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婧
摘 要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兩者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將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起來,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本文深入剖析了閱讀與寫作之間的緊密關聯,并針對閱讀和寫作結合的具體策略進行仔細探討,如通過閱讀量的擴大,讓學生積累閱讀經驗;發展課外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讀寫結合,提升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
關鍵詞 閱讀;寫作;讀寫結合
閱讀能有效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它是學生吸收語文知識的過程,而寫作是學生輸出語文知識的過程。在基礎教育領域,對于語文學科綜合能力的培養,閱讀能力跟寫作能力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在以往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不能很好地把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有機結合起來,從而造成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的狀態,因而在教學方法上還存在著改進完善的余地。在此,筆者從閱讀寫作教學的有機融合入手,探討了寫作能力發展跟閱讀教學之間的密切聯系,并提出了閱讀與寫作結合教學的建設性意見。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通過命題作文的方式來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沒有認識到閱讀對寫作能力發展的重要性。閱讀與寫作是有著緊密聯系的兩個部分,只有將其結合在一起,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如何實施讀寫教學的結合,是每一個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在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經驗,談一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方法。
一、閱讀與寫作的密切關聯
學生的寫作能力本質上是針對特定主題,運用書面語言進行演繹表達的能力,從文學角度看,除了少數的應用文體不需要寫作者進行文學創造,大多數的寫作活動都需要寫作者依據主題進行演繹和創造,因而寫作沒有固定的、可以普遍套用的模式,即便寫作者掌握了一般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在具體的文章情節構思、線索安排、內容規劃上依然要依據主題進行創新與設計,因而,即使是掌握了寫作方法,寫作者也不一定就能寫出優秀的文章。如果寫作者不具備對素材的合理規劃和組織能力,無法針對文章主題進行敘述,就難以寫出符合要求的作文。從本質上講,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量,其觀察了解不同類型文章的閱讀經驗,決定了其寫作能力的發展下限。如果學生擁有豐富的知識積累,閱讀過大量不同類型的文章,他們就可以擁有充分的素材和資源去進行寫作,因而其在寫作能力的發展上就會具有堅實的基礎,而如果學生缺乏閱讀經驗,知識積累不足,不了解許多文體的行文模式、寫作技巧、演繹方法,即便再如何反復地進行寫作訓練,其寫作能力的發展也是難以盡如人意的。因而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就必須從閱讀教學入手,為學生寫作打好基礎。一旦學生通過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平時多進行閱讀思考,學生就能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科基礎,在此基礎之上,再進行一些必要的寫作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自然就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因此,在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十分低下的情況下,采用高強度、突擊性的寫作訓練企圖在短期內有效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必須認識到閱讀對寫作的促進作用,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融合起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作文的問題,一方面做好閱讀教學,為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同時減少不必要和低效率的寫作訓練,讓學生的學習方法更具有科學性,這樣才能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得到同步的發展。
二、閱讀寫作融合教學的策略
1.從閱讀量的增加入手,讓學生積累閱讀經驗
閱讀能力的培養盡管具有一定的技巧性,但掌握閱讀方法,懂得如何以適當的方式去讀解不同文體的文章,并非閱讀學習的重點。閱讀教學更重要的目的在于閱讀量的積累,學習者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活動,廣泛涉獵不同的文章,積累豐富的閱讀經驗,他們的閱讀能力才能有效發展起來。而如果學生僅依托有限的材料進行反復閱讀,即使閱讀再深入細致,但因閱讀量太小,閱讀面過于狹窄,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難以得到提升的。因而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最為關鍵的并不是讓學生做大量的閱讀訓練題,而是讓學生通過多閱讀、常閱讀,積累豐富的閱讀經驗。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做好教材課文的閱讀教學,還要注意做好課外閱讀的教學工作,要著力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使他們在課余時間也能養成經常閱讀的良好習慣,使學生通過多讀書、常讀書而積累閱讀量,這樣,他們掌握的學科知識量才能積累起來,形成堅實的學科基礎。在此基礎之上,再讓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其寫作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與提高。因而筆者認為,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我們應首先以閱讀能力的培養為基礎,在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比較薄弱的階段,避免讓學生進行強化的、大量的寫作訓練,而是應當先通過閱讀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積累更為豐富的素材,為學生奠定良好的學科基礎,然后再通過科學的寫作教學,輔以寫作訓練,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循序漸進地得到發展和提高。因而在教學中,教師要以閱讀教學為基礎和前提,合理規劃二者的關系,以低強度的寫作訓練配合高階的閱讀訓練,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才能獲得互補性的發展,也才能避免低效的寫作訓練。
2.發展課外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筆者認為,要實現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有效融合,教師就要注意先從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入手,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能把閱讀教學簡化成閱讀習題的訓練上,而是要扎實地做好閱讀教學,讓學生真正從內心喜歡閱讀,并將其作為提高語文核心素養的方法和途徑。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習題訓練固然重要,但閱讀習慣的培養才是關鍵。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做好教材課文的閱讀教學,還要做好課外閱讀的教學工作,教材選文雖然都非常經典,但畢竟范圍狹窄,內容有限。所以教師大力拓展課外閱讀的范圍,讓學生大量閱讀各種形式、各種風格的作品,這樣一來,學生既開闊了自己的視野,豐富了閱讀資源,積累了閱讀經驗和方法。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向學生推薦一些趣味性強的課外讀物,并向學生透漏其中一些精彩的情節,設置懸念,以吸引學生的關注,引導學生逐漸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并使之成為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重要助力。
3.讀寫教學結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積累了一定的閱讀量以后,學生的寫作能力發展就有了基礎,這是進行讀寫結合教學,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最佳時機。教師可以讓學生組成閱讀學習小組,一起閱讀某部作品,并在閱讀過程中交流閱讀心得,對文章中的一些有趣的情節進行續寫、改寫,在讀完每一部作品后撰寫讀后感,以讀寫結合的方式,既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又努力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如教師在推薦學生閱讀劉慈欣的科幻作品《山》以后,可以讓學生組成閱讀小組,引導學生對書中的重要情節進行討論交流,如船長駕船離開馮帆后,會不會因為卷入巨型旋渦而遇難,如果船長要避開風暴,要采取怎樣的策略才行?教師可以針對這些故事情節,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并寫作讀后感。在讀后感寫作完成后,教師讓組內的學生進行評選,選擇優秀作品上交給老師,教師再對其中的優秀作品進行評價,并將這些優秀作品推薦給生班學生進行閱讀。通過閱讀和寫作相結合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改進閱讀和寫作教學的科學性,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得到同步發展和提高。
綜上所述,閱讀與寫作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二者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采取科學的方法,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以讀促寫,以寫促讀,使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都得到有效訓練,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