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摘 要 隨著農業機械的不斷普及,相關農機操作人員也逐漸增多,但很大一部分農機駕駛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非常淡薄,操作技能缺乏,導致農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力度不足,農機安全存在較大的隱患,農機生產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及壓力。為了更好地適應農機事業的快速發展,分析新形勢下農機安全監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農業機械;安全監理;新形勢
中圖分類號:F322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68
農機安全監督管理是社會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形勢下“三農”工作必須重視的內容。農業機械化的持續發展離不開農機安全監督管理的大力支撐,尤其是近些年來,黨和政府出臺多項惠農強農政策,農業生產中使用農業機械的情況日漸好轉,從而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顯著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效益。然而,隨著各類農機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農機安全監理工作出現了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產生了一些安全隱患,時常見諸新聞端的各類農機安全事故即是具體表現。基于此,結合自身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的實踐經驗,對此類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優化策略。
1 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必要的資源投入
絕大多數地方政府對農機安全監理工作不夠重視,沒有深刻認識到農機安全監理工作對我國農業生產及農業經濟發展的現實意義。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缺少必要的資金支持,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的經費并沒有被充分納入到地方財政的預算中,導致農村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發展緩慢。缺少足夠的經費支持,造成安全監理工作基礎設施和設備不足、安全監理工作人員不足;農機安全監管工作缺乏有效宣傳,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農機安全監理工作不能充分被群眾認可;農村務農人員的配合意愿較低,這也會影響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的效率及執行力度[1]。新形勢下,我國不斷加大對農民購買農機的補貼力度,農機數量快速增長,導致安全監理工作的工作量也隨之加大,所以對農村農機購買缺少經費保障的問題要高度重視。
1.2 安全監理隊伍不穩定
現階段,受到農機站機構改革、人員精簡等因素的影響,基層農機站中從事安全監理工作的人員不斷減少,監理工作呈力量弱化的趨勢。另外,基層農機站還需要解決好自身的生存及待遇方面的問題。部分創收性工作在農機站中占據著日益重要的地位,這就導致安全監理人員往往身兼數職,從事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的專注性得不到保障。除此之外,基層農機站還會時常更換監理人員,致使其專業性得不到保證,無法準確解答農機機手咨詢的問題,影響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的順利進行[2]。
1.3 農機操作者安全意識淡薄
農事季節是農機使用頻率最高的時期,部分農機操作者并未形成農機安全生產的正確認知,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以農田作業及運輸的兼用拖拉機為例,部分機手對拖拉機年檢工作的認識不夠深入,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較為淡薄,駕駛脫檢、脫險的拖拉機,這就給農業安全生產帶來了極大隱患。此外,相關的農機安全生產工作宣傳不到位,部分農機操作人員對相關法律法規缺乏了解,出現逃避農機監管的行為,對農機安全監理工作造成阻礙。
1.4 農機安全監理網絡不健全
基層農機安全監理工作若要取得成效,不僅需要基層農機站予以支撐,還需要各村、社區的基層工作人員的大力配合與支持。20世紀80年代,各大隊邀請專職機工組長指導農機工作,負責農機安全生產宣傳教育、農機維修和技術輔導等工作,農機安全監督管理網絡相對健全。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及農業生產具體情況的變化,現階段各村、社區已取消了機工組長這一崗位,農機方面的工作多由村、社區安排的農業主任順帶管理,農機安全監理工作不成體系。此外,當前村、社區面臨的事務日益繁雜,使得負責人員無法投入充足的時間在農機安全監理相關工作上,專業性亦得不到切實保障,致使基層農機安全監理網絡不夠健全,最終導致農機安全生產的源頭環節出現問題。
