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平
摘 要: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寫作屬于難點與重點內容,學生經常會出現缺乏寫作素材與寫作思路狹窄的問題,導致寫出來的文章千篇一律,所以,教師需要改革傳統的語文寫作教學模式與理念,積極引入“大閱讀+微寫作”的寫作教學模式,把閱讀與寫作聯系起來,使學生在閱讀中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在寫作中對閱讀獲得的知識進行鞏固與歸納,無形之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這樣才能夠寫出更優質的文章。
關鍵詞:寫作;教學;大閱讀+微寫作;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2-014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2.071
微寫作是讓學生結合特定標準與情景來開展寫作,是一種微作文,在高考中曾經用過微寫作題型。由此,當前微寫作教學引起了語文教學的關注,引入“大閱讀+微寫作”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廣泛閱讀中提煉出主要觀點,結合主要觀點來展開微寫作,這樣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歸納能力與寫作能力,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與寫作的積極性,從中感受到閱讀與寫作的快樂,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與寫作習慣,把微寫作作為自己的一種生活習慣,從中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與寫作技巧。而且,在語文寫作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多多引入一些生活化素材,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一些閱讀話題與素材,指導學生正確開展微寫作,從中總結寫作的規律,以此來提高寫作教學質量。筆者在日常的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較為關注學生的寫作教學,且本文主要是基于“大閱讀+微寫作”模式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展開了相關的研究,希望對語文寫作教學提供相應的借鑒與幫助。
一、在寫作教學中應用“大閱讀+微寫作”模式的必要性
在寫作教學中應用“大閱讀+微寫作”模式可以發揮多方面的優勢。微寫作能夠讓學生的寫作思路更加清晰,在閱讀與寫作過程中,讓學生學會提煉文章的核心主題與觀點是非常重要的,而微寫作能夠幫助學生在閱讀中提煉主要觀點,從而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之中,對于一些論點的提煉與把握較為準確,學生在“大閱讀+微寫作”中能夠重構與梳理結構的思路。在“大閱讀+微寫作”中能夠幫助學生彌補自我觀點中的缺漏處,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思維能力處于發展期,在學習思考中更是缺乏一定的問題意識,而在“大閱讀+微寫作”的模式下能夠讓學生思考問題并做出判斷,從中得到更多的寫作啟示。在“大閱讀+微寫作”中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論證的嚴謹性,因為個別學生在閱讀與寫作中,經常會出現表達不準確與思路不嚴謹的情況,而在微寫作中能夠對自我觀點進行辨析與品味,有層次地展開微寫作,實現言語表達方面的改寫。除此之外,微寫作也屬于仿寫,可以讓學生從中學習更多的寫作技巧與寫作方法,對局部內容展開深入挖掘,融入自己的經歷與體驗,進一步升華學生的閱讀與寫作情感。
二、“大閱讀+微寫作”模式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注重文本閱讀中的課前微寫作
在寫作教學中開展“大閱讀+微寫作”的模式時,教師要注重文本閱讀中的課前微寫作。在以往的閱讀與寫作中,教師都是結合教材內容來展開閱讀與寫作,而素材內容具備一定的局限性,由此,教師要借助于課前微寫作,進一步來拓展課外閱讀素材,讓學生在思想深處加深對文本的感悟,以此來作為自己進行微寫作時的觀點。在文本閱讀中的課前微寫作,教師要講究技巧與方法,讓學生對文本中的段落與詞語進行全面探究,以實現最終素材知識的遷移,這不僅是一種模仿與運用,更多的是來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有針對性選擇文本內容,在閱讀中選擇范例開展仿寫或者縮寫,從中積累更多的寫作經驗與語言范例,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新課標更注重考查學生的語言能力與思維品質,在課前微寫作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關于寫作的一些核心內容,鼓勵學生對閱讀文本內容進行質疑與理解,要做到用嚴謹的語言來開展微寫作,擁有獨特的思考力,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在進行文本閱讀中的課前微寫作時,教師可讓學生先有一個寫作過渡期,先了解自己將要學習的寫作內容,從中提煉觀點,這樣在實際的寫作課堂教學活動中,會節省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進一步消除學生對于寫作的恐懼感。
(二)基于跨越媒介模式下開展微寫作
在“大閱讀+微寫作”模式中,大閱讀不只是讓學生去閱讀一些文本內容,也可以鼓勵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積累語言知識與寫作素材,這也是一種閱讀的模式,教師要做到基于跨越媒介模式下開展微寫作,真正實現“大閱讀+微寫作”,幫助學生更為準確地提煉微寫作中的素材,從而獲得更多的寫作靈感,展開趣味化與實踐性的微寫作訓練。在新課標中,把跨媒介閱讀和寫作作為學習任務群內容,學生通過跨越媒介來搜索閱讀知識與寫作內容,不僅能夠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還能夠鍛煉自身的信息處理能力與獲取信息的素養,做到在微寫作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使他們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在平時的生活中,學生可以借助于視覺類的媒介來開展“大閱讀+微寫作”活動,這樣學生能夠把自己觀察的內容迅速記錄下來,對作品展開深層次的思考。而且學生也可以借助一些視聽類的媒介來開展大閱讀,從中獲得更為深刻的感悟,隨時用微寫作的形式記錄下來。另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來開展微寫作活動,要借助于網絡平臺來閱讀更多的素材與知識,從中來提煉觀點與想法,隨時記錄自己的感悟和思想,構建完整的寫作知識體系,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能力。
(三)在當堂檢測中開展微寫作
在寫作教學中運用“大閱讀+微寫作”的模式,教師需要在當堂檢測中開展微寫作活動,當堂檢測能夠準確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需要結合閱讀內容來設定微寫作任務,多多設計一些拓展閱讀類的微寫作任務,努力實現閱讀與寫作的融合。正常情況下,教師可以讓學生去閱讀一些經典作品,讓學生對經典作品中的觀點與主題進行分析,把這些作為微寫作的方向,但是寫作內容可以由學生自行決定,這樣不但能夠為學生確定一個微寫作的主題,也能夠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自由發揮與想象的空間。另外,在當堂檢測中開展微寫作,也能夠考查學生對于文本內容的記憶與理解能力,使他們擁有更加清晰與明確的微寫作命題方向與思路。當前對于學生的寫作考查,不僅會考查學生的寫作技巧與寫作方法的運用,也會考查學生對于時事新聞與社會熱點的了解,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一些時事類素材,展開課堂微寫作,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