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時代態勢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中職教育作為類型教育定位,要挖掘課程思政育人點,培養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借助“三教”改革,將課程思政有機地融入教學全過程。將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課程,構建職業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讓專業課程和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構建“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的大格局。完成計算機專業教學技術培養和價值帶領共同進行,培育良好品德的計算機專業高技能人才。
關鍵詞:新時代;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思政;實現路徑
當前,中職學校思政課與專業課正處在各自為政的狀態,以計算機專業為例,專業課教師主要進行專業知識講解、提高職業技能;思政教師則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時代教育形勢下,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逐漸提高,這不僅是對計算機專業課程提出了新挑戰,更是對廣大教師們的一次嚴峻考驗。怎樣把思政教育自然地融入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中,完成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是需要我們共同探究的問題。
一、新時代情況下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思政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徑
在新的時代情況下,社會所需要的人才逐漸提高,需要中職學校改變教學方法,從而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養模式,符合三全育人的需要。中職學校教育系統中,專業課程承擔著講解知識智育的職責,思政課程肩負提高學生德育的職責,從表面上看,這兩個方面互為補充,事實上這兩個方面是各自為政。可以看出,以前的思政課程育人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人才培育需要。
(二)完成立德樹人實際需要
立德樹人是當前教育的根本,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也應當以此為目標,增強學生的專業技能,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點,構建職業教育三全育人的新格局。把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堂中,深刻探究其中的思政要素,完成專業核心價值引領。
二、目前中職計算機專業思政教學情況
(一)思政教學太過依賴思想政治課程
提到思政教學,計算機專業課教師都會有些認知上的偏差,覺得思政教學是思想政治課教師的教學內容,學生思想不通是由于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效率較低,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然而,不管是什么課的教師,具體的教學任務都是“教”和“育”這兩個層面,所以思政教育不是簡單的思想政治老師的教學任務,而是所有教師的職責,要在所有學科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
(二)學生思政學習主動性較低
大多數中職學生認為只要掌握好專業課知識即可,思政教育是不必要進行,所以造成大部分學生都不注重思政教育。此外加上中職學校思政教育將理論知識為主體,在課堂上不具備實踐性,同時思政教育和專業知識脫離,造成將技術運用為主體的中職學生養成不良學習習慣,在教學中不能集中精力、不能夠更好的聽課、有很多學生都逃課。
(三)課程思政教學方式單調
即使計算機專業教師在展開思政課程,實際過程中也因為不具備對應的思政教學能力,造成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上難以尋找思政要素入手點,思政課程和計算機理論知識教育不能夠充分結合。另外,大部分教師為了實現課堂上融入育人的目標,在每節課中都引入思政內容,機械的展開思政課程內容講解,造成專業課程教學與思政教育割裂化。
(四)課程思政評價系統不健全
當前,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評價系統逐漸健全,但對課程思政這個新事物來說,并沒有確定的要求與考察機制。對思政教學考察依然運用開卷的筆試形式,讓學生逐漸養成不學習的態度,造成學生對思政教學的認識只停留在表面上,難以養成較高的政治素質。
三、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策略
(一)教師要改變以前的教學理念,建立高素質教師隊伍
第一,對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素質教學與職業道德教育,不應只限制在思想政治課程中,而應體現在全部科目的教學活動中,所有學校、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承擔育人責任,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在新時代情況下,中職計算機專業課教師需要改變只注重技能講解、不注重教育理念形成的問題,深刻意識到“三全育人”的重要意義,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人格魅力,為學生樹立榜樣,實現“專業課教師+思政課教師”雙重角色的轉變。第二,提高計算機專業教師課程思政講解能力,專業課程教師的政治教學意識和思政教育能力和思想政治課教師有一定的區別,在具體課堂上大部分教師都不能夠探究專業教學中的思政要素,所以,首先要提高專業課程教師的思政教育能力。其一,聘請學校內外的思政教育經驗豐富的教師對計算機專業教師展開訓練,分享自己的教育技能與教學策略。其二,廣泛收集、整理、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素材,科學合理拓展專業課程的廣度、深度和溫度,從課程所涉專業、行業、國家、國際、文化、歷史等角度,增加課程的知識性、人文性,提升引領性、時代性和開放性。其二,運用考核與評選等模式提高教師課程思政教育能力,保證計算機專業課程和思想政治課程同行同向,促使課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共識,廣大教師的意識和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探究計算機專業思政要素,展現知識講解和價值統一
培養學生專業技能是中職學校的重中之重,在中職學校三年學習生涯里,學生和專業教師接觸是最多的,課時占比也遠遠高于文化基礎課,緊緊把握計算機專業中包含的隱性與顯性思政要素,對提高課程思政的育人成效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需要專業課教師在完成專業課教學體系前提下,將知識、技能講解與育人目標更加統一。
第二,專業課教師需要根據專業內容的特征,運用科學的設計把課程思政知識和計算機專業知識互相融合,適度設計思政融入節點和融入頻次,采用潛在的、不易察覺的、化鹽入肴式的傳播方式,做到專業內容與思政內容“轉場自然”,完成價值引領和專業培養互相統一。
第三,應該完全探究課程中包含的德育要素,例如,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法治意識與道德修養。比如,“計算機基礎”學科中,介紹計算機發展歷史等有關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從世界角度入手,簡要介紹我國計算機發展歷史,而且把課程教學內容拓展到最近幾年我國人工智能行業獲得的成就。運用對比的方式,使學生意識到即使我國起步很晚,但是在綜合國力不斷提高的基礎上,在所有研究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的科學研究能力處在世界范圍內領先水平。在課堂上,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探究教學內容具體包含的愛國情感,讓學生產生敢于創新的思想。
結束語
中職學校的責任是為社會培育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其中對人才的定義不僅僅是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還需要具有正確的政治理想和良好的職業素養。所以計算機專業的課程思政目標既要服務于大思政目標,又要指導專業課課堂教學小思政目標,緊緊把握計算機專業課程主要陣地,把思政教學融入其中,經過探究專業的思政要素和新的教學方式等策略,提高計算機專業課程思政的育人成效,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錦宏,祁超.思政教育融入計算機專業課程的建設[J].科教導刊(下旬刊),2020(33):140-142.
[2]黃美益,盧喜朋.“大思政”背景下高職專業課程融合思政教育淺析——以計算機專業課程為例[J].科教文匯(下旬刊),2020(10):124-126.
[3]付曉豹,李明國.高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研究[J].決策探索(下),2020(08):66-67.
[4]郎振紅.理工學科課程思政建設特色研究——以計算機專業為例[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20,22(08):92-97.
[5]劉多文.分析課程思政在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中的滲透[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09):15+24.
姓名:何利,出生年份:1974.07,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四川、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中職講師、職務:教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數字媒體技術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