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美
摘要:繪本作為一種獨特的資源,對幼兒的啟蒙有著深遠的影響。在當前教育改革環境下,也給幼兒園教育工作帶來一定的沖擊,為了進一步提升幼兒園教學水平,就必須要轉變以往教學策略,并結合幼兒發展的特點,優化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以此來確保幼兒能夠在幼兒園實現穩定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閱讀;繪本課程;游戲化;實施策略
幼兒園教育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引導幼兒主動活動的、多種形式的教育過程,幼兒必須通過自身積極主動的活動,才能獲得必要的經驗。由于傳統幼兒教育觀念的影響許多教師在組織活動時過分強調自身的主導作用,使幼兒的主體性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在許多地方、許多時候,小學化、成人化的教學使很多天真活潑的孩子失去了童真,失去了快樂,許多孩子未選校門就已經產生了厭學情緒。因此,開展幼兒園游戲化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根據不同主題的教育內容,充分利用游戲手段,積極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靈活的運用集體、小組、個別活動的形式,為幼兒的發展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這對幼兒整體素質的提高,對幼兒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一、當幼兒園繪本教學存在的主要現狀
1.對于繪本的選取,無法體現幼兒的需要
幼兒繪本品種繁多,每個年齡段都有屬于自己的繪本。應當根據孩子的興趣、需要、認知特點,選擇符合他們要求的繪本進行游戲。針對小班幼兒的繪本選擇,畫面多且大,文字少;針對中班幼兒,他們尚且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對于畫面的要求也當多,文字可適當增加;面對大班幼兒,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相應的畫面可少且少些,字可再增。
2.教學目標不明確,輔助材料泛用,只注重表面教學,缺乏深入
繪本是幼兒接觸的第一項閱讀活動,優質繪本回帶給幼幾純粹的感動。些許教師,對繪本深入、滲透不夠,對其內容、特點不熟悉、在游戲活動出現凌亂現象使得幼兒聽了九分,只懂三分。
3.在繪本教學中,幼兒缺少相應的自主性,而教師秉持一貫的傳統式教學
《指南》、《綱要》倡導在游戲中應當注意幼兒的自主性、獨立性。部分教師應不理解新繪本的內容,采取墨守陳規、謹小慎微的形式,以教師講,幼兒答且無多余思考時間為主線。
4.在教學中,形式與方法不當
在繪本教學中,大多教師只注重于形式上的教學,將故事填充式的傳送給幼兒,以“問答式”的方式貫穿始終,最終導致幼幾無法較好地把文字同畫面聯系起來。且單一、古板的形式與方法根本引不起幼兒的注意。
二、游戲貫穿,挖掘趣味
喜歡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年齡越小的幼兒越是如此。幼兒在閱讀繪本時,如果只是單純地引導他們反復地觀察畫面、不斷地回答教師的提問,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是很枯燥、乏味的。久而久之,幼兒對繪本也會失去興趣。對此,教師可以充分挖掘繪本潛在的游戲資源,根據繪本的內容設置不同的游戲情景,讓幼兒在游戲中理解繪本故事。引導幼兒通過語言、表情、感情、動作等多種感官去體驗、感受,從而理解繪本內容,逐步幫助幼兒形成自主性閱讀。以繪本《森林的餅屋》,教師把閱讀繪本的過程設計成“我幫小貓來做餅”的游戲,讓幼兒通過幫助小貓做餅,在邊學做餅邊念兒歌的同時,知道了做餅的基本過程—“攪一攪,拌一拌,拍一拍”,同時,幼兒還感受到繪本故事中的真至趣,體驗分享的樂趣。其實,在讀環節中設計游戲的例子多不勝數,它不僅能充分調動幼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還能快本的趣味性就會增強,幼兒閱讀起來就更輕松,更愉快。
三、繪本游戲化的具體實施策略
1.繪本在內容上、形式上根據兒童特點進行選擇
(1)內容選擇上要貼近生活實際,選擇應考慮到不同地域、不同層次、不同發展水平兒童的需要。繪本應當以畫面多為主,字少為輔,這樣更能吸引幼兒的興趣。根據幼兒的思維特點以及需求選擇一些適合他們的繪本開展游戲。
(2)形式選擇上應當種類少,同類多。針對大班孩子,種類可多些。繪本可以以常見的書本形式出現,也可以一些新穎的法式出現。比如折疊式、畫卷式、拼插式,這樣較能吸引孩子的眼球。
2.在生活活動中滲透游戲情節
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環節,比如午睡、午餐、盥洗、午點、喝水、來園、離園等日常活動中可以隨機選一些手部類、音樂類的繪木游戲開展。在音樂類繪本的展開中,師要注意營造視聽教學的適當環境:為了能讓聲音與畫面同時出現,需要較多前置準備教師需避免同一個頁面在畫面上停滯太久,也不要忽視碟片的音質。畫面不需要特效,但必須完整呈現音樂需要時間聆聽,不要讓孩子們的視覺休息:教師課前需熟悉每曲目與段落,才不會落入選曲錯誤而不自知的窘境。
3.積極調動幼兒主動性和參與性。
在幼兒園繪本課程教學中,幼兒是最為重要的主體,教師只有積極的引導眼幼兒參與到游戲活動當中,并引導其主動理解活動含義,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課程實施中,應考慮到這一點內容,要結合幼兒主體性,為幼兒營造一個充足的發展空間以及自己探索的空間,由此使得幼兒能夠獲得良好的體驗,并感受趣味繪本課程實施游戲化教學的價值和意義。
例如,在引導幼兒參與到《小熊不刷牙》的繪本教學活動中,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幼兒對繪本的內容進行閱讀,并通過提問“小熊如果一直不刷牙,那最后會是什么樣呢?”而很多孩子都很好奇小熊最后不刷牙的結果,所以很容易就能吸引幼兒參與到繪本閱讀中。而為了更好地讓幼兒養成刷牙的好習慣,并且加深本課的記憶,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為幼兒播放正確刷牙的方法和刷牙的小舞蹈,由此引導幼兒參與到舞蹈的學習中,這樣能夠更好地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強化幼兒學習水平也有極大幫助。
4.家園合作,利用全方位資料,靈活運用繪本游戲
在幼兒園開展、進行完的繪本游戲當然離不開家庭的配合與支持。家園雙向,才能使得幼兒更好的握繪本知識。除了在幼兒進行的閱讀游戲之外,在家庭中,可以利用親自共讀時光,讓孩子在游戲中感受到繪本的魅力,進而加孩子與家人的情感交流。通過媒體、電視的報導,加大宣傳力度,加強有關單位對此方的支持與鼓勵。雖然不說這樣做會有很的作用,但是不能排除,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的去獲取一些信息。
參考文獻
[1]徐惠萍.幼兒園繪本課程游戲化教學探究[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7
[2]蔡蕓.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背景下趣味繪本的運用探析[J].考試周刊,2018
[3]錢露.淺談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背景下趣味繪本的運用[J].好家長,2019(20):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