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時期,課程思政的制定是整個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手段,課程思政資源的研究和開發是課堂教學主體的重要支撐。本課程的教學設計素描以挖掘和整合思政資源為出發點,注重思政資源與學習內容的關系,其難點在于課程思政資源與設計素描專業知識的整合。仔細分析教材內容,挖掘其歷史文化根源和政治文化根源,研究典型案例,與設計素描專業知識內容相適應,通過系統整合,使教學有水平、有政治背景,學習過程貫穿于思政的全過程,政策主題的學習分析與評價貫穿始終。
關鍵詞:課程思政;設計素描;教學實踐
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專業課程建設的新階段,也就是確立德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把思想政治化融入設計素描教學各個環節的形式,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是一種無形的教育。設計素描是高校美術或設計專業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生動的對比、質樸等手法來表現繪畫的特征,是繪畫的主要表現手段,通過這一部分的分析,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制訂政策綱要時,應加強對課程思政資源的研究,并結合歷史、繪畫文化、社會背景及教材設計與目標,使設計素描課程內容既有專業知識,又有精神聯系,以確保主題有立體的內容。
一、設計素描教學中的課程思政教育開展意義
第一,根據國家教育政策,我國教育部舉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研討會。為了落實大會精神,加強立德樹人的建設,作為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必須通過對課堂教學理念的實踐,加強其實施與發展,形成完善的思維方式和政治模式。第二,更好地認識時代的發展。當前,在互聯網重要發展時期,傳統藝術作品在互聯網的影響下逐漸弱化。在提高專業水平的同時,也要結合現代社會對人力資源開發的需要,把發展專業學科作為重要發展方向,在提高專業水平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第三,為適應高校人才培養的需要,高校人才培養不僅要注重人才的技能和能力,還要研究人才的綜合素質,學生素質在德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向差異化發展是現代素質教育的基礎。四是在教學中突出繪畫優勢。設計素描是一門藝術與設計的基礎課。要熟練掌握相關的軟件設計,以及對藝術的深入學習,首先要掌握繪畫技巧,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業。基礎素描課程的教學時間相對寬松。能思考整合教學內容,在基礎階段奠定良好的思政基礎,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有較強的指導作用。
二、設計素描教學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高等院校設計專業的課程內容多種多樣。老師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注重對學生理論和實踐技能的培養,忽視了對學生相關價值觀念和情感教育。部分教師認為專業課是一種職業技術教學,將專業與政治課教學劃分為多個領域,導致接受特殊教育與職業教育脫節,缺乏及時的知識和政治教育。就設計理念而言,會對學生營造奢華的心態。職教規劃應根據不同學科、專業的特點和優勢,研究不同學科、專業的教育目標,進一步學習和借鑒專業知識體系的智力價值和精神價值,科學、合理地拓展專業課程的范圍、深度和溫度,增強專業課程的智能性和人文性,增強其指導性、及時性和開放性。
三、設計素描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的有效措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之一是理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教育、創新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高等教育體系的重點。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學生理想日益模糊,出現了快速學習的傾向。高校必須加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只有把課程教學與說服理論結合起來,才能正確地面對學生,所以必須精心設計。
(一)課程案例中的文化認同教育
素描設計課程是以西方繪畫技巧為重點,主要受西方教育的影響。設計素描課程缺乏中國特色,在課程結構和內容上忽視中國特色和思想意識,在人才培養上不夠全面。所以,在培養學生理論知識的過程中,有必要從學生的角度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把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因素納入實踐教學中,使學生的注意力不再局限于西方美學,還能發現東方美的元素。素描設計課程因其課程的特殊性,有許多范例,其中有許多是國外著名藝術家的作品。通過具體分析,使學生掌握中國繪畫設計的相關知識,更好地了解中國藝術家的作品和創作方法,形成文化認同。
(二)立足專業教學,輸入文化特色
自信是民族、國家、政黨的文化價值觀念和文化生活的自信。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動力。設計要與時俱進,理念與軟件要不斷更新,核心美學結構要領先于世界。設計素描時,能鼓勵學生加強對地域特點和民族元素的思考,讓學生了解民族元素的多樣性,感受中國民族文化的魅力。按照固有的素描設計模式,合理地將傳統戲曲臉譜以及古代人物等元素引入設計素描教學中,讓學生感受文化的傳統魅力,創作相關的作品。課程思政培養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和自身文化自信。在西方教育思想中,藝術設計系統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它的優越性。素描課程理論教學應合理選用教材與案例,講解理論,評價西方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偵查工作中應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種因素,結合社會熱點,實現職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
(三)結合學生特點,創新教育方式
要了解素描課程設計的意義及相關教學方法,解決存在的問題,不斷提出新的思路,讓學生培養自信與文化。當前,出生于21世紀的大學生綜合素質較高,主體意識較強。有自己的觀點,敢于抵制和挑戰一切不合理的東西。為此,在思想政治體制改革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課堂交流、互動平臺等途徑了解學生的思想,熟練運用網絡技術,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運用多種平臺開展活動,培養學生專業化,設計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興趣的網絡思想政治藝術作品。在參與的過程中,讓學生結合作品表達思想,發現自己的亮點。
結語
素描課程設計是高校設計的一門重要基礎課。以學生為中心,按照課程思想的哲學方針,重新制定課程設置,創新教學方法和原則,評估和優化教學內容,堅持德性、人本原則,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培訓有機結合,提高培訓質量。當前,將政治課程納入課程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主流。將素描內涵與傳統文化與政治思想內容相結合,落實德育理念,促進學生智力全面發展,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促進素質教育與教學改革的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胡林慧. 應用型高校《設計素描》課程思政教學實踐策略研究[J]. 文存閱刊,2019(24):108.
[2]漆菁夫. 課程思政理念下藝術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 智庫時代,2021(5):202-203.
[3]高天陽. 思政元素融入美術專業基礎課程 ——以《基礎素描》與《基礎色彩》課程為例[J]. 魅力中國,2020(36):386.
作者簡介:羅蘭(1974.10-),女,漢族,四川省瀘州市,碩士研究生,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