2 對策
2.1 加大必要的資源投入
關于經費保障的問題,農機安全監理機構要爭取有關領導部門的重視,并且要讓領導部門充分意識到農機安全監理工作在農機安全生產及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進而能夠為農機安全生產爭取到更多的經費。將經費納入到財政預算中,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擴充安全監理工作基礎設施、設備的數量,有利于優化各項監理工作,并且可以擴充安全監理隊伍,能夠有效提升安全監理工作的效益。農機安全監理部門要加大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宣傳力度,爭取獲得更多的財政支持及農民的認可,進而提高廣大農民的配合度[3]。
2.2 打造專業的農機安全監理隊伍
農機安全監理人員的專業素養會對農機安全監理水平起到巨大影響,因而,需要從以下3個方面加強基層農機安全監理隊伍的建設。1)嚴格選用安全監理人員。優先選用農機知識豐富、樂于鉆研、具有責任心的年輕人,街道農機站可以前往高校招聘具備扎實專業素養的畢業生進入到安全監理隊伍中來。2)加強相關人員的配備。結合農業生產區域的實際情況配備專職從事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的人員,彌補安全監理人員配備不足的缺陷,使得安全監理隊伍結構更加合理,并切實保障農機安全監理隊伍的穩定性。3)重視對農機安全監理人員的后續培養。逐步建立起農機安全監理人員專業素養持續培訓機制,讓監理人員緊跟法律法規知識的變動,不斷加大其安全監理業務知識儲備,從而更高效地開展農機安全監理工作[4]。
2.3 開展農機安全宣傳教育
新形勢下,農機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工作需要進行思路上、實施方式上的創新,與時俱進。不斷開創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的新局面,為廣大農機操作者營造出一個濃郁的安全作業氛圍,具體從以下4個方面進行宣傳。1)在例行的農機集中檢審、“三夏”和“三秋”等關鍵時期加大農機安全生產宣傳力度,協同廣播、電視、報紙、“兩微一端”和短視頻平臺等手段進行全方位的宣傳覆蓋。2)在農閑時期,相關部門應積極組織農機操作人員進行農機安全生產集中培訓,具體可以結合所在區域的實際情況,采取集中辦班、持續授課等方式進行。此外,應結合典型事故案例來加深農機操作人員對安全生產的重視。3)擴大農機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范圍,由只針對農機操作人員逐步擴大為機主、農戶和村干部等人員,共促農機安全監理工作成效的提升。4)擴大農機安全生產教育宣傳在當地的影響力,把宣傳教育工作推進到村莊、社區乃至農家,讓全社會深刻認識到農機安全生產的重要性。
2.4 建立、健全安全監督管理網絡
農機安全監督管理成效提升的關鍵在于抓好農機安全生產的源頭監管,而這部分工作內容的重點則在于逐步建立起“立足于村、社區”的基層農機安全監督管理網絡。具體而言,需要從以下3個方面開展相關工作。1)健全村級網絡,各村及社區應委派專門人員從事農機協管工作,通過與農機站的深度配合為轄區內農業機械的高效管理提供便利,促進協管工作與農機站工作的有效銜接,各村、社區的領導干部應及時、盡可能詳實地向農機協管員傳遞農機安全生產動態信息。2)強化責任落實,基層農機站每年都應與各村、社區簽訂相應的農機安全生產責任協議,并在每個自然村建立起層層傳導的農機安全生產責任體系。3)充分發揮監管作用,各村、社區農機協管員及領導干部應深度發掘自身在農機運行動態信息上的優勢,積極開展相應工作,排查相關問題[5]。
3 結語
農機安全監理工作在農業生產及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應加大農機安全監理工作必要的資源投入,為農機發展提供財政支持,并打造一支專業素養過硬的農機安全監理隊伍,采用多樣化的創新方式開展農機安全宣傳教育,建立、健全基層農機安全監督管理網絡,促進基層農機安全監理工作成效的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 朱理徽.當前農機安全監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改善對策[J].南方農機,2016(3):21.
[2] 劉禮龍.論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的規范化管理[J].時代農機,2016(5):20.
[3] 鄧政春.新形勢下做好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的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7,37(2):76.
[4] 王愛實,孫成軍,杜傳錕.新形勢下如何做好農機安全監理工作[J].農業裝備技術,2016,42(3):26-27.
[5] 黃江春.農機安全監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8(4):148.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