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櫻
摘 要: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天性自由,追求個性化的發展,雖然他們的認知技術和學習能力比較差,但是卻有很強的可塑造性。如果在小學階段加強德育,充分發揮小學班主任的管理職能,那么就能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讓小學生充分學習德育相關知識,從而提高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小學班主任要在德育管理中積極實施激勵策略,提升小學生的自信心。文章總結了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就如何在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提出了相關策略。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勵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已經成為各個教育主體關注的目標,因此德育課程也逐漸受到了學校等主體的重視。小學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主體之一,應當積極地采用激勵策略,通過正向激勵,可以極大地幫助小學生樹立自信心[1]。因此,針對小學德育教育激勵策略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法傳統
雖然很多教育主體已經認識到了教學方式豐富性和新穎性的重要性,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教育主體習慣傳統的教育模式,喜歡在課堂上向學生進行知識灌輸。毫無疑問,這種傳統的課堂模式不能夠培養學生的興趣,不能持續性地集中學生注意力。很多學生甚至產生了厭學情緒。對于小學德育教育而言,也是如此。班主任常常以課堂說教的模式來開展教育,這種模式既缺乏有效的情境又缺乏和學生的互動,所取得的德育效果非常一般。
2.缺乏有效的激勵手段
德育管理涉及小學生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規范。在實際工作中,很多班主任將強化班級紀律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習慣用懲戒的方式,對違反紀律的學生進行處罰。這種懲罰常常會打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抹殺小學生的個性。小學班主任不重視激勵策略在德育教育中的應用,沒有對學生的良好表現進行實時表揚。除此之外,班主任采取的懲罰行為容易疏遠班主任和小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給小學生的心理帶來壓迫感[2]。很多小學生已經喪失了和班主任進行溝通的興趣。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策略的有效途徑
1.采用分層教學方法
教育主體應該認識到每一個小學生都是一個單獨的主體,他們在身體素質和心理特點方面都有著很強的差異性。因此班主任應該針對這種情況采取分層教育方法,分層教育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班主任要對學生群體進行分層。根據不同學生的德育情況,將學生群體分為德育基礎較差的學生和德育水平較好的學生。而另外一方面班主任應該對德育教育的內容進行分層,分為基礎性的德育教育和拔高式的德育教育。針對德育基礎較差的學生,應該采取基礎性的德育教育。比如針對一些學習欲望不強的學生,班主任應該加強對他們的引導,讓學生明白“勤奮出天才”的道理。總而言之,分層教育是激勵策略開展的重要前提。
2.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
小學生的心理狀況很有特點,一方面他們對新奇的事物有著濃烈的興趣,而另外一方面精神上的夸贊也能夠增加他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所以,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要采取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的方法。小學班主任應該制定完善的激勵制度,并將這些制度用文件的形式呈現出來,要作出獎勵要以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的規定。對于一些表現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文具獎勵,零食獎勵。同時又要頒發表現良好的獎章。這種方式一方面能夠讓小學生得到物質好處,同時,能極大地鼓舞小學生。
3.獎勵和懲罰相結合的方式
在獎勵政策實施的過程中,班主任可以適當的引入懲罰措施。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班主任注重懲罰卻忽視獎勵。但是在真正地實施獎勵策略的同時,也不能夠丟掉懲罰。只有獎勵和懲罰相互結合才能夠產生綜合效果。由于小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還不足,教師制定的懲罰措施應該適度,否則將會起到相反的作用,舉例來說,如果小學生在上課期間無法集中注意力,甚至出現了睡覺的現象,那么班主任就可以給予相應的處罰[3],這種處罰一定要保持在合理的程度內,比如可以處罰小學生打掃衛生。對于一些上課積極配合老師,禮貌待人的同學,教師就應該給予適當的鼓勵了。
4.要重視實踐教學
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標,就是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規范學生的行為。因此德育教育的效果最終要通過行為來表現出來。班主任也應該重視實踐教學的模式,在實踐教學中應用激勵策略。舉例來說,小學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去敬老院做志愿者。對于一些在敬老活動中表現優秀的學生,教師可以進行及時獎勵。這種模式能夠讓小學生意識到實際行為是能得到教師和學生肯定的,加強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結束語
小學是人生的起步階段,小學班主任應該認真地意識到這個階段的重要性,在德育教育中采取激勵的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教學中的德育水平。
參考文獻:
[1]楊艷棠.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對策[J].求知導刊,2020(49):74-75.
[2]陳棟.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學苑教育,2020(23):9-10.
[3]魏春梅.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考試周刊,2018(2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