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立平
摘要:興趣疏導和培養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重要路徑,面對新時期構建高校小學體育課堂的課程改革標準要求,我們必須嘗試在體育課堂中引入興趣教學法,建立學生為本的體育教學模式。筆者在下文中重點分析利用興趣教學法提高小學體育課程指導水平的舉措,希望能夠全面推進小學生的體育素養發展。
關鍵詞:興趣教學法;小學體育;高效課堂
引言:
無數教學實踐案例證實,學生的興趣疏導和培養是推進教育改革的關鍵一環,也是基礎方法,因此在構建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我們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培養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方面上。小學體育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開展體育教學實踐活動可以為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契機,但是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學形式單一、教育理念滯后,因此導致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足。面對現階段小學體育教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我們可以思考從興趣教學出發,改進教學質量。
1.立足學生主體地位實施分層教學
學生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為了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在任何學科教學指導中都應該尊重學生差異性,樹立分層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使不同特點的學生都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1]。體育教學中我們可以發現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都存在差異,為了幫助小學生建立參與體育活動的信心,本研究認為小學體育分層教學非常必要。比如,我在教學“立定三級跳遠”時,就結合班級學生特點設計了教學目標:一級教學目標是掌握基本的立定跳遠動作要領,促進肢體協調性發展;二級教學目標是熟練掌握立定跳遠動作要領,并應用技巧不斷提升學生的初始成績;三級教學目標是應用立定跳遠技巧和自身的素質優勢,取得優異成績[1]。又如在“跳山羊”的運動項目中,我還選擇了表現較好的學生充當小老師,為小組成員提供針對性指導,促進小組成員協同進步。
2.基于學生興趣特點引入體育游戲
傳統教育理念影響下,體育課程建設不受重視,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推進,我們開始逐步轉變觀念,旨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體育游戲類型多樣,且教育性特性突出,在帶給學生趣味性參與體驗的同時,還能夠幫助推動教學目標落實,就分析小學生特點可知,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體育游戲的應用價值突出,作為學科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內容合理設計和選用游戲,構建新型教學模式。以導入環節的游戲教學過程為例,課堂導入環節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明確教學目標作為重要目的,優化設計教學導入環節能夠迅速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為后續的教學活動開展奠定良好基礎。在體育課堂開端,我們可以嘗試融入一些兒童喜愛的游戲如,“前滾翻”教學期間,體育教師可設計模仿游戲,比如要求學生模仿孫悟空,組織學生在場地之上模仿悟空動作,在地面上做翻滾動作,不僅能夠讓學生熱身,還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3.考慮學生學習需求組織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模式在基礎教育活動中比較常用,利于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同時可以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對提升學習的學習效率有積極作用。體育教學實踐中,學生的活動范圍相對來說比較大,很多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容易不受束縛,課堂紀律維持比較困難,互動交流效率不高,不利于推動教學目標實現[2]。因此,我們引入合作學習模式,旨在引導學生建立合作意識,有效交流學習、實現互通有無的教學目標。簡單舉例說明,進行前后翻滾教學中,老師就可以率先做一下前后翻滾的示范,接下來做一下動作分解要領的講述,之后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學習,我們最好按照學生的身體狀況和相關的基礎和學習能力進行分組,一般可以做到每組有四五個學生,這樣在具體的練習過程中就可以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各種問題。有的學生在方向上把握不準,有的甚至翻不過來,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做一些安全保護措施以及動作的輔助措施,這個時候小組練習就可以展示出它有利的一面,同學們之間彼此可以相互合作來完成動作,而且可以彼此探討,發現不足并取得進步,還可以培養學生獨立、交流、團隊協作的能力。再比如,合作學習中的競技元素可以激發學生好勝心,如“籃球”教學中,完成投籃練習任務之后,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小組比賽,規定時間為5分鐘,各組命中的次數越多則獲勝。學生通過參與競賽可以獲得成就感與自信心,比較符合激發和疏導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目標要求。
4.為了學生全面發展發展融“快樂體育”理念
快樂體育教育理念立足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培養,主張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選擇比較符合學生成長發展規律的教學方法,構建學生自我提升和教師有效引導相結合的高效課堂[2]。以往體育教學活動忽視課外環節,因此以課外體育鍛煉活動中“快樂體育”理念的應用為例展開教學說明:一是積極開展課外活動。教師在進行課外活動時,要對體育活動進行充分開放,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課外活動,教師進行現場指導,確保活動的安全性;二是開展課間操。教師在體育活動中指導學生學習廣播體操時,還可以從各個班級的特色出發,設計出具有班級特色的體操;三是開展家庭體育活動。當然教師必須要事先與學生家長進行積極溝通,確保家長能夠監督學生及時完成課外體育鍛煉任務。如部分學生過于肥胖,教師可以讓學生家長在假期時帶學生參與運動,從實際生活中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的意識。
結語:
小學體育教育活動質量關系著小學生的體育素養水平,在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引領下,作為小學體育教師要關注新課改理念內涵,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體育訓練,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獲得愉悅體驗,同時提升體育運動技能、樹立正確的體育運動觀念、養成良好的意志品質。本研究嘗試分析小學體育教學指導興趣教學法的具體應用路徑,旨在全面落實課改目標,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養成效果,為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吳劍飛.淺析興趣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22):221-224.
[2]陳誠.淺析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與疏導[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8):126-128.
[3]鄧國安.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與疏導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20(05):151-152.