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運動是小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發展,小學體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在小學體育運動中暴露的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多。近年來有關于小學體育運動中的安全機制的研究已成為熱點。本文作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就小學體育活動的特點和安全,以及小學體育運動安全的策略進行了思考和討論,以期為廣大的一線小學體育教師提供參考和依據。
關鍵詞:小學體育;安全機制;策略
運動安全指的是在進行體育活動時,一系列影響到人的身心健康的運動[1]。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其認知能力和自控力較低,在進行相關的體育運動時,會出現很多安全問題,給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造成一定的麻煩[2]。因此,研究小學體育運動的安全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一、小學生體育活動的特點及安全
(一)建設趣味課堂,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小學生活潑好動,他們非常想在體育課堂上盡情地、痛痛快快地玩耍,由此產生了學生擅自做主、不聽從安排的現象,當學生在做一些危險性大或者超出教學范圍的動作時,就很可能因為缺少必要的指導和保護而造成的身體上的損害,這不僅給學生帶來身體上的痛苦,還影響了學生正常的生活和學習。另外,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在小學體育運動教學中,教師應該迎合小學生的貪玩的特點,讓小學生在玩耍的同時進行學習,提高了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該構建趣味課堂,讓學生在符合他們認知特點和學習習慣的環境中學習,幫助小學生積極地參與體育運動。
身體素質對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來說至關重要,良好的身體素質可以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使學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各種動作的基本要領,促進學生體育技能的提升。趣味課堂的構建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在跑動、跳躍中完成動作,這種形式能夠使學生在無形當中進行身體素質的訓練。同時,趣味課堂的形式多種多樣,很多是需要學生和同學或者學生與教師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這將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減少課堂安全隱患,增強學生安全意識
安全問題是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非常關注的話題,任何行業要想健康有序的發展,就必須保障安全。小學體育活動安全教育對小學體育教學的正常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學校必須重視小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安全問題,為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順利開展提供安全保障。
作為小學體育教師,應該減少課堂安全隱患,做好體育運動之前的準備事宜。在學生進行體育活動之前,教師應該事先檢查運動場所的安全性,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如果存在安全隱患,那么應該禁止學生進行體育活動。同時,教師應該對體育器材進行檢查,確定體育器材的擺放位置,并將其平穩有序的擺放,保持體育器材的合理擺放密度。在上體育課之前,教師需要向學生普及體育活動安全的重要性,提醒學生按照相關的安全標準進行體育運動。小學體育教師還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確保學生是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進行相關的體育運動。另外,教師還應該提醒學生檢查自己身上的手機、手表等堅硬的物品,并將其放置在指定的位置,避免在進行體育運動的過程中,這些堅硬的物品對學生造成身體上的傷害。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在學生面前播放日常的運動中出現身體損傷事故的照片,并播放處理身體損傷的常用方法,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體育理論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學會一些常用的保護自己免受損傷的方法,從而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
二、小學體育運動安全的策略
(一)全面了解學生情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想要增強小學生體育運動的安全性,就必須首先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這也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學生進行相關的體育運動之前,教師要充分地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以便教師能夠更好地進行體育活動的組織和調整,從而提高體育運動的安全性和體育教學的效率。比如,在進行體育運動之前,教師要跟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確定班級中沒有身體特殊、不能進行相關體育運動的學生,如果發現班級中存在這樣的學生,那么教師就要針對這些學生進行特殊的照顧。然后,教師在全面掌握學生情況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目標,制定符合學生的體育運動內容,為學生創設更加安全有效的體育教學環境。
(二)優化課堂教學環境,有效落實安全措施
在我國,不同的地區之間的體育教學質量和受重視程度是有所差別的,對于經濟落后的地區,小學體育教學的受重視程度要差一些。針對這些地區的小學體育運動場所來說,可能會有不達標的現象。教師需要向學校提出申請,優化體育運動的場所,確保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安全性。對于一些特殊的體育運動,比如跳高、跳遠等,教師要在學生進行體育運動之前,確認沙地中是否有石頭等硬塊,以免造成學生身體的損傷,確保學生是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進行體育運動。
除了對體育場地進行優化之外,還需要規范地應用體育設備和器材。當學校的體育設備和器材老化、破舊時,便不能在繼續使用,要進行及時的處理。學生在使用體育設備和器材時,教師要在學生面前進行演示,讓學生熟練地掌握體育設備和器材的使用方法,防止出現安全事故。同時,教師還應該將體育運動的規則傳授給學生,并進行示范。比如,在擲實心球教學時,教師應該注重講解擲實心球的動作要領,其中的注意事項,讓學生將動作做到位,防止因為動作不規范或者動作失誤而引發的安全事故的發生。
結語:
小學體育運動安全教育應該貫穿于小學體育教學的始終,學校和教師應該正確看待初中體育運動安全問題,重視體育運動中的安全教育。教師要充分的、全面的了解學生的情況,教師需要從體育運動場地、設備和器材等方面優化教學環境,并確保各項安全措施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趙偉. 小學體育運動安全機制和策略研究[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28):13.
[2] 張小露.小學體育運動安全機制與策略探析[J]. 南北橋,2019(5):58.
作者簡介:
黃坤,19891020,男,漢,安徽合肥人,大學本科,二級教師,單位:合肥市師范附屬小學,安徽省合肥市,230001,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