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姆
摘 要:任何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聽、說、讀、寫,朗讀是初中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素養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不同程度上還影響著學生的寫作能力,帶動著其他能力的提升。朗讀是學習語文最基本的一項技能,它的作用在理解課文內容、做文章理解題以及情感表達,培養學生獨特思維等方面都有所體現。如果學生長期不重視朗讀,缺少朗讀能力,不但學習效率會下降,而且從長遠看來,會造成語文教學整體效果的不理想。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生;朗讀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
朗讀能力是初中生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對于完成教學目標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如果在初中的語文課堂上能夠達到大多數學生都擁有著良好朗讀能力的效果,那么就可以讓學生更加熱愛朗讀。朗讀在語文學習中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在語文教學的環節中,朗讀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初中生的朗讀能力提升了,他們對于文章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而且對于寫作技巧和寫作能力的掌握也有著很大的幫助,學生如果擁有較高的朗讀能力,就可以使得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不斷提升。
一、做好示范朗讀
在實際朗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盡可能地做到有感情朗讀。有感情朗讀與普通朗讀有著本質的區別,對學生理解課文意思可以起到關鍵性作用。為了讓學生能夠做到有感情朗讀,教師可以先示范朗讀讓學生尋找感覺。教師的有感情范讀,能夠讓學生對有感情朗讀產生一個強烈的直觀感受。通過聆聽教師標準的朗讀,學生能夠對課文形成準確的理解,找到自己在朗讀中的改進方向,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
對于初中生而言,在朗讀教學中做好示范朗讀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初中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文本的內涵,如果只是讓學生自主探究,效果
也不明顯。這個時候,教師通過自己的范讀,借助現代教學手段給學生創設良好的朗讀情境,就可以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參照,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可以感受到文本的內涵與魅力,從而產生較為恰當的情感,進而帶著感情朗讀。
二、引導學生反復朗讀
朗讀既能讓學生透徹體會課文情感,又能給學生帶來心靈的蕩滌。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到課文所迸發的強烈情感,從而就會在要點居中的基礎上產生更深的理解,這種緊扣課文要點并且要點明確的朗讀將會給學生帶來深刻的記憶。
例如,教師在教學《語文》七年級上冊《紀念白求恩》一課內容時,就可以緊扣白求恩大公無私的精神和共產主義理想的中心要點,對相關段落和字眼進行反復品味,幫助學生體會課文中表達出的強烈情感。通過這種對重要情節的反復揣摩和理解,將會使學生產生深刻的認知,而且還會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學生的閱歷。在學生進行朗讀的環節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捕捉課文的關鍵點,以此來深化對整篇課文的理解。
朗讀中緊扣要點內容深入體會,將會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產生深刻的感受。引導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細心品味課文中停頓、語速等方面的細微變化,結合課文的要點可以更準確地把握課文所傳達出來的重要思想,進一步豐富朗讀所帶來的內心體驗。雖然反復朗讀看起來是一種比較機械的活動,但是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反復”是非常重要的。通過不斷反復,學生更多地領會到文本內在的含義,這樣就促使他們在朗讀的時候想方設法地將這些含義表達出來,從而提升朗讀的層次,使理解文本與朗讀文本之間形成一個相互促進的關系。值得一提的是,反復閱讀并不是機械地重復,反復閱讀所追求的是閱讀水平的逐步提升,是對文本理解的逐步深入,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思維的不斷進階。也就是說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有這樣的追求,只有明確了這樣的追求目標,反復閱讀才有促進學生有效閱讀的意義。
三、創新多樣朗讀指導,促使能力提升
在日常的語文朗讀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充分重視根據文本內容和學情特點,運用多種朗讀方式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不同形式的課文朗讀過程中,教師還要給學生提供精準的方法指導,在活躍的語文課堂氛圍中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增強語感的過程中鼓勵學生體驗藝術魅力,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比如,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朗讀學習過程中,可以在課堂中采用競賽朗讀的形式,比如在教學《誰是最可愛的人》一課時,教師讓學生從課文中選擇一段自己喜歡的話,指導學生運用各種方法,比比看誰的朗讀更有感染力,七年級的學生表現欲都比較強烈,會積極參與到朗讀競賽中。在一些抒情散文、寫景散文的誦讀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方式渲染情感基調,通過背景音樂的播放,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到情景中,感受文章的語言美,體悟作者深刻的思想情感,達到陶冶學生思想品格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春》一課時,教師可以在指導朗讀前通過錄音播放音樂,用抒情的語氣描述春天,然后在形象生動的語言引導中將學生帶入到思維和情感的境界中,鼓勵學生情不自禁地參與到朗讀實踐中。在實際朗讀教學指導中,教師可以傳授學生停連、重音、語調及節奏等技巧,通過技巧的傳授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如在停連技巧傳授時,教師可以展示不同的句子讓學生理解中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同時指導學生通過強調和突出的方式重讀句子,讀出語言的抑揚頓挫感,傳授學生對升降調、平調和曲調不同語調的感受。教師要根據文章體裁的不同,傳授學生不一樣的朗讀方法,讓學生掌握朗讀技巧,促使他們的朗讀能力得以有效提升。比如,古詩詞教學中的節奏韻律方法,教會學生將詩歌的情感意蘊讀出來,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語句停頓和節拍劃分,由此增強其實際朗讀水平。
結束語:
總之,朗讀可以增強學生的記憶力,有利于學生掌握語言規律、增強語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教師應該運用各種教學方式,為朗讀教學增添色彩,激發學生對朗讀的興趣,在反復朗讀中使學生的朗讀能力穩步提高。
參考文獻:
[1]王亞敏.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2020(41):184.
[2]劉丁元.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語文朗讀能力[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09):234.
[3]朱雄興.基于語文核心素養下初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