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霞

【摘? ? 要】本文基于分析核心素養下農村小學生個性化作文教學策略,提出挖掘學生寫作個性,鍛煉語言運用能力;閱讀與寫作相結合,強化審美鑒賞能力;創設良好的寫作情境,發散寫作思維三種途徑,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與寫作經驗,促使學生在寫作中彰顯自身的個性,以此提高作文的感染力與吸引力,從而實現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個性化作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4?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30-0144-02
Personalized Composition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Rural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Based on Core Quality
(Hanjiacha Tow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Huining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 ZHANG Xiaoxi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ndividualized composition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rural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under the core literacy, this paper proposes to explore students writing personality and exercise their language ability; combine reading and writing to strengthen aesthetic appreciation; create a good writing situation and diverge writing thinking three ways to help students have accumulated a wealth of language materials and writing experience, prompting students to show their own personality in writing, so as to enhance the appeal and attractiveness of the composi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hinese core literacy.
【Keywords】Core literacy; Personalized composition; Teaching strategy
由于新課改及素質教育的全方面推進,強調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而在小學語文學科中,寫作始終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是學生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因為寫作是學生個性發揮、思維創造的一個過程,往往一篇作文中包含著學生的想象、生活閱歷及情感體驗等因素。從作文的本質來說,寫作既是創作,又是學生的個性體現。因此,在核心素養背景下,語文教師要高度重視對學生的個性化作文教學,以此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與水平,促使學生在寫作中彰顯自己的個性,同時借助寫作去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從而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一、挖掘學生寫作個性,鍛煉語用能力
對于核心素養下的農村小學生個性化作文教學,需要教師通過不同的途徑與方式,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寫作水平等,因材施教,確保每一位學生的寫作能力都能得到有效進步與提升。可以說,個性化作文教學不僅是教師對學生的針對性指導,還包括教師靈活性的教學形式,以小組、集體等方式展開教學。這就需要教師充分挖掘學生的寫作個性,將學生科學合理地劃分小組,引導學生在組內探討寫作計劃、寫作思路,互相交流寫作經驗,為學生的寫作交流提供一個平臺,以此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促使學生學會從多個角度去分析作文、反思自我,從而促進學生寫作水平與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比如,在部編版“我來編童話”習作教學中,需要學生借助教材提示的信息,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去編寫童話故事,培養自身的創造性想象能力,促使學生寫出富有創意、個性化的童話故事。因此,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小組內根據教材的內容,有國王、廚房和黃昏三個單詞,去互相探討這些詞語的搭配,并且針對詞語去想象與聯想可以發生什么事情,鼓勵學生敢于表達出不同的見解與想法,去培養學生的寫作個性,促使學生任意組合詞語進行造句,以此創編出精彩、生動的童話故事,確保故事充滿吸引力與感染性。
二、閱讀與寫作相結合,強化審美鑒賞能力
在小學個性化作文教學過程中,需要一定的寫作素材作為支撐,以便學生能夠寫出更加優秀的作文。由于是農村的小學生,生活閱歷及認知水平有限,所以教師的作文教學,不應止步于寫作指導,而要將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書籍,引導學生積累優美的詞句、描寫手法與表達方式等,促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汲取文章中的豐富營養,能夠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語言素材,靈活地運用到寫作中,以便學生在寫作中妙筆生花。同時通過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與眼界,這對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從而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最終便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逐漸形成獨特的寫作風格,真正實現個性化創作。
比如,在部編版中的《荷花》一課,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去體會作者如何清楚地寫出荷花的不同樣子,去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例如排比句式“有的……有的……”去描述荷花的姿態,了解作者對荷花的觀察順序,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時將文中的優美詞句摘抄與記錄下來,促使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經驗,并且強化其文章鑒賞能力,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的審美情趣。如此一來,在學生閱讀與鑒賞文章之后,教師就可以以“我的植物朋友”為題,鼓勵學生自主選擇一種植物進行觀察,并寫出感受,促使學生寫出自己的風格,確保作文更具有個性化。此外,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也就是說學生“肚子里沒有墨水”,就無法寫出優秀的作文,導致每一篇作文都缺少感染力,不夠生動。因此,在核心素養下的農村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不應將教學止步于課堂上,而要加強課堂內外的有效銜接,帶領學生去背誦經典的文章,比如《三字經》,引導學生從中汲取語言精華,同時深化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與熱愛,不斷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從而為學生的高質量寫作打下基礎。
三、創設良好的寫作情境,發散寫作思維
在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由于教師在課堂上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寫作方法、技巧的理論知識灌輸,導致學生不僅難以理解,還會感到十分枯燥、乏味,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造成學生在實際寫作中沒有自己的想法,寫出的作文千篇一律,多為流水賬。因此,要想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寫作,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寫作情境,設置趣味性十足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以此發散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能夠去自主分析、解決問題,真正促進理論與實踐高度統一,讓作文不再是枯燥的文字,以便學生產生創作的靈感,在作文中彰顯自己的個體,同時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
比如,部編版中的小小“動物園”的習作教學,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創設寫作情境,引導學生去回憶自己在家里與父母的日常生活,并借助思維導圖,從外貌、性格及喜好等不同角度去思考,找出家人與動物的相似點,以此發散學生的寫作思維,幫助學生明確寫作思路,去抓住其中一個或多個相似點給每個家人寫一段小作文,可以是與自己的關系,也可以是介紹,引導學生逐漸進入寫作情境中,帶入自己的真實情感進行寫作,從而將學生的個性在作文中表現出來,并且促使學生在寫作中懂得孝順長輩、珍惜眼前美好的生活。
四、結語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下農村小學生個性化作文教學,能夠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與語文素養,促使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在作文中彰顯自己的個性,為今后的深層次寫作奠定基礎。通過語文教師為學生精心設計的作文教學內容及方案,加強對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訓練,同時發散學生的寫作思維,并且將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文章鑒賞過程中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進一步擴大學生的寫作范圍,從而實現學生個性化寫作與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核心素養下農村小學生個性化作文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立項編號:GS[2020]GHB0911)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李楓. 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探究[J]. 東西南北:教育, 2019(20).
[2]龍勇. 淺談小學語文核心素養下的作文教學策略[J].新作文:教研, 2020(04).
[3]唐瑜妹.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的策略分析[J].語文課內外,2020(02).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