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秀
【摘要】英語是小學學科中較重要的一科,能為學生未來語言的掌握打好基礎。在英語教學中加入德育,是目前對英語學科教育進行創新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希望教師予以重視。英語學科本身的教育目的在于讓學生養成外語學習的習慣,同時開展德育,激發學生的德育思維,養成良好的行為、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本文結合小學英語教學內容與德育滲透實踐策略,以供有關教師參考,提升德育滲透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英語;德育滲透;實踐策略
通過德育,教師能關注到學生獨特的心理及社會行為。德育對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是否能有較高的素質有較大影響,同時也影響學生是否能形成優秀的人格。由于當前時代對人才的需求較高,是否具有良好的品德決定著學生以后的人生經歷,良好的品格也同樣是社會判定人才的嚴格指標,在此社會背景下,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十分必要。學生在小學階段,還沒有明確的道德觀念,還無法樹立鮮明、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但這一時期學生的德育開展效率較高,英語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德育的教學引導,爭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并培養其良好的品德。
一、發揮德育與實際結合的滲透策略
在英語的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英語內容與德育內容的結合,將德育與英語實際相結合,引導學生從英語學科的應用轉移到德育素質的培養上,加強與實踐相結合的力度。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升綜合素質,從英語知識的掌握入手,通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來提升個人素養,構造正確的“三觀”。在英語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教師既要發揮語言的教育功能,也要注意與實踐相結合,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學生不僅掌握英語的基礎知識,還讓學生增強知識的掌握是為素質的培養打基礎的意識,只有讓學生真正地意識到掌握英語知識的必要性和英語學科、素養培養的關系,才能幫助學生改變英語學習心態,增加對英語德育教學的熱愛程度。比如,在教學red和flag一詞時,教師便可以延伸出國旗的象征意義,結合實際滲透德育。
二、創設德育情境的滲透策略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對德育進行滲透,最好的方式就是創設教學情境,在情境中將德育教學的內容滲透進去,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師可以舉報辯論賽、演講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促使學生提升對良好的品德的認知。又如,教師在教學jobs時,可以讓學生認識各個職業的英文表達方式,再重點講一些職業,讓學生保持客觀性,并且正確認知各個職業。
三、充分利用教材,分析探究德育價值
德育存在于英語的日常教學中,英語教材是由英語專業人員編寫的,教學內容與德育息息相關,其本身就是極具德育價值。由于小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教學,所以,教學的內容難度不大,貼近實際,與生活息息相關。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德育與生活有效地滲透與融合。應該找到載體,再進行德育滲透,而不是僅僅講英語知識或者是講德育。比如,小學生最開始學習英語時,學習的就是一些禮貌性用語:hi、how are you、thanks 在教師傳授學生這些禮貌用語時,就可以告訴學生要有文明懂禮貌,這便進行了德育滲透。在得到別人幫助后要說thank you;當早上遇見自己認識的人要說good morning;當遇見好久不見的朋友要說how are you;打擾到對方時,要說excuse me;請求別人時may I/would you ?等。通過英語教學中的引導,滲透的此類教育方式,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四、利用多變的教育形式滲透德育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新課改要求現在的教育課堂不斷創新,不再使用傳統的教育模式,英語課堂教學需要多樣化的教育形式,需要不斷地進行創新。
比如,在學習到和朋友對話時,教師可以用英語進行情景式對話的教育形式,讓學生在教室里進行見面的情景模擬對話。A:"Hi!Give me the pen."B:" Ok,here are you!"通過這段對話,教師就可以進行德育。教師可以跟A學生指出雖然這兩句對話在英語教學上來說是沒有任何語法方面的問題,但是要考慮,情景中兩人是同學朋友,這樣的說話方式非常的不禮貌、太生硬,有一種命令人的語氣。可以說:"Hello,may I have a book,please?"
這樣一來,不僅學會了多種讓同學幫忙拿東西的表達方式,還讓學生意識到文明禮貌的重要性。其實,德育教學不見得要直接灌輸,效果就會好,反而是將它滲透到生活中、教學中,會更加便于學生學習。
五、通過課后活動的開展滲透德育
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不局限于英語課堂上,要加強德育的滲透力度,可以在課后開展形式豐富的活動。如,可以讓每位學生學會一首自己喜歡的英文歌曲進行演唱,或者讓學生制作自己的英文手抄報等課后活動,通過這些形活動,讓學生熱愛并享受生活。或者將中西文化相結合,在西方國家是有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的,在感恩節當天,讓學生利用下課的時間進行感恩節卡片的制作,將其獻給想要感謝的人。除了感恩節以外,還有父親節(Father's Day)、教師節(Teachers'Day)等。在這樣的節日里,教師都可以布置一些課后的小活動,通過這些活動進行德育滲透。由此也可見,讓德育的滲透更加有效果,可以從英語課堂延伸至英語的課外活動。開展一些有趣味并且有意義的活動對于德育教學進行補充,可以為德育提供更大的空間。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利用英語學科中與德育內容有關的英語知識在課堂中間接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有明顯的德育效果。教師必須注重學生在德育滲透課堂中的表現,優先選擇有效的方式,打造高效的德育課堂,為提升學生的品德素養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葉竹.如何提升英語課堂德育效能[J].江西教育,2020(15):83.
[2]宗玲玲.德育在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英語廣場,2020(9):134-136.
[3]孟慶海.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重要性及有效途徑[J].黑河教育,2020(3):53-54.
[4]楊文莎.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三落點”[J].基礎教育論壇,2020(8):35-36.
[5]孫艷霞.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性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20(10):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