畫像寫出了有文化底蘊、有豐富想象、有歷史認識的一篇日記,積累了寫作經驗。
總之,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是構成小學語文教學的兩大支柱,二者之間關聯十分密切,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指導中要樹立起讀寫結合教學理念,科學平衡課堂上寫作訓練與閱讀教學安排,全面發展學生的聽、說、讀、寫基礎能力,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學科素養。讀寫結合作為一種有效促進學生語文基礎能力全面發展的教學方法,教師要重視閱讀課堂上讀寫結合的科學應用,平衡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安排,引導學生分享讀后感,獲取寫作靈感,適當增加仿寫訓練,提高遣詞造句能力,鼓勵學生堅持每日日記,積累寫作經驗,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實現語文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周雪.小學語文讀寫結合同步提高的教學實踐[J].數碼設計(下),2019(12).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